活動分享照片
活動分享照片
講堂資訊 :
1.日期:114年6月27日(五)9時至12時。
2.地點:新竹縣政府A棟三樓簡報室及第二會議室。
3.課程代碼: 5012773。
4.聯絡人:學務管理科蔡依蘭(03~5518101#2887)。
活動流程
新竹縣113學年度推動課程領導與教學創新典範學校 獲獎學校
國中組
典範學校:北埔國中、石光國中
優質學校:寶山國中、自強國中、二重國中
種子學校:中正國中、仁愛國中、新埔國中、照門國中
國小組
典範學校:桃山國小、南和國小、石磊國小、坪林國小
優質學校:內灣國小、長安國小、五龍國小、文山國小、照門國小、山崎國小、寶石國小、竹東國小、花園國小、關西國小、大同國小、瑞峰國小、田寮國小、梅花國小、富興國小
種子學校:大同國小、瑞興國小、大肚國小、信勢國小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民小學
團隊照片
得獎組別:
傳承創新
得獎方案名稱:
THAO學精靈 . ㄩㄝˋ動 SKaru'
方案核心成員:
蘇美娟校長、許子凡主任
許子寧主任、林育宏組長
王子綺老師、廖念慈老師
趙偉杰老師、林王瑋如老師
許玲瑀老師
背景說明
泰雅文化流失、山林倫理淡忘與學習動機低落三大困境,啟動THAO學課程,以四季為軸推動文化實驗教育。透過耆老智慧、部落支持與師生共創,翻轉弱勢、喚回認同,實踐文化紮根與學習感動,將文化差異轉為孩子的學習優勢與行動力量。
內涵與推動策略
桃山國小以「’mbuw到THAO」為核心理念,打造部落共學的實驗教育團隊,結合親師生與部落資源,發展THAO四季文化課程。課程透過KLMQ教學模組(覺知行思)深化文化認同與學習動能,培育具Tayal文化力、健康精進力、藝文美感力、永續行動力的孩子,成為真正的’tayal balay(真正的人),實踐文化紮根、知行合一,回饋部落、邁向永續。
特色績效
一、桃山精靈越動舊我
1.THAO學課程豐厚孩子文化心,認同部落,厚孕文化使命
2.THAO學課程啟動孩之母親舌,連結生活,傳承雀榕火花
3.THAO學課程學習遷移溢學科,自主學習,悅享日新又新
4.THAO學課程多元展能樂揚材,傳揚祖韻,泰雅自信躍發
二、教師專業悅動生命
THAO學師團隊自105學年度起,持續與部落耆老、學者對話,透過文獻爬梳、田調踏查及系統增能,深入探究泰雅文化與部落特色。歷經共備觀議課,滾動修正、優化四大主題課程,提升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力,屢於教學競賽中獲獎。
三、學校經營躍動Skaru’THAO學師深耕四軸課程有成,讓學校得到許多相關的獎項肯定:
1. 108學年度,優質的承載美力課程獲竹縣藝術深耕優等及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2. 110學年度,紮實的THAO課程,榮獲「友善校園」特優,蔡前總統親自蒞校鼓勵。
3. 校長因長期用心投入THAO學四軸課程,榮獲新竹縣112年度特殊優良校長。
4. 研發泰雅校本防災教學,獲第11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災校園建置計畫佳作。
5. 連續推動實驗教育六年,實驗教育課程評鑑連續兩次獲得最高評價~優等。
四、部落齊心樂動桃山-THAO學課程帶動部落耆老、家長參與課程共備共創,共同發展多元主題課程。對於文化復育,部落耆老、家長的角色從等待到主動、慷慨分享與投入,同心教養Laqi並互相滋養協作力量。十年來,我們不但與五峰、尖石的學校分享THAO學課程,更與宜蘭、桃園、新北、苗栗、台中、南投等泰雅各流域學校分享、討論,以之發展泰雅民族教育課程綱要。
新竹縣關西鎮南和國民小學
背景說明
「美力南和」是關西 下南片的學習桃花源,擁有關西長壽村特有自然豐富多元資源,是一所小而巧從藝術出發,結合蝴蝶生態特色課程的學校。
學校擁有得天獨厚的蝴蝶生態環境,令很多愛蝶人士羨慕。曾經,台灣是翩翩彩蝶舞躍的原鄉,南和在全體師生、家長會及社區人士攜手努力,建置蝴蝶生態校園環境。
校園呈現蝴蝶翩翩飛舞,昆蟲覓食棲息的生動景象,結合校園現有生態教學素材,透過體驗、探索及校園藝術活動課程,豐富蝴蝶生態知識,培養學生解說能力,關懷自然生命,進而發展學生具有「思考力」、「健康力」、「品德力」、「合作力」、「美感力」能力、達成「樂效學習」、「健康成長」、「關懷生命」、「發揮潛能」的學校願景。
內涵與推動策略
讀創語文蝶-以語文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學習能力與多元智能。
思辨奇想蝶-強調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與想像力。
永續生態蝶-培養學生對生態環境的認識與關懷,發展永續生態的觀念。
藝起玩美蝶-培養學生的美感素養、創造力與藝術鑑賞能力。
健康行善蝶-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社會關懷與公民素養。
特色績效
107年以『美力南和,BOOKS思藝的園丁故事』方案獲教學卓越獎,國小組特優。
(98-102)連續榮獲全國特色學校計畫績優,創新教學型態,優美學習情境,特色的蝴蝶課程,發展出南和獨特的生命美學。
(99-114)連年獲得藝術深耕專案訪視優等,融入在地文化、引進藝術資源(行動藝術館、廣達游於藝同盟展)。
(101-114)由聯電基金會贊助及專案計畫,使每位學生都能彈奏烏克麗麗樂琴,從視覺、音樂、表演等層面,增進學生的藝術創作欣賞經驗,成就美感力。
新竹縣尖石鄉石磊國民小學
背景說明
石磊國小為全國最小學校,面臨偏鄉文化認同弱、師資流動率高與課程延續困難等挑戰,為提升孩子自信與學習動機,學校發展以泰雅文化為核心的四石課程,透過教師創新教學和家長支持,營造優質學習環境,培養孩子文化力與競爭力。
內涵與推動策略
團隊透過深度觀察部落生活,發展「QFIRE四石課程」,以滾動修正模式整合專家與資源,提升教師專業,增進課程品質。課程涵蓋探索、建立智慧、點燃家族、傳承文化與撰寫故事,運用自主與情境學習等策略,培養孩子生活力、學習力與創新力,幫助孩子自信面對未來挑戰。
特色績效
為提供學生展能機會,辦理多樣性(藝術性、體育性、泰雅文化)課程,包含:橫向精實的課程與課綱素養統整創新、多元實在的教與學模組與全方位社團、豐實紮實的資源與自主學習鷹架創新、系統詳實的在地教材與教法研發創新、跨域真實的校內校外及部落場域創新等課程,讓Quri的孩子多方面嘗試、自我挑戰,以提高視野,增進自信心。
新竹縣關西鎮坪林國民小學
團隊照片
得獎組別:
跨域展能
得獎方案名稱:
坪林躍見未來:動機如光·探究為徑·展能振翼
方案核心成員:
戴秋雯-教導主任、陳心蕙-四年級導師
林惠萍-教務組長、李莉菁-二年級導師
林淑珠-五年級導師、黃政文-六年級導師
宋苑如-學務組長、鍾語宸-一年級導師
背景說明
坪林國小位於新竹縣關西鎮上林社區,是一所小而美的偏鄉小校,客家族群佔80%,學生多元文化背景豐富,具語言學習及國際交流優勢。因家長多忙生計且陪伴不足,單親與隔代教養比例增加,形成「家長少關心、學生動機低、教師壓力大」的惡性循環。為翻轉此現況,學校以「動機、引導、展能」為核心,透過親師合作與支持網絡,實施以「誠、慧、健、毅」為願景的課程,打造自主學習、健康成長、互助分享的學生發展舞台,提升孩子好奇、自信及堅毅,促進幸福與福祉。
內涵與推動策略
坪林國小以「統整性探究」為核心,結合校本願景與PLES探究學習環(現象覺察→文本連結→深度探究→公開分享),設計在地文化、閱讀素養、STEAM實作與國際理解四大主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問題解決與跨域能力。自108學年度起,透過五階段設計思考歷程,結合社區資源和多元文本,並透過教師共備、公眾展示、國際交流,推動素養導向校訂課程,促進學生自信、能力展現與未來核心素養發展。
特色績效
該校透過數位學習資源提升國語、數學表現,成績優於縣平均,英語測驗差距僅1分;並引進線上與外師協同教學及海外遊學,拓展國際視野。學生在體育、語文、藝文競賽屢獲佳績,亦展現自主管畫畢業活動與社區文化參與能力。自108學年度起教師積極進修,至112年舉辦「五一開放日」促進師生家長互動,並與教育局及社區專家合作,提升教學品質與入學穩定成長,彰顯卓越教育成效。
新竹縣北埔鄉北埔國民中學
背景說明
現況分析:北埔國中位於新竹縣北埔鄉,擁有金廣福公館、慈天宮、姜阿新洋樓等珍貴文化資產,見證清領以來的客家拓墾歷史與茶葉產業發展。面對學區內少子化、單親與弱勢學生比例逐年攀升的挑戰,學校發展出課程方案《定向拓隘,探史尋藝》,期盼學生能從在地文化出發,建立自我認同與學習動機。
內涵與推動策略
特色理念:課程以Feel(覺察)、Observe(探索)、Connect(串聯)、Act(行動)、Learn(反思)的「Focal(聚焦)」歷程為設計主軸,融入Kolb經驗學習圈與DFC設計思考歷程,透過古蹟踏查、數位任務、角色扮演與團隊合作,引導學生培養觀察力、實踐力與文化理解力,並落實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素養。藉由文化探索與團隊挑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踐力與文化認同,為在地扎根、向世界展望奠定基礎。茶葉經小綠葉蟬叮咬後,才會產生獨特的蜜香與果香,學生在學習歷程中亦需經歷挑戰與磨練,才能激發潛能,綻放光彩。期望北埔國中的學生能像膨風茶,溫和蘊藉,聞名國際。
特色績效
1.學習學科跨領域:
(1)教師:以閱讀磐石獎、教學卓越獎的課程為基石,本校各領域教師能透過共備與研習,依據108課綱的學習內容與表現,與不同年級的學生特質,並結合當地的產業發展活動,創新方案課程教學內容。
(2)學生:透過方案課程,檢視自己在校本課程如「人與環境」、「北埔報報」的學習成果,以及八大部定課程的專業學科學習表現,並在拓隘活動中展現團隊合作能力,進而反思學習收穫,成為課程引導者、設計者,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體現「自主行動、溝通活動、社會參與」的終身學習者特質。
2.學習場域跨領域:
「社區有教室,教室處處是」,透過方案課程,師生走入社區,近一步探索姜阿新洋樓、金廣福、姜阿新洋樓、慈天宮、秀巒山的歷史、文化、藝術、自然,並在定向闖關活動中,踏尋大街小巷,親身走訪北埔的美。
3.虛實整合跨領域:
首度透過Popworld APP,規劃設計一套專屬於北埔國中的虛擬實境闖關的解謎活動,讓師生不僅親臨歷史古蹟現場,更運用科技領域深入探索家鄉歷史文化脈絡,提升參與者的學習動機,以及對在地文化的連結,增加共感趣味,內化文化認同!
新竹縣關西鎮石光國中
背景說明
好石光─用跨域展能Do翻轉弱勢學子未來
石光國中位於關西鎮邊陲─石岡子,毗鄰自然環境豐富的老虎山步道(石光古道)。早期因曾培養出無數優秀學子,榮獲「小辣椒」的美譽,但隨著農村沒落與少子化,如今面臨全新挑戰。
📌困境:六成弱勢,學習動機成瓶頸
隨著工業化興起,如今的石光社區早已風光不再,農村沒落、附近無新建案、少子化、人口遷出、的時代趨勢。目前學生家庭結構以弱勢家庭為主,占比近六成,家庭功能不彰、學生學習動機低落及教師無力感,三者共構的惡性循環,形成翻轉偏鄉弱勢的最大挑戰。
🌱契機:藉由石光跨域課程,帶領孩子,走進山道與城鎮,走出未來與希望
為翻轉現況,石光國中建構「一所學校,一條山道,未來’無限’新起點!」的課程設計,以課程串連在地、自然與人文,積極推動跨域學習課程,翻轉學生生命的劣勢,點亮石中孩子的未來。藉由「特色課程跨域學習」,奠基學生的新五力- 自我覺察力、溝通表達力、探究思辯力、關懷移動力、智能科技力,讓學生從解構到建構的過程中,練習自主探索培養多元智能,提升學生品格與自信,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並成為永續發光的人。
內涵與推動策略
石中團隊配合各個年段,設計校訂跨域展能課程,透過報紙、網路資料、數位文本、繪本、圖像、影片、走讀等,增加討論和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對於學習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拓展知識範圍、統整領域所學、深化學習成效,並從多元評量檢核學生學習成果。此外本課程,更是受到公共電視的青睞,成為《台灣囡仔,讚!》節目特色國中學校專訪,展現石中的校訂跨域展能課程成效,同時展現出學生的自信與驕傲。
特色績效
113年度榮獲教育部獎勵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閱讀磐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