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處的穿堂,讓氣流可以穿越流動,進而發揮改變氣流的效果
2.保留樹木,發揮喬木遮蔭的效果
3.教室設置雙層隔熱斜屋頂,發揮遮蔭通風的效果
第一站:幼兒園二樓
誘導式通風 熱對流
幼兒園二樓高處裝兩組抽風扇,當抽風機啟動的時候,將高處的熱空氣抽出;然後溫度較低的空氣由窗戶流入室內。將熱對流的與風壓的原理,達到降低室內高溫的效果。
在鐵皮屋頂下層,裝設一層隔熱天花板。屋頂板與天花板之間形成一層空氣隔熱層,雙層阻隔了熱的傳遞,有效阻隔外界的高溫
在冬天的時候,也能降低低溫對室內溫度的影響。
設計:雙層屋頂
物理原理:熱傳遞的阻隔(雙層隔熱玻璃、保溫杯雙層玻璃窗大大阻隔了熱的傳遞雙層玻璃窗大大阻隔了熱的傳遞雙層玻璃窗大大阻隔了熱的傳遞雙層玻璃窗大大阻隔了熱的傳遞)
於高處窗戶設置簡單的通風氣窗,不論日夜,都能夠讓溫度較高的空氣流出室外。也可以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
於室內分佈對角設置外推窗;讓沿著建築物流動的風改變風向,流入室內,促進通風,並由其他窗戶或氣窗流出。
第二站:從幼教大樓,走往樂學樓新建教室(二樓的專科教室)
於室內對角設置外推窗;讓沿著建築物流動的風改變風向,流入室內,促進通風,並由其他窗戶或氣窗流出。
斜屋頂層兩側都是通風的格柵(百葉窗),上面還有通風器,因此室內的熱空氣可以順利排出,促進空氣的循環。
二樓天畫板設有通風器,讓教室內部的高溫可以向上排出進到通風的斜屋頂內。
二樓教室南北兩側採取大面積開窗,提升自然照明的亮度。同時大面積的開窗和落地窗,有助於空氣的流動。
而室外兩側有種植多年的桃花心木等高大喬木,提供適當的遮陽與隔熱。
第三站:從美術教室旁的樓梯,進入一樓的穿堂
樂學樓教室區分為三個區段,其中有兩處大面積的穿堂。這裡是保健室旁的大穿堂。建築物大面積的開孔,風會沿著孔洞穿越流動,進而導引改變教室周邊的風向。
同時,這裡也非常的寬敞明亮,學校利用這個地方來舉行升旗,小朋友下課時也喜歡在這裡活動。遇到下雨天,也可以用來進行一些戶外的動態課程。
太康國小的穿堂,是學校建築物裡最通風、最涼快的區域;這一個穿堂也不例外。通風涼爽,不受下雨影響,
第四站、走進一樓班級教室
外推窗的設置:於室內分佈對角設置外推窗;分別位於兩個門上方,以及靠南面走廊這一側的窗戶。
靠南面走廊設置外推窗,外推的窗戶,可以攔截廊道風,讓新鮮的氣流入內。靠南、北兩扇門上的外推窗,則讓高溫的氣流可以順利排出。
(一)彈性迴路燈具與風扇開關控制:
一個開關控制一盞燈具,一個開關控制一座風扇。可以因人數的多寡與位置,進行彈性調整,發揮節能功效。
(二)節能燈具:採取LED節能燈具,耗能為傳統燈具的40%~60%;發揮節能照明的效果;而且LED燈管溫度較低,於室內產生額外的熱能比較少。
(三)直流變頻空調
受教育部補助,每間教室配置兩台一級省電效率的直流變頻空調。
變頻優於定頻:經常使用時,變頻式冷氣其實比定頻式更能省電費,一整年約能下4成的電,電費也省下將近一半。
循環善幫助省電:開冷氣的同時加上電風扇或循環扇更涼爽也超省電,能更快變涼,風扇也能將冷氣吹到房間的每個角落,冷氣溫度不用調得太低,就能得到涼爽。
其他:氣窗打開時,吊扇往上吹,效果比往下吹來的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