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成生態行動團隊
行動團隊籌備會議-為籌組生態行動團隊,由行政及導師先行召開行動團隊籌備會議,了解何謂生態學校、如何成為生態學校、未來學校推動生態學校計畫方向及短中長期目標。
LINE告知家長會群組,學校有意申辦臺美生態學校及募集相關菜苗及種子訊息,隨即收到多位家長的支持及贈送種子及菜苗。
生態行動團隊陣容由學生許恩嘉、許祐嘉、李貞瑩、鍾瑩馨、吳祐豪、吳宜臻、羅家宜、蘇泓翰,校長陳美娟、教師馬文雄、朱雅淑、李曉玲、洪偉耀、蔡淑卿、簡曼卿、黃藍萩及社區人士李佳龍、劉春宏等組成。親師生行動團隊利用晨光時間種菜。
二、環境檢視
檢視小組成員由老師洪偉耀、朱雅淑、李曉玲及蔡淑卿,協同學生許恩嘉、許祐嘉、鍾瑩馨、李貞瑩、吳宜臻、羅家宜、蘇泓翰等共同檢視。
檢視小組成員至水生池認識池中物種及周邊花木。
檢視小組老師向學生介紹鳳凰木板根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生態行動方案
校長於學生朝會時間向全校師生說明學校的生態行動計畫及目標,並鼓勵學生利用空餘時間就近觀察,並將之落實於生活中。
親師生團隊組成的生態團隊,利用晨光時間一起栽種玉米、辣椒、秋葵、小白菜、小黃瓜、九層塔、馬鈴薯、及蘿蔔等作物。
家長熱心協助學生把作物順利下去的種下去。
四、監控生態行動方案執行情形
校內同仁詢問行動團隊老師有關植栽的名稱、用途及養護方式。
行動團隊成員老師相互研討如何解決小黃瓜需要攀爬的問題,決定用繩索提供其攀爬,此為其施肥及評估解決方案的效果。
行動團隊當初用培養土栽培蔬菜,剛開始培養土很蓬鬆,幾經澆水後原來15公分高的土壤卻變成少於10公分高,蔬菜的根系也變得不穩固。校園可用的沃土有限,因此求助於家長,家長會副會長二話不說就送來一卡車的沃土給學校,學生利用晨光時間將栽盆的土壤補足,提供蔬果更穩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