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w World - 車輛

IMA | Play A+ | 會讀書?

行動讀書會 | 打開演算法黑箱 | Hello World

# IMA PLAY A+ 會讀書? 讀書會:約聘「PLAY A+」主持人

2019 IMA CIO高峰論壇暨會員大會

AI科技.資訊安全.雲端運算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 漢娜·弗萊 / 數學家 / 生日: 1984 年 2 月 21 日(35歲)
  • 專業: 流體力學 ( 流體動力學博士學位。2011年。博士專題:水滴變形研究)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受邀參加「G2 and Beyond:全球產業秩序的解構與創新」論壇,也是他第一次在台公開演講。聽聽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是如何觀察這個世界?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估? 順流?

我很高興來到這裡,這是個很重要的時間點,這是我首度在台灣公開露面,非常感謝大家。這是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 JP)創辦人孫正義上台後的前幾句話、並在掌聲中開始他的演說。

1900:紐約第五大道

我認為這是我們一生中相當關鍵的一個時刻,讓我來呈現幾張簡報,此刻正是典範轉移的時刻,什麼是典範轉移? 孫正義準備一張紐約第五大道1900當時的照片,在這張照片裡,你可以看到很多輛馬車,只有一部是汽車,其他99%都是馬車,99%用馬拉車,只有1%用引擎;

1913:紐約第五大道

再看看另一張攝於1913年同樣是紐約第五大道,也就是相隔13年後,在這張照片中,你看到99%都是汽車,只剩下1%是馬車,這是同一條街耶,這就是所謂的典範轉移?

看看T型車(Model T),福特是在1908年推出T型車,在福特推出T型車5年後,只過了5年而已,街上99%都是用引擎的汽車、只剩1%是馬車,很驚人是不? 這種情況不會天天發生,這種劇變百年才發生一次? 這是個很巨大的典範轉移?

2035:紐約第五大道?

在我的想像中,我預測同樣這條街道,到了2035年,這將是這條街的樣貌,99%都是自駕車、不再需要駕駛員,或許只有1%需要駕駛員? 這就是典範轉移?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史? 複製?

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工業革命發生在過去兩三百年間,端看將工業革命從哪一天開始算起?為什麼會有工業革命呢? 我認為會發生工業革命,是因為有一群企業家們,一個人可以改變整個世界,那是有可能的,這裡列舉出幾位當時的英雄?

所以一個人的熱情和夢想,就可能改變整個世界,JP摩根提供了金融服務支持工業革命,若沒有金融上的支持,工業革命也不會發生? 因為有這些瘋狂又充滿熱情夢想能改變世界的人,世界因此而改變;

看看1960的全球前十大公司,石油產業就佔了9家;工業革命後,在過去170年來(以1850年當作1來看),美國GDP成長了260倍;工作型態的劇烈轉變,當時的9成工作是務農,那就是他們眼中的工作,但現在務農只占勞動力的2%;98%勞動力從事工業和服務業;

世界會改變,世界不會一成不變,世界會一直不斷改變,我認為資訊革命才剛開始,農業革命持續了4千年時間,和工業革命讓我們過著現代化生活;而過去25年來,資訊革命開始了,如果看看這張圖表,這條線代表網路流量,網路流量成長了100萬倍,網路流量在25年間成長了100萬倍;

如果你把這個流量轉換成金流,那會是什麼情況呢? 這條藍色的線代表的是上市網路公司的市值,看看最近10年內,代表企業市值的藍色線,再看看網路流量(紅色線),兩者呈現同步成長;

孫正義接著說,如果你要投資股市,你不必擔心那些小細節,只要關注大方向,賺錢真的不難,很多人都被小細節困住,愛因斯坦說E=MC平方,只有一句話,簡單的方程式,一般科學家會寫好多好多非常複雜的方程式,他們說所有的事物都是複雜的? 事實上,超級聰明的人物、被稱作天才的人,都說的很簡單?

如果你看這張圖表,別在意小細節,利率是升或降? 匯率是升或貶? 上周一公布的失業率、股市應該怎麼走? 全部都是細節處的噪音,如果你看大方向,像這張圖,就變得很簡單了,非常非常簡單;

事實上過去20年,我投資許多網路公司,我的年複合投報率44%,每一年都是,20年都是如此,我是簡單的人,我相信這個、相信這個,所以E=MC平方。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拂? 意合?

看看現在的情況,前十大有7間是網路相關產業,都和網路科技相關,如同前幾頁說的,網路流量(暴增),網路公司股價也(大漲),所以道理很簡單,不要自己把它複雜化,如果你覺得世界很複雜,你無法理解,也無法做決策? 如果你把問題簡單化? 如果你理解關鍵核心? 你就能作決策? 如果你把問題想得很複雜,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所以我說根本沒那麼複雜?

道理其實很簡單,網路到底顛覆了哪些產業呢? 就只有兩大產業,廣告和消費零售業,從GDP來看,廣告只佔了1%;而他們已經名列前10大企業,但你仔細看看,他們只影響了GDP的1%? 電子商務也只攻佔了GDP的6%? 沒有吃掉整個市場? 只在美國搶下一兆美元市場?

再看看下一張簡報,AI將影響每一個產業,AI可能顛覆的領域,產值達19兆美元? 這只統計了美國市場,AI將影響每個產業、影響遍及每個角落;如果你將網路流量視為資訊的簡單流通,AI流量則是帶著人工智慧的資訊流通,資訊經過分析處裡後,轉化成人工智慧AI? AI將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場革命? 這是我的觀點。

農業革命改變很大,工業革命改變也很大,網路帶來的變化更大,但AI帶來的變化會更劇烈? 這會是人類史上最大變革?

讓我們看看過去30年,只有三件事影響著資訊產業? 分別是CPU效能,他們有運算能力,記憶體的大小,和通訊速度? 只有這三要素是關鍵? 這三要素後來改善很多,規模也變大,成長1百萬倍,剛我說過網路流量增加100萬倍,因為同期CPU 效能增加100萬倍、記憶體規模也增加100萬倍、通訊速度也增加100萬倍,就在30年內;

但汽車引擎的進步卻沒有100萬倍那麼多,也許有成長2倍? 當然汽車引擎跑的還是快過馬車,但這裡我要講的是這100萬倍的改善速度?

那接下來30年又如何呢? 我們不要再講過去,讓我們談談往後30年,有沒有能有更高倍速的改善? 我估計會有另一個百萬成長?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受邀參加「G2 and Beyond:全球產業秩序的解構與創新」論壇,也是他第一次在台公開演講。對於未來經濟新局勢下的全球科技產業變革,他認為AI人工智慧,將會創造人類史上最大革命。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臂? 魔球?

AI比人腦聰明?

像預測天氣、下西洋棋、聲音辨識等AI可能變得比人聰明;也有一些地方人比AI聰明,所以現在大家還在爭辯?

30年前當然是人聰明很多,現在是有疑問的? 但是30年後當AI比人聰明100萬倍時,電腦運算能力進步了100萬倍、記憶體空間會增加100萬倍、溝通速度也會增加100萬倍,當這些發生時? 我要說「超級智慧」要來地球了?

那麼什麼是智慧?

如果你說一般人的智商(IQ,智能商數) 一般人智商是100分,在場的人或許比100分高一點,但大約是100分? 愛因思坦智商大概是150分,有些人說190分,牛頓智商或許140分,達文西智商或許200分,我不知道它們怎麼算的,這是大家猜的? 總之,如果你的智商有150分200分就會被稱作天才,智商200分的天才,比一般人的100分厲害兩倍?

那超級智慧呢? AI的智商30年後會有多少呢? 我的預測是智商1萬分? 如果你有200分就是天才,如果你有1萬分,會被稱作什麼呢? 超級天才、天才中的天才? 總之AI很聰明。當然有些東西人類比較擅長,有些東西AI比較擅長?

AI擅長什麼呢? 我會說一個詞:「預測」,「預測」? AI擅長什麼? 「預測」,就是這一個詞 (軟銀集團創辦人 孫正義連續說3次:「預測」),在很多預測上,AI都會比一般人聰明?

我們要用預測來做什麼呢?

如果我們有水晶球來預測未來? 我們都會變得富有? 如果機器人把AI植入到頭腦,超級智慧機器人可以預測,預測人要什麼、「他們」就會開始準備,為 妳/你提供服務?

孫正義接著說,在我的定義中機器人並非都是人型機器人、像是自駕車、無人機、在水裡的、會有1公釐小的機器人、也會有100公尺高的機器人,會有各式各樣形狀和尺寸、與各式各樣的功能,但他們有能力做很多我們需要的工作?

孫正義舉例說不論台灣或日本,都不是人口最大國,但如果我們善用「智慧機器人」,就算是人口小國,也能名列前茅? (善用工具,無論國家、組織、企業、機構、單位、家庭或個人,是不?) 孫正義提醒各領域還要加上「超級智慧」、並且去學習、並進化,這可以變得非常強大?

孫正義不認為機器會取代人類工作,機器會激勵我們也進步,人類可以學習並進步,如我說過的,就在150年前90%人口都還是農夫,這是在日本;美國當時64%人口是農夫,但如今只有2%、5%的人從事農業;人類全都沒工作了嗎? 沒有,我們換成其他工作,人們也可以學習並進步、改變並適應世界? 這是我所相信的?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摧? 圍繞?

如果世界潮流無人能檔?

科技持續演進? 如果世界就是會改變? 我們何不比別人進步得更快呢? 那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又是另一個例子,孫正義認為未來會有一兆個晶片放在裝置裡,我們收購了安謀公司,我們預測了未來晶片出貨量,未來20年,我們會出貨1兆個晶片? 屆時全世界人口會達到100億人口,所有事物都被「超級智慧」所圍繞?

接下來孫正義介紹軟銀集團,準備1000億美金的銀彈(超過去年全球創投投入的870億美金,他說他要記取過去因資金不夠、錯過的機會或錯誤決策? 不要讓自己有藉口,只「專注在AI」上,只與「最優秀的」企業家族、擁有相同的願景:也就是AI會徹底改革我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我們的銷售、並且預測供應和需求,預測需求並提供最好的供應?

我們來談一個例子:預測和供應

Uber是一個例子,他們使用了熱度圖來預測需求,例如週五晚上7點、月底的一個下雨天、有一場演唱會,需求有多少? 有多少人要叫車呢? 在這個街角? 紐約市第五大道的路口? 有多少人會揮手叫車? 他們預測、每15分鐘、15分鐘之後,他們每分鐘都在預測,15分鐘後有多少人會叫車? 他們預測然後跟駕駛說要去哪? 因此供應量是透過預測決定的? 因此他們能在3分鐘內準備好,平均每個客戶叫車只要3分鐘,如果車子在他們揮手後才開過去那要花30分鐘,那是唯一的辦法,他們做了預測,並為供應做最好的準備?

Uber他們還做了動態定價 (Uber Utilizing AI for Dynamic Pricing),價格也應隨著需求供應變動,耶誕節當天晚上11點,同一個街口太多人揮手叫車,車不夠,那時候價格當然要提升? 但假如是平日半夜3點,需求不夠多,所以價格應該下降? 所以這是動態定價的原因? 這全是由AI做的,不是勞力工作,是思考和預測,這是AI最擅長的?

接著孫正義以一段真實影片,以坐上自駕車上路為例:

你坐在自駕車裡面,影片中車子開動,一些人走到前面,車子會自動停下,對向其他車子來了,你必須放慢速度,繞過黃線然後停下,這些都是自駕車真實的影片,其他車過來時你要左轉,附近有工地,你必須放慢速度,往左往右,這裡有一台消防車停在旁邊,你必須穿越雙黃線,這是違法的,你必須違規繞過去,不然就要等30分鐘?

AI決定要違規,因為人類每天都在違規,所以AI要想得夠聰明,現在能不能違規? 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 這是自駕車上真正的影片,沒有人的觸碰,因此很多人說,自駕車永遠不會實現? 還要再20年,這是現在的影片?

另一個例子,不只是載人,這是真實影片:

自駕車運送貨物,這是自駕車,這是機器,沒有人類,這是第一台沒有載人的車,已經在美國上路了,是我們公司的,看到狗或人會停下,這是輛小台的車,他可以運送食物、雜貨、禮物,現在當你想要送貨,在美國每趟要5美元,有了這個,每趟只要20美分? 會便宜很多、安全很多,24小時360天運作,因此送貨體系會完全改變? 這是我們投資的80家公司,全是獨角獸企業,全部都在改變世界,都跟AI有關?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鷹? 權能?

孫正義接著說軟銀集團的AI對策 (Lead AI revolution with Cluster of No.1 AI Strategy):

我們投資每一個產業中、每一個國家中最好的企業,要改變並帶領AI革命,如我所說,在工業革命,福特、洛克斐勒等企業家是關鍵,現在「AI企業家」他們才是瘋狂的人,他們是要改變世界的人,他們覺得可以改變世界? 像福特先生一樣、像愛迪生一樣,他們要從他們的角度改變世界? 這不會自動改變,會由一個人、有著瘋狂的熱情和夢想、要改變世界、給予更好的生活?

什麼是更好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還有很多問題,街上每天都面臨問題,全世界每天都有車禍,但有了自駕車之後,世界不會再有車禍,不會再有難以抵擋的疾病,我們能透過DNA、醫藥等方式解決? 透過AI的力量,未來的世界會有機器協助救災,幫助從事危險工作,或有風險的工作,我們能用機器人協助照顧長者,世界將有更安全的食品、更多的快樂,那我們想要什麼?

那我們想要什麼?

我們要創造以人為中心的世界? 人會透過AI的協助、有AI參與的系統、AI不想要和人類競爭? 而是協助人類過更好的生活? 更多快樂? 不再遭受危險? 不再遭受過去不能治癒的疾病? 我認為我們會有更美好的世界? 非常感謝大家。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因為公共汽車又來了

缺乏駕駛員和人口減少等社會問題迫使當地公共交通消除線路和減少航班。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將開發和演示智能移動系統,作為一種新的交通工具,以貼近人們的生活。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U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 綽號是國防部「瘋狂科學」署)策畫一場2004年3月13日位在莫哈沙漠中央的Slash X沙龍酒吧外一場路線設計超過142英里的首屆無人駕駛車越野挑戰賽。

第一年的挑戰賽就有106支勇氣十足的隊伍報名。15支參賽隊伍通過資格賽,被認可車子安全性足以開上賽道。比賽那天早上,一整排搖搖晃晃的車子聚集在Slash X酒吧,外加幾千名觀眾。車內沒有任何駕駛人,一輛輛依序開進起跑點,每一輛看起來都比前一輛更像是電影<瘋狂麥斯>(Mad Max)和電視卡通<瘋狂大賽車>(Wacky Races)裡的車子。但看起來怎樣不重要,只要它們能在10小時內、沒有任何人力介入的情況下跑完賽道。

事情進行得不太如預期。有一輛車在起跑區翻車,只得退出。有一輛車不到50碼就撞上水泥牆,另一輛車則纏進了有刺鐵絲網。Slash X沙龍酒吧周遭的情景,看起來開始像是機器人墳場。當比賽時間到時,DARPA主辦人員搭直升機飛到終點線,告知在哪兒等待的新聞記者,沒有任何車輛跑得了那麼遠。

這場競賽所有隊伍的人員工作一年所創造的成果,最久只堅持了幾分鐘。

下一屆2005年DARPA越野挑戰賽(DARPA Gran d Challenge),科技令人耳目一新。如今,不過十年出頭,未來運輸無人化已廣為人們接受。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我周遭有什麼 ? (p. 162) (到目前為止,這是第二看見含個有一個「問號」的次標題)

如第一屆DARPA越野挑戰賽所證明的,打造一輛自動駕駛交通工具,比外表看起來要難搞得多。當你試圖弄出一套演算法,來控制大大一塊金屬以每小時60英里行進,事情迅速變得複雜起來。

這些資料來源~攝影機、光達、雷達~沒有一個單憑自己就足以理解交通工具周遭正發生什麼事。成功打造無人駕駛車的妙招,在於綜合這些資料來源。如果它們對於實際所見為何有一致的結論,任務會相對簡單,但如果沒有,就困難許多。

車子進行的每一種測量都會有某種容錯範圍~。最後留給你的,是一團亂的大量訊號。

回答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你在哪裡? 你周遭有什麼? 你該做什麼? ~變得困難到令人卻步,幾乎不可能弄清楚該相信什麼。

幾乎不可能。但並非完全不可能。

因為謝天謝地,有一條路可以通過這一切混亂~在一團亂的世界中做出合理猜測的方法。這全部歸結於一道威力驚人的數學式,名為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

「~在一團亂的世界中做出合理猜測的方法? 」作者Hannah這一句話表達得如何呢? ~ SSME SD TWO DeepQ? CSR 工作小組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貝牧師的大教堂 ? (p. 168)

貝氏定理所做的:?

  1. 提供一套系統性的方法?
  2. 依據證據來更新你對某一假說的相信程度?

借用<不會消滅的理論>(The Theory That World Not Die)一書作者莎朗.伯琪.麥格拉恩 (Sharon Bertsch McGrayne) 之語:「對於人們深信現代科學需要客觀性與精準度,貝氏持反對立場。」

貝氏提供一套機制來測量你相信某事的程度,讓你能夠從概略的觀察中,從一團混亂、不完整、近似值的資料中~ 甚至是從無知之中~ 汲取出有道理的結論。?

作者接著提到,貝氏定理橫跨所有科學分支,是萃取並理解我們真實所知的一項有利工具。?

例如:試圖依據各種症狀診斷病人有什麼問題?

或是,依據各種感測器讀數找出無人駕駛車所在位置?

以貝氏觀念為基礎的演算法,協助解決了車子必須回答的其他問題:「我周遭有什麼?」和「我應該做什麼?」?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車輛? (p. 157) | Q:信任自動駕駛?

所以,你的無人駕駛車應該去撞行人來救你的命嗎? (p. 172)

2016年初秋的巴黎車展一角,賓士汽車駕駛輔助系統暨主動安全防護部門經理克里斯多福.馮.胡戈 (Christoph von Hugo) 在採訪中被問到,無人駕駛賓士車發生車禍時會怎麼做?

「如果你知道至少可以救一個人,至少就救那個人吧,」他回答。他很清楚賓士的立場。「救車裡的那個,」他接著說道:「如果你只能確定有一個人可以免於一死,那這就是你的第一優先。」

訪問後接下來的幾天,網路被嚴厲譴責賓士立場的文章給灌爆。

對於演算法替我們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做出價值判斷這件事,迫使我們質問自己有何感受?

在這項新科技~連同幾乎所有演算法~的核心,是關於權力、期望、控制和責任分派的問題,以及我們是否可以期待科技配合我們、而非反過來。?

SSME | SD | TWO

DeepQ? JUN19

搭? 輔助?

Play A+ | 會讀書?

Hello World:How to Be Human in the Age of the Machine by Hannah Fry

打開演算法黑箱

  • 韋氏辭典_演算法(名詞) :一種按步驟解決問題或達成某種目的之程序? 尤其是藉由電腦?
  • 牛津英語辭典:的定義比較著重於演算法的數學性? 計算或其他解題操作,尤其是電腦,所依循的一個過程或一組規則?

IMA | Play A+ | 會讀書?

行動讀書會 | 打開演算法黑箱 | Hello World

# IMA PLAY A+ 會讀書? 讀書會:約聘「PLAY A+」主持人

會讀書? | 讀書會2

英文書名: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 :The rise of the intangible economy

中文書名: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經濟的崛起

出版 / 初版日期:遠見天下文化 / 2019年6月25日 第一版第1次印行

作者:

Jonathan Haskel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經濟學教授,2015年起擔任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競爭決策委員會、支付系統監管局成員)

Stian Westlake (英國創新基金會Nesta資深研究員,曾在非營利事業機構英國青年基金會從事社會投資工作,並在矽谷的麥肯錫公司擔任顧問)

譯者:許瑞宋

會讀書? | 讀書會2

勞動生產力成長放緩可能有2大原因? (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