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為師·成就孩子
〝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艾爾伯特‧愛因斯坦(Einstein, Albert)
"真正的教育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熱情,培養他們的潛力,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創造力。"-羅賓·夏瑪(Robin S. Sharma)
造新思維,並透過思辨訓練與創新挑戰等多元方式,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
從學習中探索。
(一)Leadership (領導力)課程
七年級-自我認識與自我領導
1.「自我認識與領導」課程: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優點和弱點,並學習如何透過
自我調整來提升領導力。
2.「責任感的培養」課程:強調領導者需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並訓練學生如何適應與管理不同的情境。
3.活動:自我認識與責任的實踐:通過模擬活動或小組討論,讓學生有機會實踐自我認識和責任感的應
用。
八年級-團隊領導與協作
1.團隊領導課程:學習如何以領導者的角色激發團隊成員的參與,並帶領團隊完成任務。
2.以愛為基礎的領導課程:強調以愛心和同情心去理解和尊重他人,並用愛心去影響和帶領團隊。
3.活動:團隊領導與協作的實踐:透過組織小組項目或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狀況下練習團隊領導與協作。
九年級-社區與全球領導
1.「社區領導」課程:討論領導者在社區中的角色,如何推動社區的改變和發展。
2.「全球領導與責任」課程:討論全球領導的概念,如何以負責任的領導者的角度看待全球議題。
3.活動:社區和全球領導的實踐: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或全球項目,實際體驗和練習社區和全球領導。
(二)Outreach(探索力)課程
七年級-探索的旅程
1.課程名稱:我的問題,我的世界
2.活動設計:鼓勵學生分享他們對生活周遭的觀察和提出他們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將他們的觀察和問題記錄下來,並進一步擴展這些問題,形成更深入的探索主題。
八年級-探索的旅程
1.課程名稱:我是小偵探
2.活動設計:在此階段,學生學習如何去尋找和評估資訊來回答他們的問題。教師可以透過教導學生使用
線上資源、圖書館資源,以及進行實地考察或實驗來獲取資訊。學生將獨立地或是以小組方
式進行資訊搜尋,並分享他們的發現。
九年級-創新的探索
1.課程名稱:創新解決方案
2.活動設計:在此階段,學生將被鼓勵將他們的發現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可以進行專題研究,提出
並實現他們的解決方案。此外,他們還會學習如何透過展示和演講來分享他們的工作,並接
受同儕和教師的反饋和評估。
(三)Visionary (遠見)課程
七年級-啟發遠見力
1.「創造力培養」課程:透過多元的創造性活動,如美術、音樂、寫作等,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並培養創
意思維。這可以幫助他們開拓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2.「啟發故事分享」課程:邀請成功人士、社會企業家或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到班上分享他們的故事
和經歷。透過這些故事,學生可以學習到各行各業的挑戰和機會,激發他們的遠見力。
八年級-夢想規劃與目標設定
1.「夢想探索」課程:引導學生思考他們的興趣、價值觀和潛在的職業目標。透過問題導向的活動和討
論,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目標設定:幫助學生將夢想轉化為具體的目標,並教導他們如何設
定可行的、有挑戰性的目標。透過設定小目標和長期目標,學生可以逐步實現他們的夢想。
2.「資源與策略規劃」課程:提供學生所需的資源,如資訊、技能培訓、專業指導等,以協助他們規劃實
現夢想的策略。這包括了解相關大學課程、實習機會和社區資源等。
九年級-夢想實踐與執行力
1.「執行計劃與時間管理」課程:教授學生如何制定有效的行動計劃,並學習管理時間和優先事項。這有
助於他們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積極追求夢想。
2.「學習和反思」課程:鼓勵學生建立持續學習的習慣,並培養反思能力。通過不斷學習和反思,學生可
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以更好地實踐他們的夢想。
3.克服挫折和建立彈性:
(1)自我效能和自我肯定: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提升自我效能和自信心。學生可以學習如
何改變負面自我對話,培養積極的自我肯定,並相信自己能夠克服挫折。
(2)挫折的學習和成長:探討挫折對個人成長和學習的重要性。透過案例研究、真實故事和討論,讓學
生了解成功人士如何面對挫折,並從中獲得啟示和鼓勵。
(四)Empathy (同理心)課程
七年級-培養自我意識和情緒管理
1.「自我反思」課程:教導學生如何自我反思和審視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和行為。透過問題導向的活動和
討論,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2.「情緒管理」課程:教授學生情緒管理的基本技巧,包括情緒辨識、情緒調節和積極應對壓力的方法。
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處理自己的情感,並增強同理心的能力。
八年級-培養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1.「同理心訓練」課程:透過角色扮演、情境模擬和故事分享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觀點。
這可以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使他們更能體察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2.「團隊合作」課程:組織學生進行團隊合作項目,鼓勵他們互相支持、理解和合作。
3.社區服務活動:安排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活動,例如志願服務、環境保護等。透過實際參與,學生可以體
驗到關懷他人和社會的重要性,並培養出愛心和同理心。
九年級-推廣關懷與愛的文化
1.「參與社會議題」課程: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社會議題,如貧困、環境問題、性別平等,組織討論和研
究活動,以推動關懷與愛的價值觀。
2.「同理心和情感教育」透過討論和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學習如何關心和支持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展
現關懷之心。
3.「非暴力溝通和解決衝突」課程:介紹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技巧。透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讓學生練
習有效的溝通和協商技巧。
4.「共享愛和關懷」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和社區服務活動。透過參與社會服務專案、訪問老人院
或弱勢團體,學生可以實際體驗關懷和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