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是我們的主食,我們每天吃飯,和各種米製品、糕、粿…等,他們在形狀、透明度、和黏度上有很多差異,這些特徵和直鏈、支鏈澱粉含量差異有關,直、支鏈澱粉和碘液的呈色反應也有很大差異。
為什麼植物含有澱粉或葡萄糖總是一起被考慮呢?那是因為澱粉是由大量葡萄糖(C6H12O6)單元組成的聚合碳水化合物,澱粉可以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可以合成變成澱粉。教科書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光合作用需要日光,就是透過檢測葉片中有無澱粉,來證明葉片是否有進行光合作用。 這個簡單的實驗也可以變得很有趣,甚至是作為美術作品。
黃澄澄的香蕉,又香又甜,但你吃過綠色的香蕉嗎?青、黃香蕉有何不同?
摘下的青香蕉在一兩週內轉黃,由綠變黃的過程中牽涉到果肉內澱粉的儲存、澱粉轉變為糖及糖轉為二氧化碳等 。
在果實成熟過程中果肉細胞內的澱粉酶會催化澱粉(多醣)分解成麥芽糖(雙糖)和葡萄糖(單醣), 果肉內單醣和雙糖越多則吃起來越甜。而細胞內用來儲存澱粉的澱粉體也會隨著澱粉被分解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