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之處
西螺中山國小旁路邊(4月初,有結黑色小果實)
(花序) 虎葛別稱「烏歛莓」,然果實並不產「莓」。古時單字稱為「蘝」, 葉通常為五枚,分歧形如⿃⾜⽽稱為「五爪龍、五葉莓」,果實宛如野葡萄卻不可食⽤,虎葛原產於熱帶亞洲包括台灣、中國⼤陸華東、華中、華南、越南、⽇本、印度、菲律賓、⾺來⻄亞及印尼。
在台灣從平野、岩⽯旁、耕地邊緣或是林緣甚⾄荒地均可⾒之,⾃古即視為雜草,蔓⽣四處,古時《詩經》記載有這麼⼀⼩段關於「蘝」的詩詞,此詩出⾃---〈唐風˙葛⽣〉
「葛⽣蒙楚 蘝蔓于野 予美亡此 誰與? 獨處」
「葛⽣蒙棘 蘝蔓于域 予美亡此 誰與? 獨息」
「⾓枕粲兮 錦裘爛兮 予美亡此 誰與? 獨旦」
「夏之⽇ 冬之夜 百歲之後 歸予其居」
「冬之夜 夏之⽇ 百歲之後 歸予其室」
此詩⽤烏歛莓比喻婦⼈嫁到外地,「葛」與「蘝」均為蔓⽣藤本植物,葛藤攀附於黃荊(楚)或棗樹上,⽽烏歛莓則在地上或是墓地(域、居)上蔓延,以此來譬喻夫妻相互依存、情感糾結的關係及鶼鰈情深,整篇詩為寡婦⻑嘆丈夫⻑年在外,最後卻征戰死亡 深刻流露出悼念亡夫的悽楚及形影單隻的落寞之情,虎葛幼嫩的莖葉可食⽤ 在中藥上也占有⼀席之地,唯⼀不可食的卻是果實。
(植株) 中名-虎葛 學名-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英名-Japanese Tree Bine 別名-烏歛莓、烏蘝梅、五爪龍、五爪藤、五葉莓 科別-葡萄科(Vitaceae) 屬別-虎葛屬(Cayratia) 花期-全年 果期-全年 原產地-中國⼤陸華東、華中、華南、越南、⽇本、印度、菲律賓、⾺來⻄亞、印尼 分布-台灣全島平地⾄低海拔⼭區 ⽣⻑在路旁、林緣、荒地 ⽤途-食⽤、藥⽤ 拍攝地點-台中縣新社鄉、新⽵縣關⻄鎮。
(葉狀) 特性 多年⽣藤本植物 ,具稜、莖基部呈⽊質化,幼嫩時常帶紫褐⾊,卷鬚⼆分叉,葉互⽣,掌狀複葉,⼩葉5枚, ⻑橢圓形 頂⼩葉較⼤ 疏鋸齒緣 托葉三⾓形 聚繖花序呈2~3叉繖房狀排列 花瓣4枚 花萼不明顯 淡綠⾊ 花徑約0.4公分 雄蕊4枚 花柱短⼩ 漿果球形 熟果由紅紫⾊轉為⿊⾊ 內有三⾓形種⼦3~4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