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頭足類
傻傻分不清?!
觀察四大特徵,辨識常見頭足類種類非難事:
腕的數量
是否具有骨板或骨鞘
肉鰭的型態
眼睛的型態
淡水的「猴水仔」、澎湖的「石鮔」都是章魚的一種
八腕總目/八腕目
無肉鰭
既無骨板、也無骨鞘,身體柔軟,能穿過其眼球寬度的縫隙
墨囊較大,又稱墨魚、烏賊
十腕總目/烏賊目
肉鰭分布胴體全緣,等寬
白色碳酸鈣骨板
又稱「擬烏賊」,長得像花枝,但其實是鎖管的近親。
十腕總目/管魷目/閉眼亞目
肉鰭分布胴體全緣,上下窄,中間寬
體內有透明幾丁質骨鞘
屬閉眼亞目,眼睛有覆膜
國內產量最多的頭足類,因體型大小而有咪卷、小卷、小管、中卷、透抽、砲卷的別稱。
十腕總目/管魷目/閉眼亞目
肉鰭長超過體長1/2,呈菱形
體內有透明幾丁質骨鞘
屬閉眼亞目,故與魷魚最大的差異是其眼睛有覆膜
又稱「柔魚」,台灣沿近海的種類、數量不多,目前市面上看到的魷魚幾乎都是遠洋漁業捕撈而得。
十腕總目/管魷目/開眼亞目
肉鰭長約體長1/3,多呈三角或心型
體內有透明幾丁質骨鞘
屬開眼亞目,故與鎖管最大的差異是眼睛外露沒有覆膜
常見頭足類,區分很EAZY
解「鎖」囉!
從海洋到餐桌,學習單任務你能成功解鎖嗎?!
發揮探究精神,悠游網路與書籍大海解開身世
跟著指引動手解剖處理鎖管
嘗試將處理好的鎖管變身美味料理
學習任務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