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介紹

        第十一季的「弦內弦外」延續上一季「聲音與表達」的話題,進一步聚焦於音樂、樂音之上。日常生活裡的動靜和週遭的聲音,不僅有其生命,且都可能成為一首歌。因此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初起時,有人在隔離期間,把廚房切菜、鳥叫蟲鳴、椅子推拉,打開開關的聲音,串連起來,譜成一首歌。孤獨、寂寞的情緒,讓人更敏銳地感受到那圍繞自我的聲音之意義,在情緒與意識的流動之間,絲絲入扣;而高昂、激憤、悲傷等情感波動,同樣容易發而為歌。本系列講者由古時的絲竹管弦談到當今的搖滾詩歌,透過修養、美學、音律、情感、語言、彈奏、展演等多元視角,共譜弦內弦外之樂章。       

第十一季  |  弦內弦外

EP 63  莊子的音樂哲學(鍾振宇)

EP 64  詩歌如何搖滾?搖滾怎樣詩歌?:(上)蘇聯搖滾詩歌陳相因

EP 65  詩歌如何搖滾?搖滾怎樣詩歌?:(下)台灣搖滾詩歌(陳相因)

EP 66  作為聽覺的現代詩:寫作與展演楊小濱

EP 67  嵇康與廣陵散的故事周大興

EP 68  古琴美學及古琴音樂的特色何乏筆、馬俊國

EP 69  寂寞該是什麼樣的聲音?一個明末音樂人的故事劉瓊云

EP 70  搖滾吧!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陳相因)

EP 63  莊子的音樂哲學

講者   鍾振宇

EP 64  詩歌如何搖滾?搖滾怎樣詩歌?:(上)蘇聯搖滾詩歌

講者   陳相因

EP 65  詩歌如何搖滾?搖滾怎樣詩歌?:(下)台灣搖滾詩歌

講者   陳相因

EP 66  作為聽覺的現代詩:寫作與展演

講者   楊小濱

EP 67 嵇康與廣陵散的故事

講者   周大興

EP 68 古琴美學及古琴音樂的特色

講者   何乏筆、馬俊國

EP 69 寂寞該是什麼樣的聲音?一個明末音樂人的故事

講者   劉瓊云

EP 70 搖滾吧!全世界的無產階級

講者   陳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