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境教育計畫

一、依據

(一) 99年6月5日總統府公告華總一義字第09900137311號「環境教育法」。

(二) 101年11月19日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環綜字第1010110283號函辦理。

二、計畫目標

(一) 完成環境教育法第 19 條規定學校之教職員工、學生每年須參加 4 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二) 經由環境教育提升本校之教職員工經辦環境保護相關業務時的環境敏感度,期望導引更正向的環境價值觀、環境素養,並於日常生活中產生更深入的環境保護行動。學生則能透過環境教育後具有相關環保觀念,和期望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三、實施對象

本校之教職員工和學生。

四、期程及方法

(一) 期程:每年 1 月 1日 至 12 月 31 日止。


(二) 方法:藉由演講、討論、影片觀賞、實際操作及其他活動等,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環境教育,除傳授知識外,更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環境與人的緊密關係。

五、環境教育推動小組任務分工及職掌表

註:以上成員如有更換,以職稱為主,繼續推動計畫進行。

六、環境教育活動內容概要

(一)專題演講:

邀請自然保育專業教師與全校同仁分享其自然保育相關專業知識,並於演講完畢後進行相關議題討論。

(二)影片欣賞

播放自然保育相關影片,期盼孩子們能在欣賞影片後,理解人類若總為一己之私任意妄為,將會導致生存環境蕩然無存,並進而反省生活習慣,了解共同維護地球的重要性。


(三)落實資源回收工作:

透過各種集會宣導資源回收的重要性,並在班上張貼資源回收分類圖示,期盼全校師生皆能在生中落實資源回收工作,以共同維護地球的環境。

(四)班際環境教育宣導海報製作比賽:

舉辦環境教育宣導海報製作比賽,讓學生藉由查詢相關資料、繪製海報的過程,了解愛地球、保護地球環境的方法。


(五)兒童節舉辦跳蚤市場活動:

學生將家中用不到的物品拿到學校做拍賣,以物易物,減少資源浪費,藉此活動培養學生愛物惜物的觀念。


(六)愛人、愛己、愛地球舊制服回收暨發送活動:

每學期換季前固定辦理舊制服回收暨發送活動,除能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讓他們不需花錢添購新衣外亦可藉此養成學生熱心助人、愛惜物品、保護地球環境的良好習慣。


(七)頭家小主播新聞播報新聞:

利用午餐時間進行每月一次的頭家新聞播報,並透過新聞播報的機會,將環境教育相關議題帶入以期增進學生相關知識,共同營造更好的校園環境。


()運動會後環保活動:

每年12月份為本校校慶暨社區運動大會,為落實環保教育,大會結束後皆會安排一小時的環境整理時間,藉此活動除將活動後的校園環境恢復原貌外,同時讓全校師生及校外社區居民體認維護環境清潔的重要性、培養愛鄉護鄉的情懷。


() 氣候變遷之防災教育:

因氣候變遷而造成的天災常對我們的生命財產造成莫大的威脅,因此,除了透過平時相關知識宣導以防範、減低災害發生的機率外,災害發生時的正確逃生技巧亦是我們該學習的重大課題。透過防災教育和演練,以加強全校師生的災害應變能力,並減少任何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負面行為。


(十) 執行空氣品質宣導及插旗:

配合教育部、環保署,辦理空氣品質教育宣導,執行宣導活動,每日自主控制空氣品質,提升師生、家長及附近居民對於空氣品質及相關措施了解,降低氣污染對校園師生之健康影響。


七、預期效益

(一)營造本校優質環境教育學習環境,並藉概念認知與日常生活中實際操作過程之經驗,提升本校教職員工學生瞭解和讚賞環境之美。


(二)提升本校成員環境知識,並進一步增進其環境覺知與態度,以期將之轉化為具體行動,落實正向環境保護行為並有效解決生活上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三)提升本校教職員工、學生之環境敏感度,藉由課程講述、自然觀察或體驗人與自然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已發生的氣候變遷而形成新的環境難民,新檢視人類對待環境的態度與作為,反思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並期望人人都能對環境盡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