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文字動畫
軟體:Google 簡報&PowerPoint
創作理念:遊戲貓咪大戰爭(的英文名稱)與遊戲角色
心得:在製作過程中,我盡量增加幀數以讓角色動作與所碰到的文字方塊產生的形變盡量合理,在這方面雖然並不算太費時,但中途若不小心移動文字方塊,將會導致動畫播放途中畫面有些微搖晃,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作品名稱:創意產品宣傳單
軟體:Canva
創作理念:使用AI生成(使用的敘述:一張折疊椅結合梯子及照明功能。以兩張圖呈現,第一張圖是一張展開的摺疊椅附上檯燈;第二張圖則是一把長梯,為摺疊椅的收合狀態(全程材料不能有增減) )一張兼具原本功能及照明功能且易於收納的椅子
心得:在製作的過程中,我發覺讓AI生成圖片並不如想像中容易,AI很容易生成不合理或不符要求的圖片(如我的敘述要求兩張圖片,但AI最後只生成一張;而成功生成兩張的圖片中卻沒有照明設備。)
作品名稱:停格動畫專題(角色動畫)
軟體:Google簡報 & PowerPoint & GIF Maker
創作理念:不想從網上找圖片去背,因此突發奇想使用"文字方塊"來製作內部所有角色。
心得:這份作品的製作過程非常耗時,因此拖到期末才做完(總計212頁),許多細微末節的小地方都須經過微調才能讓最後角色的動畫不那麼卡頓,為了流暢度,背景也需要時不時向左移動數格,而每有一點進度,就會從頭瀏覽一次以確保整體的動畫是"絲滑"的。
作品名稱:停格動畫專題(角色動畫)
軟體:GIF Maker & BCU模擬器
創作理念:運用自己電腦內下載的軟體(遊戲貓咪大戰爭的模擬器)結合同學放學時錄的影片及一些自製攻擊特效
心得:因為只有我家裡有BCU模擬器,所以這些動畫的製作只能由我用放學後時間或假日完成,因此時間上並不是很充裕。
我的前期製作作法如下:首先先將同學拍的影片挑適當的幾幀照片截圖,複製到Google簡報的綠幕(我們這組簡報後方有素材區,背景為純綠)頁面,批上"皇冠"的去背照片在"老六"照片的頭部位置,最後再將圖片截下來後去綠幕,以PNG格式儲存至特定文件夾裡後,導入至BCU模擬器進行製作
我方角色的其他攻擊特效則是去背後導入特定文件夾後再進行製作(如英文老師的文字、雷射,理化老師的離子、閃電特效,數學老師的圓規、大十字、地雷等)
此過程非常耗時,且有些資源內BCU並沒有(像是文字就須自行截圖後去背存檔,BCU中無法創建文字方塊。),且內部角色會混在一個平面內,視為一整張圖片,需自行利用滑鼠操控矩形方框框選圖片,被框選的部分圖片才能稱作一個"角色",因此去背前特效與角色之間的距離須作衡量,否則會導致方框框選到其他物件。
敵我角色動畫製作完成後,再將角色數據(屬性、攻擊力、體力、前搖、射程、攻擊間隔、特殊能力等)輸入模擬器內,最後再製作關卡(設置背景、敵方城堡血量、關卡名稱、敵人出現時間等),並錄製關卡內角色戰鬥過程(共10部,簡報中選錄8部作為"正史")。
雖然製作過程十分繁瑣(尤其是前期製作的去背最為折騰人,有時有些畫面沒有拍到整個"老六",導致缺失的部分需要用P圖),但是最後成品深受組員肯定(?,因此也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個作品。
作品名稱:停格動畫專題(個人額外影片製作)
使用軟體:BCU模擬器
創作理念:因為只有我家裡有BCU模擬器,所以這些打鬥關卡的設計只能由我用放學後時間或假日完成並自行錄製。而在實際報告過程中,因為時間有限,只有最後一部影片(即北京)有真正播放給大家看,因此剩下的影片就放在這邊供瀏覽。
心得:在製作這些影片的過程,比起製作動畫來的輕鬆。原因是設計實戰角色時只需將數據(如體力、攻擊力、射程、前搖、攻擊間隔等,敵人要填入屬性,有特殊能力的我方角色需填入該能力克制的屬性)填入既有的動畫欄位中即可。
而在真正關卡的設計時,則是選取該關要的背景(因背景都是模擬器內建的,因此在這方面不需額外花時間尋找圖片),而後再加入敵人並調整入場時間即可。
此過程中唯一比較麻煩的點,在於模擬器以1f(=1/30秒)為最小時間單位,因此若有一些地方需要使用精確的時間時,可能需要進行換算。但時間單位皆偏小,角色動畫也不複雜,故較不會受限於此。
而最後,影片周圍的邊框(即白色部分)因為不明原因無法裁切,所以顯得有些突兀,但整體而言不影響觀看:)
八下學習反饋
在本學期的課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期末分組動畫專題報告,原因在於和組員互動很有趣,組員甚至來到我家中實際討論此專題並就地進行拍攝。而在這份報告中,我也成功將我的興趣(貓戰)融合至專題中發揮一定作用,雖然耗時耗工,但是最後成品也不負當初期望地得到了觀眾熱烈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