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5微生物專題

感謝 藍忠昱教授、兩位超carry的助教、飽受摧殘的培養基、被我們殺死的E.coli

微生物的培養與分離技術

材料與設備

菌種:大腸桿菌(E.coli)

器材:接種環、酒精燈、70%酒精、三角玻棒、燒杯

試劑與培養基:95%酒精、37℃培養箱、LB固體培養基(Luria-Bertani agar)、LB培養液(Luria-Bertani broth)

菌落懸浮法

1.以接種環由平板培養基上,取出大腸桿菌之單一菌落(single colony),置於LB培養液中,注意將接種環上沾有之菌落,完全打入培養液中,並混合均勻。

2.於37℃震盪培養箱內培養,隔天觀察細菌生長的情形。

塗抹法(Spreading Method)

1.以微量吸管吸取0.1mL之大腸桿菌菌液,滴於LB Plate上。

2.取一三角形之玻棒,先置於95%酒精燒杯中,取出過火使酒精燃盡。稍待片刻帶玻棒冷卻後,右手持玻棒混勻菌液,左手則旋轉LB Plate,務必要將0.1mL之菌液均勻分布於LB Plate上。

3.於37℃培養箱內培養,隔天觀察細菌菌落之形成。

細菌之分離與純培養分區劃線法(Streaking Method)

1.以滅菌接種環挑取大腸桿菌單一菌落,於LB plate上沿平行線將菌落劃開,此為第一區。

2.將接種環以酒精燒紅,殺死上面沾有之細菌,冷卻後再由劃過之第一區內,沾取少部分之菌落,將plate輕轉90度,亦以平行線劃開,此為第二區。

3.依同法再由第二區劃出第三區。

4.最後一區劃線時,線條盡量拉開,不可太過密集,如此隔夜培養後,可得到分散之單一菌落(single colony)。

細菌生長的控制

材料與設備

菌種:大腸桿菌(E.coli)

設備:酒精燈、三角玻棒、37℃培養箱、鑷子、圓形紙錠

化學物質:Ampicillin(10mg/mL)、蒜頭萃取液、70%酒精、10%漂白水、無菌水)

試劑與培養基:LB Plate*3盤

紫外光照射實驗

1.準備大腸桿菌的稀釋菌液、取兩個LB Plate。

2.取出菌液0.1mL,均勻分散於LB Plate上(塗抹法)。

3.將塗好菌之LB Plate,置於太陽光或無菌操作台之紫外光下,並將蓋子打開。

4.以太陽光/紫外光照射,分別作用5分鐘或20分鐘,對照組0秒則不照射紫外光。

5.將各培養皿置於37℃培養,隔天觀察並計算菌落數,而知紫外光對細菌生長的影響。

化學物質感受性實驗(Chemicals Susceptibility Test)

1.準備大腸桿菌之隔夜培養液一管。

2.將一個LB Plate以簽字筆分別標不同化學藥劑代表字母。

3.自培養液中吸取0.1mL菌液,以三角玻棒均勻密塗(塗抹法)於LB Plate。

4.將鑷子過火,夾取Ampicillin圓形濾紙直接貼上LB Plate。

5.鑷子過火完,再夾取四片無菌圓形濾紙,貼至塗好菌的LB Plate上,再分別加入10µL待測物及無菌水(對照組)。

6.注意每使用一次鑷子記得過火(95%酒精),各紙錠保持一定距離。

7.於37℃隔夜培養後,觀察抗生素抑制細菌生長之情形,測量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之直徑大小並記錄。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熱固定法

1.先在乾淨之玻片中央,置入5µL無菌水,再以tip清沾培養基上之E.coli菌落(不要取太多菌),與無菌水均勻混合後,以簽字筆註明菌名。

2.塗抹之玻片為半透明、白色的一層膜狀物,快速在酒精燈上加熱2-3次,以便將菌體固定於玻片上。

使用簡單染色法染色的E.coli

簡單染色法(Simple Staining)

1.使用熱固定法固定E.coli於玻片上。

2.使用Crystal violet染劑滴2-3滴於玻片上,靜置1分鐘。

3.在染槽上用蒸餾水洗滌瓶將多餘的染劑沖掉(注意不要直接沖菌體)。

4.蓋上蓋玻片,使用顯微鏡觀察菌體的型態與顏色並拍照。

5.使用100X油鏡觀察。

使用負染色法染色的E.coli(大腸桿菌)

目鏡:10X 物鏡:100X

負染色法(Negative Staining)

1.取一滴Nigrosin(苯胺黑)染劑於玻片邊緣。

2.使用tip勾一點E.coli菌落於染劑中混合均勻(不用熱固定)。

3.使用另一片玻片如圖所示將染劑與菌體鋪平並蓋上蓋玻片。

4.使用顯微鏡100X油鏡觀察。

革蘭氏染色(Gram's staining)

1.將熱固定過之玻片E.coli及S.A,先以2%結晶紫染劑滴於載玻片上之菌體,作用1分鐘,再以蒸餾水將剩餘染料沖洗去除。

2.加入碘液媒染液(加深結晶紫的顏色),作用1分鐘,用蒸餾水洗瓶沖洗。

3.再以95%酒精進行脫色作用。用手斜拿玻片,由上往下滴入95%酒精溶液(約30秒),直到流出的酒精變成無色。

4.加入第二種染液(番紅),作用3分鐘後,用水沖掉多餘染料,以拭鏡紙吸去多餘水分,蓋上蓋玻片,於顯微鏡底下觀察。

5.使用100X油鏡觀察。

S.A(金黃色葡萄球菌)

S.A.為格蘭氏陽性菌,理應呈紫色,但此圖略呈紅色。推測我們在酒精脫色的步驟時脫色太久,導致結晶紫洗去,使其沾染番紅而略呈紅色。

E.coli(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為格蘭氏陰性菌,在顯微鏡底下呈紅色,形狀為桿狀。

額外探討

E.coli(大腸桿菌) 全名 Escherichia coli

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其他溫血動物腸道中的正常菌種,所以食品一 旦出現大腸桿菌,即意味著食品直接或間接的被污染,故在衛生學上,常被用做飲水、食品的衛生檢定指標。

巴斯德滅菌法(低溫殺菌法) Pasteurization

通常係將液體或其他物質加熱至足以使致病性細菌死亡之溫度,且於此溫度下維持充分之時間,作為一種特殊性應用。一般常用於牛奶之消毒,例如將牛奶之溫度提高至71℃,15秒或61.6℃維持30分鐘,然後急速冷卻至10℃或更低之溫度,而完成消毒。

要使用何種方法在實驗室培養生活在極高溫環境下的微生物


接種環高溫殺菌ing

E.coli母菌(大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