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好品閱,共GO三好新校園」方案基本構念

一、申辦緣起

本校配合教育部推動課程革新,學校教育藍圖以品格教育與閱讀教育為核心,且在老師與家長支持下,推動成績受到各界肯定。然而,教育議題更迭快速,且缺乏系統性思維與架構。

有機會接觸佛光山星雲大師倡導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廣受鄰近學校教師與家長推崇。透過做好事可以培養學童身體力行;說好話讓生活環境更加和諧,有利於學生人際互動,存好心更是品格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標,因為心性良善,一切作為會更加合於普世價值。檢視本校品格教育核心目標也是三好學習的學習理念,藉由培養學生「好態度.好習慣.好能力」讓學校品德教育能以清晰易懂且易於執行的方式實踐於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十二年國民教育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體現祥和社會的良善氛圍。

二、學校現況分析:

本校創建於民國55年,位於臺中市中清交流道旁,是一所小校、小班的學校。發展至今國小部計有22班、幼兒園2班,學生近五百多人,並有數十位教職員工。本校校風質樸早期家長務農為主,學校與家長重視品格教育與閱讀教育深耕活動,期待孩子能存好心,更能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長期耕耘與努力獲得「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及107年度及111年度「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的肯定。

有鑑於教育議題不斷變動,為確保教育本質與真正讓學童能落實在生活實踐中。檢視各種品格教育推動策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理念包含身體實踐、習慣養成更深入心性陶冶,涵蓋深度與廣度,期待導入三好理念能搭配本校推動好品閱校本課程,規劃以探究式的學習體驗課程和活化教師班級經營的動能,邀請家長與社區人員,營造以學校為中心,社區為場域共同推動實踐方案,真正讓品格教育可以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讓「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藉由知善、愛善、行善的教育歷程,內化於學生的身心靈,孕育出新興好品閱的良善氛圍。使親師生能在生活中思辨、反思與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行為,進而內化為個人的品德力,形塑正向優質之三好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