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之處
豬舍後方圍籬
朱槿(南方草木狀),扶桑(本草綱目),佛桑(南越筆記),大紅花(漢英韻府),桑模(酉陽雜俎),狀元紅(雲南),扶桑花、紅扶桑、中國薔薇、佛桑、赤槿、桑槿、日及、宋槿、照殿紅、二紅花、燈籠仔花(台語)
北宋文⼈蘇東坡在「江郊」詩詞中將朱槿做了若⼲詮釋 詩詞提到
「縹帶緗枝出絳房,綠陰青⼦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燒空紅佛桑,落⽇孤煙知客恨,短籬破屋為誰香」
⽽在唐朝李紳的詩詞裡也將朱槿花⽣存韌性畫下美麗的句點,
「瘴煙⻑暖無霜雪,槿艷繁花滿樹紅,每嘆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
此植物最早有記載的中文名稱為朱槿、⾚槿和⽇及,在中國現能找到的最早記錄植物的著作,在⻄晉時期⽵林七賢之⼀嵇含所著的《南⽅草⽊狀》中就有朱槿的記載,
「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厚,樹⾼⽌四五尺,⽽枝葉婆娑,⾃⼆⽉開花⾄中冬即歇,其花深紅⾊,五齣⼤如蜀葵,有蕊⼀條,⻑於花葉,上綴⾦屑,⽇光所爍,疑若焰⽣,⼀叢之上,⽇開數百朵,朝開暮落,插枝即活,出⾼涼郡,⼀名⾚槿⼀名⽇及」
所有的段句將朱槿花從頭到尾且徹底的表現淋漓盡致,尤⾒朱槿之美 朱槿的各種名稱, 現代已經混⽤, 可以稱呼所有類型的朱槿 但古代卻不⼀樣, 即使是古代 各名稱的定義也不⼀ 例如現代無論是何顏⾊的花 都稱為朱槿 但在古代只有紅⾊花的才叫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