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增強記憶力食物 文.謝曉雲 2002/05 康健雜誌 42期
1. 藍莓、草莓
藍莓最近在西方國家成為一種熱門食物,科學家發現,它所含的強力抗氧化物可能對於減緩老化、活化腦力和增強記憶力有相當幫助。
美國塔夫茲(Tufts)大學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喬瑟夫博士曾主持一項動物實驗,結果發現以藍莓、草苺、菠菜等萃取物餵食老鼠時,牠們在運動神經功能、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測驗,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其中又以餵食藍莓的那組老鼠成績最出色。
台灣市面上不容易買到新鮮藍莓,所以除了喝藍莓汁、吃藍莓果醬、藍莓優格等相關產品外,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士懿建議,多吃深色水果,例如葡萄、櫻桃及草莓等莓類水果,也有類似的抗氧化效果。
2. 深海魚
媽媽常叮嚀說,「多吃魚才會變聰明,」科學已經證實,這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累積了許多研究證實,魚類脂肪(魚油)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不但能保護心臟、預防中風,更是讓你頭腦靈光,記憶力佳,而且快樂不憂鬱的「聰明食物」。
我們腦部50%以上是不飽和脂肪(包括omega-3脂肪酸),尤其omega-3中的DHA是神經細胞膜中非常重要的成分。要維持大腦神經傳導功能正常運作,幫助腦部細胞運送營養並清除廢物,都必須有足夠的DHA才能達成。所以,吃魚不但能提高記憶和學習能力,還能預防記憶力衰退。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就發現,血液中DHA濃度高的人,日後比較不容易罹患阿茲海默氏症。
專家建議每週最好能吃2~3次魚,尤其要多吃富含DHA的魚,包括: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等。
3. 全麥麵包
全榖類一直是營養界大力推薦的超級食物,富含維生素E及維生素B1、葉酸、菸鹼酸等,全都是維持正常大腦機能必要的營養素。
不止於此,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如果每天能以2~3片全麥麵包、早餐榖片、麥片來代替白吐司、白米飯等精緻主食,就可以使血液清澈,減少動脈阻塞情況,降低30~40%中風的危險。
4. 菠菜
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蔬菜之王」的菠菜,最近有研究認為,它有助於維持大腦的年輕活力。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餵老鼠吃菠菜製成的補充劑,結果發現牠們的某些行為學習能力增強,反應變快。主持此研究的畢克福特博士認為,菠菜裡含有大量維生素C、E、β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可以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損害。長久以來,醫學界懷疑自由基對腦部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5. 堅果
堅果的油脂含量雖高,卻是護心又健腦的好食物。因為它所含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硒等抗氧化物質,保護腦細胞不受到自由基的損害。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研究發現,堅果類中還含有一種礦物質──硼(水果及綠色葉菜中也有),能夠影響腦部的電流活動,使人的反應變得更靈敏。
不過,堅果類熱量高,不宜吃太多,每天只要吃一小把花生、核桃或杏仁,取代其他油脂來源,就不必擔心會發胖。
6. 雞蛋
蛋黃中富含卵磷脂,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此外,雞蛋中也有豐富的維生素A、E、B6、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很重要的營養素,尤其是葉酸和維生素B12。陸續有研究指出,如果長期缺乏這兩種營養素,會使記憶力減退,甚至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至於可以每天吃雞蛋嗎?一天能吃幾顆?
《美國醫學會期刊》曾有報告指出,每天吃1顆雞蛋,並不用擔心會造成高血脂的問題。而最近美國坎塞斯州立大學的動物實驗也發現,雞蛋中的卵磷脂可以抑制進入血液的膽固醇量,所以每天吃1~2顆雞蛋,對血中膽固醇濃度的影響有限,不必擔心會危害心臟。
7. 燕麥
膽固醇過高的人,不妨每天早晨來一碗燕麥片。
燕麥裡含有一種叫作「β-聚葡萄糖」的可溶性纖維物質,能夠阻礙膽固醇的製造和吸收,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降低,以減少日後罹患阿茲海默氏症的機率。
美國的研究發現,平均每天只要吃3克的燕麥,就可以使膽固醇指數降低5~6單位,同時也減少大約12%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8. 南瓜、南瓜子
南瓜是β蘿蔔素的極佳來源,這種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你擁有健康年輕的腦力。荷蘭的研究發現,日常飲食攝取許多富含β蘿蔔素食物(例如深綠色葉菜、胡蘿蔔、甜椒、蕃薯、木瓜、芒果等)的人,一生可以維持較敏銳的思考能力。
至於南瓜子中所含的礦物質鋅,也是促進大腦機能的重要物質,如果鋅的攝取量不足,就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德州大學的山德史岱博士指出,一般健康的人缺乏少量的鋅,短期記憶力就會衰退,不過只要補足了鋅之後,舉例來說,女性的文字記憶力就會提高12%。
9. 豆腐
黃豆製品中含有一種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素,被認為對促進記憶力、預防失智症有幫助。
國外一項研究將學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連續吃10週豆漿、黃豆布丁等黃豆製成的食物,結果和另一組沒有吃大量黃豆製品的學生相比,記憶力測驗的成積進步,而且反應也變得比較快。
10. 葡萄柚
番石榴、柑橘類(柳丁、葡萄柚等)、草莓、蕃茄、奇異果、花椰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而腦細胞需要維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來免於自由基破壞。
更重要的,在合成主管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時,也需要維生素C的參與,所以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水果,確保你的身體不會缺少這個重要的維生素。
4大最危險的早餐食物大公開!
你一定同意齊豫的歌:一個小孩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跟星星一樣奇異,一樣發著光;跟水果一樣新鮮,花一樣芳香。父母可能更對「小孩是神秘的存在」共鳴,一路拉拔他們長大,卻這個不吃,那個「好臭」,真令人傷腦筋。而過敏兒愈來愈多,更是可憐了天下父母心。《康健》針對孩童的飲食問題請教專家提供魔法,希望能對家長有所俾益:
文.謝曉雲 2005/10 康健雜誌 83期
早上亂哄哄,外食方便但有陷阱,如何聰明搭配,請看營養專家的妙計。
就算是比一般人都注重飲食健康的營養師們也承認,很難天天親手幫孩子做早餐,仍不免買外頭早餐充數。
不過,即使吃外賣早餐,也可以找出比較健康的選擇。我們請教了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秀娟,及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一起幫現代忙碌的父母從四種早餐店中,選出最適合小孩的早餐組合。
同時也公開最危險的早餐食物。
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裡可以當做早餐的食物看起來不少,例如包子、饅頭、飯糰、熱狗堡、優格、茶葉蛋等,而營養師最推薦哪種組合,哪些其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熱狗堡+含糖飲料
熱狗因為是加工肉品,熱量及油脂都不低,而且含鹽分也比較多,再加上小朋友常愛擠上番茄醬、酸黃瓜等醬料,又會吃進更多鈉和熱量。一份加了這些醬料的熱狗堡,熱量達到500多卡,十分驚人。如果再喝一瓶含糖飲料,如奶茶或紅茶,熱量更可高達600~700卡,遠超過小朋友早餐的熱量需求。
●健康組合:三角飯糰+低脂鮮奶或優酪乳
三角飯糰一個大約200多卡,熱量及油脂含量相對比較低,而且包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若再配上低脂奶類,這樣的組合受到營養師好評,也適合小朋友的食量。此外,有時候也可以考慮買低脂優格,搭配一顆茶葉蛋,蛋白質有助於頭腦清楚、上課有精神。
連鎖早餐店
這裡最令人擔心的是飲料,如奶茶、紅茶、咖啡等都是營養價值低,而熱量、糖分、油脂高的食物。所以營養師建議,最好只在早餐店買三明治,另外到便利商店選擇低脂鮮奶或低糖優酪乳。
●危險組合:鐵板麵+奶茶
不只油膩,而且淋上很多醬汁,口味太重,讓孩子吃進大量鹽分,容易口渴而更想喝高糖分的飲料。如果孩子想吃,建議每個月1~2次為限。另外,漢堡也要少吃,因為漢堡肉裡的肥肉比例高,油脂偏多。
●健康組合:吐司夾蛋
在連鎖早餐店最好選擇三明治類,而吐司夾蛋會比夾火腿好(火腿是加工品,鹽分比較多而且有添加劑。)
如果是吐司夾鮪魚,要看店家是不是用油漬鮪魚,或者額外添加美乃滋調味,這樣油脂含量不少,也不宜常吃。
此外,記得請老闆少抹一點奶油或其他抹醬,減少吃進去的油脂。如果能夾幾片生菜或番茄較好。
另外,像早餐車賣的廣東粥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稀飯的水分較多,容易餓,所以建議再搭配喝一瓶鮮奶,或是吃一顆茶葉蛋,增加飽足感。
麵包店
通常夾餡麵包的熱量及糖分都比較高,一個就要300多卡,不過,像許多小朋友喜歡的波蘿麵包雖然沒有夾餡,讓人低估了它的熱量,其實一個中型的波蘿麵包也有300多卡,熱量不算低,並不適合常吃。
●危險組合:起酥麵包+調味乳
起酥麵包的熱量更高達400多卡,油脂佔熱量比例也超過50%,屬於高油脂食物,少吃為宜。另外,營養師建議父母訓練孩子習慣喝鮮奶,而不要放任他們喝調味奶,因為根據營養分析,調味奶的成分裡奶類只佔一半,另一半幾乎全是糖水,徐于淑指出。而只要父母堅持不讓孩子喝調味奶,平時也不買回家,小孩很快就會習慣只喝鮮奶。
●健康組合:全麥麵包三明治+低脂鮮奶
也可以選擇買全麥吐司回家,早上自己簡單加工,夾乳酪片或水煮蛋片,但儘量少抹植物奶油和果醬,以避免吃進反式脂肪及額外的糖分、色素。
中式豆漿店
一般營養師最不建議讓小孩常吃豆漿店的早餐,因為多數是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例如油條、燒餅、飯糰、肉包等。
●危險組合:燒餅油條+米漿
一個包了油條、肉鬆的飯糰,或是一套燒餅夾油條的熱量都超過500卡,如果再搭配豆漿或米漿,熱量遠遠超過孩子的需要。
而肉包的內餡裡肥肉比例不低,也算是油脂偏高的食物,不宜常吃。
而選少糖的豆漿或不加糖的清漿比喝米漿好,因為米漿的熱量和油脂都比豆漿高。
●健康組合:饅頭夾蛋+少糖豆漿
中式早餐裡最被營養師們推薦的是饅頭夾蛋,因為饅頭比起燒餅、包子來,沒有油多的問題,而且吃完有飽足感。如果想換口味,偶爾可選擇蘿蔔糕,但畢竟是油煎的食物,還是不宜常提供孩子當早餐。
為孩子打理早餐的八個原則
1.不論時間再趕,一定讓孩子吃了早餐再上學。
有吃早餐的學生功課會比不吃早餐的學生好,這一點被稱做「早餐效果」,而且腦部要能順利運作,就必須將能量,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當葡萄糖供應適當的量給腦部時,能夠集中注意力,使頭腦靈活,心情穩定,《大腦元氣飲食》一書中指出。因此,讓孩子早上吃得豐盛,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面對一天的生活及學習。
2.孩子的早餐應該吃多少,很難有標準答案,即使同年齡的孩子,食量也可能相差很大。一般國小低年級的兒童早餐大約攝取300~400卡,而高年級的孩子大約需要400~500卡,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指出。
3.兒童早餐的內容至少包含三大類食物──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饅頭、稀飯)、蛋白質(如蛋、鮪魚肉、豆腐等)及奶類(如牛奶、優酪乳),如果能加上少量青菜(如生菜沙拉),會更完整均衡。
4.一般建議儘量讓孩子每天早上都能攝取奶類,如鮮奶、乳酪、優酪乳等,除了提供蛋白質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鈣質攝取不足。
5.早上不一定要讓孩子吃水果,尤其食量小的孩子,吃了水果可能吃不下其他食物。當然更不建議給孩子喝果汁,因為果汁的纖維少,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營養價值遠不及新鮮水果。
6.儘量避開油炸、油煎、油炒及口味重的食物當早餐,如薯餅、蔥油餅、炒麵等。
7.經常變化早餐內容,做不同搭配,這樣孩子不容易覺得膩而拒吃早餐,也可以攝取各種食物,達到飲食均衡。
8.爸媽最好帶孩子一起買早餐,順便教他如何挑選搭配,而不要給錢打發。要是忙到只能塞錢給孩子讓他自理的話,起碼每星期要找個機會問一問他早餐都在哪裡買?吃了什麼?確保他每天早上有填飽了肚子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