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想

江晏丞:

此次來到清大暑期營所學甚多。與一般的營隊不同,不以唱跳團康為主幹,而是用科學知識去填滿營隊時間,幾近一整天都待在實驗室,偶爾還真以為自己是研究生。五天的課程規劃都還蠻有趣的,但我仍不明白為何禮拜二三要連續給同一個教授上課,尤其禮拜三的生物光電實驗二,沒說清楚麵包版的原理便直接要我們拼出一個電路,坐在最角落的我根本搞不清楚實際情況,只聽到ppt上的流程便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舉例來說,為何接地要用於外圍的正或負,有些較艱深的便說太難不需要知道。那天是讓我最失望的一次課程,今年極其榮幸能夠到國衛院參訪,也十分驕傲其實台灣在衛生醫療方面在國際上是極度具有競爭力的,今年應該是高中生涯最後一次營隊,也非常幸運當初能考進高資班,也謝謝一直很carry的組員們。

張榮軒:

在高一升高二的這個暑假,我決定給自己一次獨立在外生活的機會。於是,我報名了這次的生科科培營!原本,我只預期自己能在這個營隊中學習到眾多新穎的科學新知。但經歷過了才知道,科培營帶給自己的,不僅只有知識,還讓自己多了與各縣市高手交流的機會!

第一天來到營隊時,心裡真的很困惑我們這一群人真的能夠彼此熟悉嗎?這一種感覺就像是剛入學那般的擔憂。但是第一天的視覺系統實驗馬上打破了我的擔心,我們一起完成了五項有趣的視覺測驗,因為過程中的討論以及互動,漸漸的熟悉了對方!晚上在宿舍時又認識了更多高手,我們互相介紹自己的家鄉與校園,一會兒就打鬧成一片!

第二天與第三天的生物光電課程,讓我對科學的態度開始懷抱起謹慎與嚴肅的心態。我們的報告在教授嚴格的監督下,發現仍有許多缺失。曾經的我或許會認為,一點不足也無傷大雅,畢竟我們才高中。不過,現在我卻會視自己為科學學子,不該再有投機的心態。另外,教授也分享了製作實驗簡報的技巧,讓大家參考,非常值得!

第四天是我很感興趣的微生物課程,親自動手去觀察生活在我們周遭的微生物,我覺得有從中獲得成就感!教授也花了些時間,用互動式的教學,帶著大家進入微觀世界,似乎更加促進了自己對微生物的興趣!

而最後一天,我們來到國衛院參訪。院內的專業人士們帶著我們參觀活細胞影像系統Lab、核酸定序核心Lab、斑馬魚核心設施與生技藥研所之化學實驗室。我覺得這邊的工作環境很優良,資源也非常豐富!將來有機會,或許能來此貢獻己力。

最後,感謝清華大學、教授、助教、隊輔以及陪伴我度過這五天的夥伴們!我在這五天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事!

范以芃:

進入清大生命科學人才培訓計畫,本身就是個意外。我在報名截止前的一小時內發現這個活動,趕緊匯款,竟然意外地考上了。經過一整年的課程,學到了許多生物的知識,大到分類小至DNA,每堂課的作業成為我統整課程內容的方式。另外,下午的實驗課可以讓我們親眼見識大學甚至研究所的實驗室,更可以親手操作儀器。

轉眼間,一年過了,暑假的營隊是這學年的終點。起初,我以為會很無聊,整天上課做實驗,最後還要交報告,聽起來就非常累人。不過,真正到了營隊才發現並非如此。第一天上午的視覺系統課程,不需要使用顯微鏡,也不用使用pipetman,我們動起來,測試自己眼睛的能耐。下午的課程由蘇士哲教授介紹NMR核磁共振儀,其實核磁共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不過如何把一維變成二維,是個難題。

第二天我受到了許多打擊。很快地做完實驗,卻在PPT的表格製作出了問題,以至於該呈現的資訊無法如實表示。想當然耳,上台就被教授叮了一下,的確,雖然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完整的實驗本就不易,但至少我們可以嘗試減少誤差,畢竟我們的偏差值過大。不過,我也學到許多技巧,包括數據統整、研究分析等。第三天我們做了電路板,也是同樣一位教授為我們上課。我了解其實看似再困難的工具都可以由電路板拼裝。不過,有時候老師說得太快,以致於我們需要花雙倍力氣去瞭解並拼裝,或許下次可以改為老師示範,不一定侷限於簡報。

很快地,營隊已經過了一半,邁入最後一天完整的課程。我們和微生物共度一整天,不過這種微生物是毒性較小的大腸桿菌(E.Coli)。經過培養後,發現蒜頭水、青黴素和漂白水有助於除菌,適合擔任清潔劑。這個實驗並不會太艱澀,步驟清楚簡潔,結果也相當明顯。最後一天我們參觀了擁有許多先進研究器材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也在螢光顯微鏡下看到高基氏體和粒線體,和課本的示意圖比較,更顯得清晰。大家就在歡笑與不捨間結束這五天充實的營隊。

最後,我覺得這個營隊與這一整年的課程最大的不同是課程內容。相較於兩個半小時連續的演講,這個營隊多的是動手做,與連貫式的課程,和教授的連結也更加緊密。最重要的,架設網站有助於資訊的輸入,可以順便統整老師教授的知識,高二畢業後回頭看這個費心製作的網站,心中難免會有些許的漣漪持續蕩漾著,或許,這就是科培營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