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教學 (2023-08-03)
——————————————————————
【左鎮的故事】在地介紹🏞️
位於臺南的某個小地區「左鎮」,擁有豐富的化石與特有的西拉雅文化。在化石的部分,是臺灣最早發現脊椎動物化石的地區,也是主要的脊椎動物化石產地,以及當地重要的文史工作者,與化石採集者「陳春木」先生,被封為「化石爺爺」,而西拉雅的分布,則是以新港社與卓猴社兩社社民為主,較為特色的部分是西拉雅族的文化祭典「夜祭」,與他們的傳統服飾、花環等傳統文化。
【茅廬的故事】左鎮傳習所🏠
由左鎮文史工作者茅明旭先生,向大家分享左鎮的故事與早期採集化石的狀態,並展示收藏的化石,與沿路介紹在地的動植物。
【魯哈的寶藏】左鎮化石園區⛰️
前身為菜寮化石館,經過重新規劃整建,於2019年擴建完成開放,園區共分為5個展館,是與附近的光榮國小共同合作的博物館,也是本土化石收藏量最多,且全臺唯一以化石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最大的特色是擁有早坂犀牛的全身骨骼 ,亦為鎮館之寶,而化石園區的「故事館」中有介紹陳春木一生採集化石的故事,同時,也展示西拉雅的傳統文物,為遊客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當地歷史和文化的機會。
【魯哈的寶藏】西拉雅花圈製作💐
西拉雅族的花圈,在族語裡叫做Halau,主體是以甘蔗葉編成的,主要有圓仔花、雞冠花、澤蘭與檳榔花。檳榔花是與祖靈溝通的媒介;澤蘭是屬於信仰的護身符;圓仔花象徵著團圓;雞冠花則是早期族人受公雞啼叫幫忙的象徵。而在傳統文化中,花圈有個的傳說,敘述祖先遇到長期旱災時,向祖靈祈求降雨,祖靈告訴族人編花圈戴在頭上祈雨,因此花圈被視為祖靈賜予拯救的神聖物品 。據說在祭典期間,不能讓花圈經過曬衣物的曬衣架,並且在祭典結束後,花圈不能被亂丟,而應當放在屋頂上,以免不小心被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