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們呈現了最真實的自主學習成果,由於是第一次的學習,因此在成果展現上沒有辦法做最佳的呈現,但是學生努力學習與自我尋找資源的精神令人感動。
當然也有少許的學生利用這門課放鬆,試著紓解緊張的課業與人際壓力,看起來似乎有些頹廢,有時候實在有點忍不住想找來談話,但是當我看了【Marc Lesser的著作LESS-Accomplishing More by Doing Less,中譯本:戒掉忙碌,懂得少做才是贏家】之後,才知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有人以為指導自主學習這門課真是太輕鬆了,但是這學期實驗下來也讓我成長不少:
自主學習的精神就是讓學生選擇他想要的學的。所以我的學生有人要學專業英文、有人要挑戰選手選拔、挑戰程式設計檢定、學習文書處理還有人打算放空...。有人說用蒸籠做菜最輕鬆了,準備好材料,放入蒸籠-加水-生火...然後等時間到-開吃。但是假如你是大廚,用13個蒸籠來做小籠包、大肉包、蒸餃、粉蒸排骨、年糕、粽子、蘿蔔糕、發糕、佛跳牆...而且是在一個上午蒸好,這種挑戰跟自己在家用水波爐加熱包子,你還能說蒸籠蒸東西最輕鬆了。
自主學習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素養。學生可以依照他的能力與先備知識自主安排進度。所以即使練習一樣的項目,但是學生可以依照他的速度與喜好選擇哪一項技能要先學習。卡關的時候,身為老師的我就要引導他去尋找答案。然後你就會發現一節課50分鐘分給一個學生的時間剩下3分鐘左右,就跟你去看病的時候在診間外面排隊1個小時,然後醫生只給你3分鐘就開藥讓你去領藥了。但是學生學習我無法這樣,因為聽學生描述問題大約3分鐘,引導他解題方向3分鐘,開啟Google或打開參考資料3分鐘,解釋並觀察他是否已經了解如何解題3分鐘,至少12分鐘,一次課程下來只能約診4人。然後你會問為甚麼不統一講解? 我也想阿,但是自主學習有一條規定是老師不能集中上課,而且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次序與速度都不一樣的時候,請問你要如何上課?
學生在自主學習空間自主學習,身為指導老師的我,逐一走到學生身邊,看一下他們的進度、問一下學生學習是否有遇到困難?即使他此刻不需要我的協助,但是學習的士氣就提振了。
這次的自主學習,就像人類第一次遇見COVID-19,完全是一個手忙腳亂。還好指導的學生是自己班上與隔壁班的學生,可以用班會、放學後補回來。期望下次再接到這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學習的更精彩。
指導老師 德潤
資二甲 7號 莊家閔同學的成果報告
家閔同學挑戰的項目是成為 代表資訊科參加工科技藝競賽程式設計工的選手。
在此要恭喜他 挑戰成功! 將代表資訊科參加2021年11月在台南辦理的全國工科技藝競賽的正取選手
指導老師 德潤
資二甲 8號 莊皓宇同學的成果報告
皓宇同學挑戰的項目是 參加專業英文檢定考試,取得等同全民英檢的的認證分數。
原本預定在5/19考試,然而卻因為在5/18日宣布全國疫情進入3級警戒導致考試暫停,因此沒有辦法測驗出真正成果。
不過等到今年11月左右還有下次的測驗,預祝他能有另自己滿意的好成績。
指導老師 德潤
如果使用者的問題仍未解決,請提供可進一步協助他們的聯絡資訊或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