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活動
歷年活動
📢2024合作找幸福:校園裡的合作社
本計劃將分為兩個主軸:社間合作增強『合作力』; 提升台灣農糧自給率。國際合作社聯盟(ICA)的七大原則指引釋義一書,其中第六原則『社間合作』:合作社透過地方、國家、區域和國際的架構一起工作,最有效地服務社員,並強化合作社運動。致於跨領域的合作,2023『合作找幸福』將跟中國北京、香港,以及台灣復興農糧運動一起行動,增強合作力,找到創新與組織成長的重要連結。
台灣政府的『大糧倉方案』從2017年開始推動,雜糧種植面積不增反減,除了技術面,『合作經濟』是不是可以協助小農提升多樣化種植的可能性,有利於環境與生態的永續,將是本計劃的目標之一。
勞動合作社在台灣的發展、常受內部治理不良影響,偽合作社魚目混珠,致社會對合作社產生誤解;內部社員不理解或濫用民主特性,致合作社難以發揮其價值與優勢;故本計劃預計邀約實務工作者共聚一堂,透過工作坊及參訪良好實踐的社場,產出《民主治理建議報告》,並於論壇發表,建構兼具民主治理效率與符合合作社原則標準的真實合作關係。
在房價高漲的現實下,住宅議題方興未艾,住宅合作社是在租與買之外的另一種選擇。雖然在現實中,遇到找地不易、無政策支持等困境,多停留在倡議階段,但其特質是參與的社員從一開始便須在自助互助的前提下、持續地民主討論組成合作社,因此在本計劃中,將以公有閒置居住空間的活化討論,作為住宅合作社民主治理的示範案例;同時也探索閒置空間或老屋改造作為住宅合作社載體的可能性。
為因應台灣當前社會與經濟變遷之需求,促進社會共融,擬從合作經濟之住宅、 勞動、金融三方向,透過訪談、小型講座、工作坊和論壇,擬達成以下目標:
一、了解台灣合作社發展現況,困境與未來動能
二、總結合作社可扮演的角色與助益,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