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w World - 藝術

IMA | Play A+ | 會讀書?

行動讀書會 | 打開演算法黑箱 | Hello World

# IMA PLAY A+ 會讀書? 讀書會:約聘「PLAY A+」主持人

2019 IMA CIO高峰論壇暨會員大會

AI科技.資訊安全.雲端運算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 漢娜·弗萊 / 數學家 / 生日: 1984 年 2 月 21 日(35歲)
  • 專業: 流體力學 ( 流體動力學博士學位。2011年。博士專題:水滴變形研究)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藝術? (p. 233) | Q:清晰表現的能力?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藝術? (p. 233) | Q:清晰表現的能力?

多重世界? (p. 236)

演算法能不能發掘出當紅炸子雞?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藝術? (p. 233) | Q:清晰表現的能力?

獵尋當紅炸子雞? (p. 241)

投資電影是一門有風險的生意?

賺錢的電影很少? 大多數勉強打平? 慘賠是這個圈子的常態?

這是一門輸贏很大的生意:當製作一部電影的成本衝上以千萬、以億計,產品需求預測失敗的代價,會是災難等級的高昂。

現代演算法能如例行公事般預測乍看不可預測之事?

為什麼電影就該與眾不同?

何不應用同樣這些科技,試著找到寶物?

揭露哪些影片注定票房大賣?

由2013年薩密特.斯里尼瓦森(Sameet Sreenivasan)的「要求用戶給影片標記情節關鍵字」研究證明了社會科學家長久以來所懷疑的:

平庸令人不喜? 但完全陌生也讓人生厭? 這證明是什麼證明呢?

最佳影片就落在「新」和「不太新」之間窄窄的最佳平衡區內?

所有證據都指向同一個方向:

除非你有早期觀眾反應的資料,熱門度大致上是不可預測的?

說到要從成堆影片中挑出賣座片,高德曼說得對:不管是啥都沒人知道?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藝術? (p. 233) | Q:清晰表現的能力?

品質量化? (p. 246)

你如何判斷藝術的美學價值?

妳/你如何清晰表達呈現出 妳/你在藝術上的能力? ~ SSME SD TWO DeepQ? CSR 工作小組

哲學家如萊布尼茲主張,如果有讓人一致同意為美的對象,那就應該有可某種可定義、可衡量的美之本質?

哲學家如休姆 (David Hume)則主張,美在觀者之眼?

哲學家康德曾說過,真理介於這兩者之間? 不全屬主觀,也不可能全然客觀?

當有記者來採訪身為讀者的 妳/你,妳/你會如何表達或主張呢?

若 妳/你會說,那 你又會怎麼說?

我可以回答 妳/你:這不在我怎麼說? 而在我怎麼做? 怎麼表達? 表達什麼呢? 表達我所見?

關鍵是:我所見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妳/你的看見是? 如何清晰地表達出來呢?

那就像是用你的手去抓煙霧一般?

無論你施展了何種統計學技巧,或人工智慧手法,或是機器學習演算法,試圖用數字來掌握卓越藝術本質,那就像是用你的手去抓煙霧一般?

但演算法需要某種東西才能進行? 作者說剩下來唯一能夠量化的東西是:相似性? 是這樣嗎? 你覺得呢?

Play A+ | 會讀書? | Hello World

藝術? (p. 233) | Q:清晰表現的能力?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畢卡索? (p. 251)

演算法所及範圍有其界限? 生而為人有何感受並不包括在內?

聽眾被要求猜猜哪首是何人所寫?

1997年10月 (已是近22年前啊),一群聽眾來到奧勒岡大學,被帶去參加一場相當不尋常的音樂會。

鋼琴家溫妮芙瑞.柯娜 (Winifred Kerner)準備演奏三首不同短曲:

  1. 巴洛克大師巴哈所寫、比較沒那麼有名。
  2. 該大學音樂教授 史帝夫.拉爾森 (Steve Larson)依巴哈風格所譜寫。
  3. 是由刻意設計成模仿巴哈風格的演算法所譜的作品。

他們被告知,票選為巴哈本尊的樂曲不是別的,正是那首機器作品

大衛.柯普 (David Cope),電腦作曲背後那套出色演算法的設計人說:

「之前我(第一次)和一些人玩這種我說的『遊戲』,他們弄錯時非常生氣。他們氣我氣到快抓狂,只因為我帶起了這整個概念。因為創意被認為是人類的志業。」

柯普演算法的成果:音樂智慧實驗 (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 EMI)

所以是哪一種? (這是什麼所以?)

美學的出色表現是人類志業的專屬保留地?

或是演算法能夠創造藝術?

而如果聽眾無法分辨EMI和大師的音樂,這部機器是否已經證明具有真正創意的能力?

回答之前,先了解演算法是如何運作的? (作者強調,柯普夠大方,幫我解釋了一些東西。)

打造這種演算法的第一步,是把巴哈的音樂轉譯成可以被機器理解的東西:「你必須把代表單一音符的五樣東西放進資料庫:起始時間、音長、音高、響度和樂器種類。」

巴哈原曲目裡的每一個音符,柯普都必須辛辛苦苦親手把這五個數輸入電腦。巴哈光聖詠就有三百七十一首,有許多和聲、數萬音符,每個音符有五個數。

這需要柯普極其龐大的努力:「有好幾個月,我每天做的便是把數字打進去。不過我這個人別的沒有,就是有強迫症。」

柯普的分析是從這裡取出巴哈音樂的每一個拍子,一一檢視接下來會出現什麼。

巴哈聖詠所演奏的每一個音符後面緊接著是哪個音符,柯普都做了紀錄。

他把這一切一起儲存在一種辭典裡~就這個意義而言,EMI有點類似你在智慧型手機上找到的文本預測 (predictive text)演算法。

最後步驟是放手讓機器去做。

柯普會以起始和弦給系統播種,然後指示演算法在辭典裡查詢這個和弦,從清單中隨機挑選新的和絃,以決定接下來要演奏什麼。

接著,演算法一再重複這個過程~在辭典中查詢每一個後續和弦,以選擇接下來要演奏的音符。

結果就是一首完全原創、聽起來像巴哈本人所做的曲子。

如馬克.吐溫所言:

沒有新觀念這種東西。不可能。我們只是取眾多舊觀念,把他們放進某種心智萬花筒裡,讓它們轉一轉,就製造出嶄新又引人好奇的組合。?

我們繼續轉,繼續無限期地製造出新組合;但這些組合還是從古至今一直在用、用同樣那些舊的色玻璃片。?

「作者特別引用馬克.吐溫上面這一段話來來試著表達可能連她(作者)也不確定自己會贊同的一些人對人類創意的主張~就像『作曲』演算法的產物~只是既存觀念的全新組合。?」

身為讀者的 你的看見是?

不是人類創意的主張像作曲演算法的產物? 而是作曲演算法的產物可以表達出多少來自 妳/你的創意?

此外,演算法的組合就看演算法的能力是不? 不過不管如何,是不是仍是如馬克.吐溫說的色玻璃片?

~ SSME SD TWO DeepQ? CSR 工作小組

作者提到科普對於創意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定義:「創意就是找出兩樣原本看似不相關的事物彼此間的連結?」,是這樣嗎? 身為讀者的 妳/你,對這句括號中的25個字的表達,質疑多少呢?

真正的課題並非機器能不能有創意? 它們能? 真正的課題在於就其源頭,什麼才算是藝術?

我是數學家,但在藝術領域,我比較想跟著托爾斯泰走。我和他一樣,認為真正的藝術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關於情感的溝通?

如托爾斯泰所言:「藝術不是手工藝品,而是傳達藝術家所體驗到的感受。」作者接著寫說,如果你同意托爾斯泰的主張,那就有了機器何以無法產出真正藝術的理由?

怎麼分別真正藝術?

藝術家創作的手工藝品? 藝術家? 藝術家創作的過程? 藝術家體驗或感受? 藝術家持續調整設計中的演算法? 又能怎麼分別呢?

~ SSME SD TWO DeepQ? CSR 工作小組

Play A+ | 會讀書?

Hello World:How to Be Human in the Age of the Machine by Hannah Fry

打開演算法黑箱

IMA | Play A+ | 會讀書?

行動讀書會 | 打開演算法黑箱 | Hello World

# IMA PLAY A+ 會讀書? 讀書會:約聘「PLAY A+」主持人

會讀書? | 讀書會2

英文書名: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 :The rise of the intangible economy

中文書名: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無形經濟的崛起

出版 / 初版日期:遠見天下文化 / 2019年6月25日 第一版第1次印行

作者:

Jonathan Haskel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經濟學教授,2015年起擔任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競爭決策委員會、支付系統監管局成員)

Stian Westlake (英國創新基金會Nesta資深研究員,曾在非營利事業機構英國青年基金會從事社會投資工作,並在矽谷的麥肯錫公司擔任顧問)

譯者:許瑞宋

會讀書? | 讀書會2

勞動生產力成長放緩可能有2大原因? (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