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輕聲」的意思是:說話的時候有些字音很輕很短,叫做「輕聲」。如普通話中的「了、著、的」等虛詞和做後綴的「子、頭」等字都念輕聲。有些雙音詞的第二字也念輕聲,如「蘿蔔」的「蔔」,「地方」的「方」。
輕聲是一種特殊的變調現象。由於它長期處於被人們輕讀,且失去了原有聲調的調值,又重新構成自己特有的音高形式,所以聽起來就顯得輕短模糊(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網要,2007)。但這並不代表輕聲唸起來是很“輕”的,最主要的分別是音長較短、調值改變。
輕聲的變調不同於上聲變調、“一”和“不”變調。後者是因後一個音節而決定它的調值,而輕聲變調是根據前一個音節的聲調調值而決定它的調值。
輕聲是一種變調的語音現象,它是根據前一個音節而決定它的調值,所以輕聲音節不可能獨立存在。我們經常說的“的”字是輕聲,大家都會發這個字吧。但“的”的實際調值也必須靠前一個音節的聲調來決定。例:“誰的”的“的”,和“我的”的“的”,兩個“的”都是輕聲,但唸起來,它們的調值是不一樣的,因為前一個字的聲調決定“的”的調值。
一個語音是由音高、音長、音色、音強綜合結合起的結果。輕聲音節的特性是由音高和音長這兩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組成。音高方面,輕聲音節往往失去其原有的調值,其調值變為 32 或 44。音長方面,聽起來是很明顯的,十分短促。
當前一個字的聲調為陰平、陽平、去聲的時候,輕聲音節的調形是短促的低降調,調形為31。(關於調形的說明,請看“聲調”部分)
例子
當前一個字的聲調為上聲的時候,輕聲音節的調形是短促的半高平調,調形為 44 (正確一點應為 3.5 到 4 的微升調形)。
例子
上聲 + 輕聲:我的 姐姐、椅子 耳朵、老實 喇叭、姥姥 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