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巴士A380(Airbus A380)是空中巴士公司研發的雙層4發巨型客機。該型號的原型機於2004年中首次亮相。首架A380客機於2005年1月18日在土魯斯廠房舉行出廠典禮,並於4月27日試飛成功。同年11月11日,客機首次跨國試飛抵達新加坡。2007年10月15日客機首先交付給新加坡航空公司,在10月25日首次載客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飛抵澳洲的雪梨國際機場。
空中巴士A380是目前全球載客量最高,體積最大的客機,打破波音747近37年的世界載客量最高的客機紀錄。A380亦不同於波音747客機,是航空界首架真正意義上的雙層客機,即從頭至尾均為雙層客艙。當採用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時,可承載多達893名乘客。在三級艙組態下(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可承載約555名乘客。其客艙實用面積達478平方公尺(5,145平方英尺),比波音747-8大超過40%。不過,載重量最大的民航機仍是前蘇聯烏克蘭安托諾夫設計局製造的安-225夢想式運輸機,直到其於2022年損毀於俄烏戰爭。A380的航距為15,700公里(8,500海里),足以不停站由杜拜直達洛杉磯。
空中巴士A310是瑞士航空公司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要求,縮短A300機型而成的新機型。該機型具有幾個重大的技術創新,包括新的高科技機翼、更小的水平尾翼,以及電子化雙人駕駛艙。
歷史
背景
1967年9月26日,英國、法國及西德簽署了一份關於共同參與研發可搭載300人的空中巴士A300的合作備忘錄。A300為一架雙引擎中長程2-4-2式廣體飛機,因當時使用大量新技術而被認為是一架革命性的飛機(包括第一架具風切保護功能的客機丶首次在客機上採用超臨界翼型的設計等),在當時還保持著雙引擎中長程客機優越的特性。1977年,A300成為第一架獲得ETOPS認證的飛機,並被大量下單,因而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相當暢銷的客機,共售出561架。
問題
當時A300其實過大。航空公司購買後,發現根本沒有足夠的客源來填滿這架可載多達345人的客機。雖然A300還有一款較小的B2型,但不少航空公司仍要求空中巴士研發一架擁有相同機身截面但比B2型更小的客機。後來,空中巴士啟動A300B10MC(Minimum Change,最小改變,即不做大修改)計畫,即A310,並把載客量降底為220人。由於機身縮短(因載客量降底),使用原A300的機翼和起落架將會導致體積太大,加重燃油消耗,因此空中巴士需要重新設計機翼及起落架。
類型
A310-300
1985年7月首飛,通過附加的中央和水平尾翼(Trim-Tank)油箱,增加了其最大起飛重量和續航能力,令其續航能力達9,600公里。此型號開始默認安裝翼端小翼來提高空氣動力學效能。此款飛機1986年正式在瑞士航空投入使用,亦是A310系列中銷量最高的型號。
A310-200C/A310-300C
客貨型
A310-300
1985年7月首飛,通過附加的中央和水平尾翼(Trim-Tank)油箱,增加了其最大起飛重量和續航能力,令其續航能力達9,600公里。此型號開始默認安裝翼端小翼來提高空氣動力學效能。此款飛機1986年正式在瑞士航空投入使用,亦是A310系列中銷量最高的型號。
A310-300F
由客機改裝型替代
空中巴士CC-150北極星
A310 ZERO-G
A310 ZERO-G為一架研究失重的科學研究實驗室客機。此Zero-G用於實現拋物線,並允許進行22秒的失重。此A310 Zero-G原屬東德航空A310-300,兩德統一後曾改裝為第一代康拉德·阿登納號專機,再於2014年被改為Zero-G,位於波爾多梅里尼亞克機場,並由法國太空總署CNES的子公司Novespace運營。該機亦執行科學飛行和電影特效,例如神鬼傳奇 。法國航太員托馬斯·佩斯凱便是Novespace A310零重力飛行員之一
空中巴士A320系列(英語:Airbus A320 family)是空中巴士公司製造的一系列中短程雙引擎窄體客機,系列成員包括A318、A319、A320、A321及商務客機ACJ,是空中巴士最暢銷的產品。在A320neo系列推出後,A320系列又被稱為A320ceo(Current Engine Option,當前引擎選擇)。
A320於1988年推出,是第一款使用數位線傳飛行控制系統的商用飛機。
2019年11月,A320的訂單數目(15,193架)超越737客機(15,136架),成為航空歷史上銷量最高的客機。不過截至2021年4月為止,737客機的實際交付量(10,681架)仍領先於A320(9,832架)。A320是現役數量最多的客機。
歷史
自推出A300起,空中巴士提出後續機型的開發與波音及道格拉斯競爭。在A300投入營運前,空中巴士的工程師曾提出九種可能的機型:A300B1~A300B9。1973年,空中巴士提出第十個機型A300B10,這個縮短機身的型號後來演變成A310。推出A310後,空中巴士將目光投向當時由波音737和道格拉斯DC-9主導的單通道飛機市場。
歐洲各大飛機製造商請求開發一款繼承BAC 1-11且能取代波音737-200和DC-9的機型。1977年6月,一個名為「歐洲聯合運輸」(Joint European Transport,JET)的計畫啟動。該計畫的目標是一款座位數介於130與188之間,使用兩個CFM56引擎,最高巡航速度0.84馬赫的飛機,被認為是A320的雛形。這個計畫後來轉往空中巴士,引出其1980年對單通道(Single Aisle,SA)計畫的研究。此時,空中巴士提出該計畫的三種機型:SA1、SA2和SA3,座位介於125與180之間,這三個計畫機型後來演變為A319、A320和A321。1981年2月,空巴將之前的計畫改為A320計畫,且將研發重心放在SA2上。
A320家族第一個型號是A320-100,第一架於1987年2月14日出廠,2月22日首飛。次年3月26日,法國航空接收其第一架A320,成為A320的啟動使用者。空巴從第22架開始生產帶有翼尖小翼的A320-200,一些舊的A320-100也被改造為帶翼尖小翼的A320-200特殊型號。1988年11月24日,空巴提出A321計畫,該計畫最初被稱為加長A320、A320-500或A325。第一架A321於1993年3月11日首飛,該機裝有V2500引擎,同年5月另一架裝有CFM56-5B引擎的A321樣機首飛。漢莎航空和義大利航空是A321的起始使用者,二者分別訂購了20架和40架。1994年1月27日,漢莎航空第一架使用V2500-A5引擎的A321交付使用,同年3月22日,義大利航空接收其第一架使用CFM56-5B發動機的A321。而由SA1衍生而來的縮短型號A319於1995年8月25日首飛,1996年4月25日投入商業運營,A318則在2003年投入運營。
最初的法國航空A320在Habsheim航空展上墜毀,3名乘客死亡。雖然事故是由於機師對新型電傳操縱系統操作不當而引起的,但是調查顯示還有大量未解決的問題。瑞士的Institute of Police Forensic Evidence and Criminology事後進行調查時發現,飛行數據記錄器在墜毀後曾經被更換,令整個調查工作陷入僵局。
但是隨著飛機技術的成熟,那次事故的影響慢慢消退了,已經不會再對其優良的聲譽造成威脅。
2006年6月8日,中國發改委宣布,A320中國總裝廠選址在天津濱海新區,擁有空中巴士在歐洲以外的唯一一條飛機總裝線
2009年5月18日,首架在中國組裝的A320飛機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首飛成功。
2020年10月9日,交付生產序號第10000(MSN 10000)架A320系列飛機(A321neo)給中東航空。
2020年10月30日,第500架在中國組裝的A320系列飛機(A320neo)交付中國南方航空。
2021年12月15日,最後一架A321-200(A320ceo)交付達美航空。
技術
這一系列使用的新技術包括:
第一款全是數位線傳飛控(fly-by-wire)飛行控制系統用於民航機
第一款使用側置操縱杆(side-stick,簡稱側杆)代替傳統駕駛盤和駕駛杆的民航客機。
只需要2名機員(波音727則需要3名)
第一款大量使用複合材料作為主要結構材料的窄體客機
集中維護診斷系統可以讓機務人員在駕駛艙完成對整個飛機系統診斷檢測
第一款帶有集裝箱貨物系統的窄體飛機
所有這些特性,使A320家族比舊型號飛機更經濟。
型號
A320家族飛機採用通用設計,有小一點的(A319)、更小一點的(A318)、或者大一些的(A321),彼此的操作方式相同。載客量從100至220人不等。主要競爭對手是波音737、757-200和717。
A319
這是縮小的A320更改版本。由於使用與A320-200相同的燃料容積以及較低的載客量,即2等式布局情況下124名乘客,使得它的航程可以達到3900海里(7200公里),是這個系列中,航程最長的型號。在整個A320系列中,A320和A319是最經常被改裝的。在2003年,易捷航空將旗下的A319型飛機改裝了小型廚房(之前易捷航空不提供機上餐食),並將剩餘的位置採用了單一座位布局,以運載156名乘客。為符合逃生規定的要求,他們甚至在機翼上新增了逃生門,便於利用機艙的中間部分。而且,A319非常適合高高原航線(高高原的定義是海拔高於2348公尺或以上的機場。),而A319適合改裝做高高原效能,因此,很多中國航空公司都會購買這款飛機用作高高原航線
A321
A320的加長型。機翼面積略為擴大,起落架被加固,使用高推力CFM56和V2500引擎。有些航空公司購買A321代替波音757,因為A321機師的資格憑證是與A318、A319和A320共享的。1993年12月,FAA開始頒發系列飛機機師認證。
典型的2等式座艙可以運載185名乘客,巡航距離約2,300海里(4,300公里)。使用2台CFM56-5A或者IAE V2500引擎,最大推力31,000磅(138千牛頓力)。
A321-200增加了燃料箱容量,同樣可以運載185名乘客,但是巡航距離提高到3,000海里(5500公里)。A321-200使用2台CFM56-5或IAE V2500引擎,最大推力33,000磅(148千牛頓力)。
截至2021年4月,共有1,773架A321已經交付,18架仍未交付。A321的競爭機型是波音737-900/900ER和波音757、MC-21等。
空中巴士A330是一款由空中巴士公司所生產的中長程廣體飛機,除引擎的數目外,A330的機翼與機身的設計與A340幾乎相同。在機體方面,其設計取自A300,但其駕駛艙及電傳操縱則是取自A320,以降低航空公司的訓練成本及降低研發開支,而把雙發的A330與四引擎的A340同期研發,是因為空中巴士看到了後來ETOPS的潛力,這標準由投放在市場上的波音767最先獲得認可,波音777客機也是這個標準的一員,於是造就了A330/340家族。
至2025年5月,空中巴士共獲得1,863架A330訂單,當中有1,632架已經交付予客戶,其中1,464架使用中。第1,000架製造的A330已經於2012年7月正式交付予香港國泰航空,而第2,000架A330系列飛機亦於2022年3月交付予美國達美航空。
2014年7月14日,空中巴士宣布A330將設計新一款A330neo,分為A330-800neo及A330-900neo,於2018年12月投入商業飛行,用來取代A330-200及A330-300。在此之後,A330系列又被返稱為A330ceo(Current Engine Option,現發動機選擇)。
發展歷程
歷史
空中巴士第一架飛機A300被設想成為多樣化家族的商用飛機之一,因此於197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A300的衍生產品。空中巴士設計了9種不同的變種並命名為A300B1至A300B9,其中A300B9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即現今的A330。
A300B9是A300的機身延長且使用相同的機翼,並搭配當時最強大的渦扇發動機。其目標是在需求增長的中程、高運量、洲際航線佔一席位,並擁有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DC-10相同的航程及載客量且提高25%的油耗效率,A300B9被視為取代DC-10及洛克希德L-1011的機型。為了與單走道客機開發案代號區隔,A300B9被重新命名為TA9,其中TA代表的是雙走道,並使用A340相同的機翼與機身以降低開發成本,節省5億元美元的支出。
產品型號
A330共有7個型號,它們分別為A330-300、A330-200、A330-800neo、A330-900neo、A330 MRTT、A330-200F,以及特種貨機A330-700L(Beluga XL)。前四者均為客機機型,後兩者為純貨機與軍用多用途運輸機。
2017年型錄價格如下:(單位:億美金)
A330-200:2.338
A330-200F:2.37
A330-300:2.59
A330-800neo:2.548
A330-900neo:2.906
A330-200、A330-200F及A330-300的ICAO機場參考代碼皆為4E;FAA之飛機設計類別皆為V;飛機進場速度分類皆屬C類,而ICAO機場救援與消防分類A330-200及A330-200F皆為8、A330-300則屬於9;FAA機場救援與消防分類中A330-200及A330-200F皆為D、A330-300則屬於E。
A330-300
A330-300是為了取代A300而設計的機種,但使用了新款機翼、穩定裝置及新版本的電傳操縱系統軟體。
一架三等式客艙設計的A330-300可載295人,而二級或全經濟客艙則分別可載335及440人,其續航距離為11,750公里(6,350浬)。A330-300於1994年起開始服役,發動機方面可選擇通用電氣的CF6-80E1、普惠的PW4000或Trent 700,皆符合雙發延程飛行(ETOPS)的180分鐘標準。
2010年推出增加2噸最大起飛重量(235噸)的A330-300,此版本可增加120海英里航程與1.2噸的載酬。2012年11月,空中巴士再度升級最大起飛重量至242噸,也是首次於A330-300型加裝中央油箱,最大起飛重量242噸的A330-300航程提高926公里,燃油消耗降低2%,最長飛行時間可達15小時,換裝新發動機的A330neo就是在最大起飛重量242噸的A330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的。2015年1月12日,第一架最大起飛重量提高到242噸的A330-300在法國土魯斯成功完成首飛,歷時3個半小時。2015年4月1日,空中巴士取得EASA的認證。空中巴士於2015年5月28日向啟動客戶達美航空交付首架242噸最大起飛重量的A330-300飛機。
A330-200
A330-200是A330-300的短機身與長距離版本,主要是用作取代同廠的A300-600R,以及與波音767-300ER競爭。
由於機身較短的關係,A330-200使用的垂直尾翼比A330-300的高。另外,因A330-200增加中央油箱,其最大起飛重量為242噸,一架擁有三級客艙的A330-200客機,在載有253名乘客的情況下,其續航距離為13,450公里(7,250浬)。
在引擎方面,A330-200使用與A330-300相同的引擎,全部引擎均切合ETOPS的180分鐘標準,首批A332客機於1998年4月交付予加拿大3000航空(ILFC)及大韓航空。
由於其載重量、耗油表現、續航距離均遠較其主要對手767-300ER來的多和遠,所以A330-200自推出以來,受到不少買家的歡迎,空巴在2004年共售出23架A330-200。有鑑於此,波音便要求勞斯萊斯及通用電氣,設計供波音787客機使用的引擎,其耗油量比A330-200的引擎低15%。2008年空中巴士為了要與波音787競爭,推出增重版A330-20,將A330-200的最大起飛重量提高至238噸,以便增加560公里的航程和3.4噸的載酬,大韓航空為增重版的首發客戶,並於2010年接收該型客機。2012年11月空中巴士再推出242噸最大起飛重量版本的A330-200,此版本可增加350海英里的航程及更多的載酬,並增加發動機與氣動力效能以致能降低2%油耗,此版本客機已於2015年9月8日獲得EASA的認證。
A330-200F
A330-200還衍生出貨機版本A330-200F,推出的目的就是用來取代老舊的A300和A310貨機,有載酬65噸(航程7,400公里)或70噸(航程5,900公里)兩個版本。貨機版本的A330比客機版的明顯特徵就是前起落架位置造型,在機頭下方有一個隆起的大包。那是因為A330/A340原本起落架設計為前矮後高,飛機在地面的狀態並非水平狀態,考慮到貨機版要維持貨艙的平衡,所以貨機版本的A330要重新設計前起落架。前起落架被安裝在較低位置,空中巴士為了容納新起落架,在不影響空氣動力的情況下,設計出隆起的大包,方便收放新的起落架。發動機可選擇普惠的PW4000或勞斯萊斯的Trent 700。
第一架A330-200F在2009年11月成功試飛,並在2010年8月交付給阿提哈德航空。使用A330-200F的航空公司,計有哥倫比亞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四川航空、香港航空、馬來西亞航空、MNG航空、卡達航空、土耳其航空及達飛貨運航空。
截至2019年2月,空中巴士已交付38架,待交付4架。A330-200F的大小介乎波音767-300F與777F之間,但銷量較差。
A330neo
2014年7月14日,空中巴士將對目前的A330組態升級計畫,A330為當今最暢銷的中運量廣體客機之一,A330neo將全面改良氣動效能,使飛行航程更遠、載客量更高、搭乘更舒適、更省油。
其新機翼設計仿造A350XWB,而發動機採用勞斯萊斯Trent 7000也將是一大亮點。
A330neo已於2018年12月15日正式投入營運,並開發A330-800neo及A330-900neo兩個版本,以取代現行A330-200及A330-300。Airbus A330neo概念圖
A330-900neo
A330-900neo預計在4,000海浬的航程上每座位將可比A330-300節省約14%的油耗,且可多10個座位,且與A330-800neo一樣裝上10:1旁通比的勞斯萊斯Trent 7000發動機,並擁有320 kN(72,000 lbf)的推力。首批飛機已於2018年11月交付給啟動客戶TAP葡萄牙航空,並在同年12月15日首次服役。
2022年3月10日,註冊號為N417DX的A330-900neo交付達美航空,成為空中巴士生產的第2000架A330系列飛機。
A330-700L (大白鯨運輸機)(Beluga XL)
2014年11月17日,空中巴士宣布將以A330為基礎建造5架新款A330-700L大白鯨(Beluga)貨機,以滿足A350XWB及其他機型生產速率提高而日益增長的大部件空中運輸需求。首架新大白鯨貨機將於2019年年中投入營運,屆時將會跟現役的5架A300-600ST大白鯨貨機共同承擔運送任務,而A300-600ST在新大白鯨出現之後將會在2025年之前退出營運。2015年9月16日空中巴士宣布大白鯨完成概念設計,並命名為Beluga XL,接者將進行細部設計。2016年12月8日開始最終組裝。
A330-700L Beluga XL的規格如下:
長度:63.1公尺
高度:18.9公尺
機身直徑:8.8公尺
翼展:60.3公尺
機翼面積:361.6平方公尺
發動機:勞斯萊斯的Trent 700x 2
航程:2,200海英里(於最大載酬53噸時)
最大起飛重量(MTOW):227噸
最大著陸重量(MLW):187噸
最大零油重量(MZFW):178噸
空中巴士A340是一種長程廣體客機,由空中巴士製造,設計上類似於空中巴士A330,但是裝置多了2具引擎,達4具。 A340最初設計目的是要與早期版本的波音747競爭,後來則是要與波音777競爭長程與超長程的飛機市場。1991年10月25日A340-300首航。這款低翼飛機是空中巴士的首款四引擎長程客機。
在A340的多種版本中,A340-600曾為世界上機身最長的民航客機,長75.30公尺。A340與它的姊妹型A330同時研製生產,所以它們有很多相同的標誌特徵,很多組件也可以共享。與A330同樣,A340是在空中巴士位於法國土魯斯的總廠進行出廠前的最後總組裝。到2011年9月,A340的379架訂單中已經完成交付了375架,其中365架仍在服役。
因為空中巴士A340系列客機的開發,是在越洋飛行法規非常嚴格之1980年代。導致營運成本偏高,2011年11月10日,空中巴士第三季度報告宣布停止A340生產,由A350XWB繼承取代。
歷史
最早公佈的A340研究,是1981年11月Air International雜誌報導的TA11。此報導刊出的同時,空中巴士正在英國法恩堡SBAC航空展中展示A300。同期發佈的概念圖,還包括SA9(即現在的A320)與TA10(現在的A330),與及這些飛機的預期效能指標。
A340實際上是在1988年開始開發,作為一款遠程飛機,以補充已有的飛機系列,包括短程的A320以及中程的A300。波音757與波音767由於ETOPS的限制,必須儘可能靠近緊急轉飛用機場,以應付萬一其中一具引擎故障時的情況;四引擎的波音747則沒有類似的問題。空中巴士將A340設計成四引擎飛機,就是為了製作一款不受ETOPS限制的新世代飛機。1990年代,空中巴士相信四引擎飛機,具有較大的安全程度,在有一具引擎故障的情況下,會比雙引擎的波音777更為優勝。
由於A340並不受ETOPS約束,維珍航空在宣傳其A340機隊時,曾用一句口號「4 Engines 4 Long Haul」。不過,隨著燃油價格上升,航空公司開始認真考慮波音777/空巴A350,作為A340的替代機型。隨後數年,波音777的銷售向好,而A340的訂單就逐年下降。一般相信,由於現代引擎的故障率極低,再加上更高的動力輸出,除非是超大型飛機,例如A380或者是波音747,否則四引擎並無必要。
空中巴士的工程師在設計A340時,將此機與雙引擎的A330一同開發。兩者具有一樣的機翼與相似的機身結構,並從A320大幅借用其先進的航空電子科技。
2006年1月,空中巴士宣佈開發A340的增強型號—A340E。由於波音777遠程型號的出現,再加上不斷上升的燃油價格,令雙引擎無論在營運成本與經濟性方面,均比四引擎的A340為優,A340的銷售因而變得慘淡。2005年,波音已取得154架777的訂單,但空中巴士的A340就只售出15架。空中巴士宣稱,A340E的燃料消耗,會比早期的A340有所改善,以便更有效地與波音777競爭。
2011年11月,在將近兩年都沒有接到任何A340的新訂單後,空巴第三季度報告宣布停止A340生產。 A340共獲得48家客戶的377架訂單,包括246架A340-200/300,34架A340-500和97架A340-600。
受到2019新型冠狀病毒影響,部分航空公司考慮將部分A340封存至航空業恢復正常。與此同時,部分航空公司將會考慮購入空巴A350作為代替機型,並將A340退役。有不少已退役的A340亦以二手機出售至發展中的航空公司繼續服役,例如Plus Ultra、馬漢航空以及比利時航空等。
型號
A340-200系列
A340-200型為-300型的縮短版,擁有比-300型更長的航程。在三級客艙佈局共261名乘客的情況下,A340-200的航距可達13,000公里;在239座位的佈局下,其航距更可達14,800公里。由4具引擎推動。A340-200的研製於1987年正式展開,於1992年4月1日首次飛行,1993年由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營運。由於較高的營運成本和較少的使用領域,A340-200並沒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A340-200型客機在1994年創造並保持了四引擎客機的航程紀錄。它從法國巴黎飛到了紐西蘭奧克蘭,航程超過19,000公里。
此型號只售出28架,早已不再提供給客戶選擇訂購。
目前,除私人和政府專機外,只剩下馬漢航空及委內瑞拉聯合航空各有一架A340-200。
A340-200E
空巴以A340-200為基本的型號,在貨艙中附設兩個的額外油箱,其最大起飛重量達275公噸,製成了A340-8000,後改名為A340-200E。由於擁有了大容量油箱,在三艙等座位組態共232名乘客的情況下,其航行距離達15,000公里。同樣由於過高的營運成本,一直沒有航空公司訂購這型客機。
汶萊蘇丹曾訂購了一架A340-200E。這架飛機於1997年12月首飛,但後來並無交付。這架序列號為MSN204的飛機同時也是空巴生產的最後一架A340-200。它後來被移交給德國漢莎航空的Lufthansa-Technik用於內部展示。1998年起停放在柏林舍內費爾德機場,2002年又停放在漢堡機場。2007年這架飛機被賣給了沙烏地阿拉伯航空。
A340-300E
經常被錯誤的稱為A340-300X的A340-300E,是一款起飛重量更大並配有更強勁引擎的A340-300系列飛機。第一架該型號飛機於1996年4月交付給新加坡航空,不過新航目前已不再營運這款型號。A340-300E 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75公噸,載客量295名乘客的情況下,其航距介乎13,500公里。
A340-300 Cargo
由於A340系列在客運市場上競爭力不若波音同等級之客機,導致其中古機價格低廉,貨機改裝公司即針對此一機型推出成本較低廉的貨機改裝方案。此方案將在A340-300前後各裝置一座升降機以連通上下貨艙,避免切割機體,安裝大型貨艙門;由於不改變機體外殼,該公司預計改裝一架A340-300的時間僅約6周。改裝完成之後,A340-300貨機將可提供超過60噸,9,260公里以上的貨運能力。
A340-400
A340-400僅為設計稿,機身拉長至70公尺,並將一部分貨艙裝上舷窗改裝成新的客艙區域,位於普通客艙之下。它本是為亞洲客製化的波音747SR的替代產品,但是這一設計最終沒有付諸實踐。這款飛機儘可能的發揮與A340-200/-300型號的共通性,從而節省下不少設計費:機翼幾乎未做改變、重新使用原本與這款飛機匹配性並不理想的推力較弱的CFM-56引擎作為動力。其結果是,這款飛機的航程下降到10,927公里。由於同一時間波音公司研製出各方面條件類似但明顯更有效率的波音777-300飛機,空巴放棄了A340-400的計畫,同時更專注於A340-500/-600兩款在A340基本形上做出更多更深入改變的增強型
A340-500系列
A340-500是「次世代」中的超長航程型,原為全球續航距離最長的商用客機,直至2006年初才被波音777-200LR Worldliner所取代。其翼展面積與A340-600相同。A340-500能在三級客艙運載313名乘客的情況下飛越超過16,000公里。機身外形承繼了A340-300並延長了4.2公尺。為提高航程,機身里安置了附加油箱。最大起飛重量368噸。由於機身過長,機尾安裝了鏡頭,方便駕駛員在停機位停靠。最初設計在1997年巴黎航展亮相,2002年2月11日首飛,第一架飛機2002年12月3日交付給阿聯航空。
A340-500直到2006年波音777-200LR亮相前都是「直達超長航線」的紀錄保持者。無論A340-500還是波音777-200LR,為了達到最長航程,都受到了嚴格的載重限制,這就導致了他們的很高的票價和很小的客戶範圍。另外,由於要承擔如此長的無停靠直飛航線,機上要搭載數量十分可觀的機組人員。以新加坡航空21號班機為例,需要有六名機師,各輪流執勤4小時;客艙的服務員有14人。
A340-600系列
空中巴士在A340-500的基礎上再一次將機身延長了7.5公尺,直到波音747-8首飛前都是世界上最長的客機。75.3公尺的「身長」比空中巴士A380還要長2.30公尺。A340-600能在三級客艙佈置共380名乘客(二級佈置:419名)的情況下飛越超過7,500海里(13,900公里)。它的目標是替代波音747的早期型號,如波音747-100/-200/-300。它與波音747的載客量相近,但擁有兩倍的載貨容量,而平均旅程及座位成本比波音747低。
A340-600於2001年4月23日首次試飛。維珍航空自2002年8月開始使用A340-600提供商業服務。國泰航空曾租用A346飛行中長途航線。
A340-600的機身比-300型長超過10公尺,令其成為全球最長的客機,比波音747-400長超過4公尺,比A380及波音777-300長超過2公尺。波音747推出時,由於其當時最龐大的身軀,曾在機場建設領域提出所謂「80公尺空間」的概念。而空中巴士A340-600將這個「80公尺空間」幾乎全部用盡。與A340-500一樣,-600也裝配有攝影鏡頭,用來幫助駕駛員在機場駕駛飛機滑行和停靠。A340-600由4具勞斯萊斯遄達556渦輪引擎推動,每具推動力達249,000牛頓,機身中央底部亦有一組由4個機輪組成的主起落架,用來承受增加了的最大起飛重量。
作為空中巴士A340-600在組態上的特色,德國漢莎航空不但在A340-600的經濟艙裝配了5個洗手間,而且在下層甲板設定了廚房。乘客可以通過樓梯來到下層廚房區域,而餐飲推車則是通過兩部電梯在上下兩層間往返。
空中巴士將推出A340-600的"Higher Gross Weight"版本,名為A340-600HGW。其最大起飛重量達380公噸,續航能力達14,600公里。-600HGW型能達到以上效能是因它有經強化的結構,增加了的燃油運載量,及更強大的引擎渦輪引擎取代原本的,及新的製造技術如雷射光束焊接。阿聯航空於2003年的巴黎航空展中訂購了18架,成為A340-600HGW的起始客戶,不過後來無限期延遲訂購,直至空中巴士有清晰的未來A340發展計畫。阿聯航空推遲訂購後,其競爭對手卡達航空將會於2006年中接收第一架A340-600HGW。-600HGW於2005年11月18日首次試飛,於2006年4月14日獲批准飛行並於年底交付卡達航空。
空中巴士之前曾發佈警告訊息表示,部份A340-600型飛機因中前部設計不當而過重,可能對飛行安全造成威脅。空中巴士指出過重的原因可能是頭等艙位安裝了大床,沉重的傢具和娛樂系統,導致飛機飛行時機頭下傾,這不但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並可能為乘客和機組人員帶來危險,而且飛機在飛行時,前低後高也會增加機翼阻力,進而影響耗油量。而空中巴士的解決方案是在飛機前部貨倉減少裝5噸貨物。然而,部分航空公司不打算接受這種解決方案,考慮向空中巴士提告,要求空中巴士賠償因少裝貨物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