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團隊於暑假期間參與第五十七屆聯校科展。受市面上的穿戴式VR裝置啟發,以智能機械魚操作系統「流洋。奇魚鏡 (Fishion-Pro)」參賽。透過使用VR顯示器和控制器,使用者可以控制機器魚在水中的移動,並藉此收集影像、資料和聲音,將之發送到VR顯示器作實時觀察。
本校於比賽成功衛冕「最受歡迎攤位」獎項,成為科展史上首間獲得「九連冠」之學校。而隊長王韜傑同學的優良表現亦獲得「最佳學生示範員」一獎。
負責組別:STEAM Team
Jetbot透過內置的AI晶片Nvidia Jetson Nano,可以支援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型,例如人臉識別、物件檢測及追蹤等。課程講解人工智能的硬件及軟件,包括AI晶片如何操控機械車不同部件,以及開發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應用,例如自動駕駛。
負責組別:STEAM Team
課程透過採用TELLO EDU編程無人機,介紹如何使用編程技能控制無人機,包括飛行控制、圖像處理等方面。學生將學習編寫控制指令,實現自主飛行、任務執行等功能。
負責組別:STEAM Team
STEM FUN DAY透過電腦編程,讓學生嘗試操作氣墊船。從動手做裝嵌氣墊船至編程,學生均需要合作及了解氣墊船的運作原理,以在比賽中獲勝。
負責組別:STEAM Team,初中電腦科
整個旅程當中結合了韓國傳統文化及科技的元素。韓國一直以來都是科技領域的領先者,他們擁有豐富的科技研發資源和優秀的科技人才。本次與韓國進行科技交流,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創新科技的靈感,還可以將這些經驗應用到未來職業中。
行程中參觀了首爾能源夢想中心、南山塔、現代汽車等等,其中一樣最深刻的是與首爾大學的同學進行交流。學生們由一開始很害羞,後來透過老師的引導、破冰及示範。學生開始願意敞開扉與韓國學生利用英文進行溝通。這才是真正與其他國家人民進行文化交流的精髓。
負責組別:STEAM Team
活動為科學周之一部份,目標為讓中二及中三學生,運用科學科學習到的力學知識,結合活動中有關繩結技藝、結構工程的內容,製作一個可投擲豆袋的羅馬炮架。
活動當有共有約40名學生分班參與,不少學生表現投入,競逐班際獎項。
負責組別:STEAM Team
中五級生物科同學於試後活動期間,到長洲進行林地生境實地考察活動。是次活動讓同學研究本港林地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是次活動讓同學研究本港林地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同學在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的導師指導下,參與土壤和樹木分析,樣方取樣及枯葉小生境研究等等。同學亦從林地生境中捕捉不同的昆蟲,在顯微鏡下觀察其身體構造,以深入了解林地中生活的動植物和其生存所需的適應特徵。
負責組別:生物科
五月中旬本校參加「香港國際數學競賽(HKIMO)晉級賽2024」,超過3000位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賽,包括瑞士、泰國、阿聯酋等。
本校共20位同學在多個組別獲獎,其中6位同學成績達最佳8%,勇奪金獎,F.5D袁浚滔同學更在香港參賽者中名列高中組第二名,榮獲亞軍。本校代表將參加八月底舉行的總決賽。恭喜以上同學。
負責組別:數學科
為讓同學對香港的科研發展和海洋科學有進一步認識,本校與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合作,帶領約四十位中三至中五同學參觀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研究實驗室,並為同學舉行課程簡介講座。
講座後研究員帶領同學參觀香港唯一之大型海洋研究實驗室,除讓同學了解本港海洋科學的最新研究設備和成果,同時亦提供機會讓同學親身接觸研究所內的海洋生物,如海星、海膽和雞泡魚等。
負責組別:STEAM Team、生物科、生涯規劃組
為了讓同學獲得更全面的發展空間及培養他們的興趣,資優教育組舉辦校本初中尖子培訓課程──由香港青年協會創意教育組舉辦的「4D Frame工作坊」。
4D Frame是南韓一種以數學及科學原理為基礎的創意學習工具,以不同長度的膠管和不同形狀的連接器組成;學生可利用4D Frame創作立體形狀及機械結構。
負責組別:資優教育組
科學週攤位及展覽由STEAM Team和綜合科學科主辦、科學教育學習領域各科組合辦,於禮堂舉行為期兩日的展覽及遊戲攤位。展覽和遊戲攤位包括由各科組準備,與高中課程相關的科學挑戰、化學實驗室導賞團、高中科學科選科與升學資訊等。
綜合科學科亦與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合作,在校內推行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並於科學週期間場內舉行展示,同時組團到科學實驗室參觀學生大使進行馬蹄蟹飼養程序。此外,天文台亦派出輻射巡測車到禮堂外進行展覽,讓同學親身到車上參觀及了解香港探測背景輻射指數的科研設施。
負責組別:STEAM Team、綜合科學科、化學科、生物科、物理科、生涯規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