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心禾診所 呂瑛琪心理師
講題:情緒焦點取向輔導技巧
歡迎老師們分享聽講心得或者您已經試驗過這樣的方法,有教養心得可以與大家切磋,或任何想要分享的內容,歡迎將作品內容寄至輔導主任信箱,可匿名刊登或公開作者。
mailto: dc@smjh.tp.edu.tw
本次邀請到的講師是心禾診所的呂瑛琪諮商心理師,她原為中學的輔導老師,在現場的經驗豐富,加上深厚的諮商理論,今天的課程真的讓我們收穫滿滿。不只是在可以運用在平常班級經營師生互動中,更能帶回家在親子關係上增溫,其他的人際關係也能利用這些談話技巧而有很好的發展。
以下為講座內容摘要心得
1.六歲以下的記憶就只有等同年紀的分鐘數,如果要處理或處罰六歲以下孩子的事件,務必在當下就進行。
2.青少年的道德發展層次尚停留在第三階段,父母與他的相處模式會訓練孩子的道德發展,如果都是以較低層次的方式來對孩子,孩子就會卡在那裏無法往上
3.把衝突當作禮物:不用害怕親子間的衝突,從中發現自己可以改變、施力的地方
3.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很在意同學的眼光,也會刻意的讓家長看到某面,報喜不報憂,擔心父母會擔心、不想要父母生氣指責,我們相信孩子,也要能綜觀全局。
4.家長常常把自己的情緒加諸孩子身上,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糟糕,家長需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到達十分,七八分就好。當孩子跟你大小聲,你比他更生氣大聲,孩子的感受是:你不愛我了!
5.試著改變講話的方式:四不一沒有,第一個就是不問[為什麼]!!
你為什麼在哭-->聽起來是指責。有的父母還會說,這點小事有甚麼好哭的? 這樣孩子當然閉上嘴不想與你分享心事。
換個說法:你哭的這麼傷心一定有原因,你願意告訴我嗎?
6.要相信永遠都有修復的機會! 即使一開始說了[為什麼],可以立即再說[我的意思是說....]
7.敘述式讚揚代替稱讚,你可以說:[對於你的表現自己滿意嗎?你滿意我就為你開心,你不滿意我就為你難過]
(引導孩子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重要的事:要在乎自己滿不滿意,這樣孩子才能抵抗同儕評論的霸凌
8.生氣的時候很容易說出傷人的話,你可以練習說:[我現在很生氣,我要去跟我的生氣在一起(生氣要自己負責)兩個小時後我會回來]教小孩不要被情緒綁架,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示範正確的情緒處理方式,孩子就會學起來
9.在生氣的時候可以利用6*6呼吸法,正向步行,來緩和自己的情緒。
10.這些是心理師的專業諮商技巧,不是正常人講話的方式,所以都需要硬練!!但是多練幾次總會成功的!
11.增加孩子的覺察力,重述孩子講的話。這個年紀的孩子正在發展覺察自我的能力,父母可以利用重述的技巧來幫助他自己覺察。透過重述,孩子才會意識到自己做了甚麼或者說了甚麼,然後才能反省修正。
12.如何給建議:問小孩,你有什麼打算?一樣重述,分析 問出幾種他自己認為的方法,再多一兩個建議給他,前面都是他自己想的,就比較不會排斥父母的建議了。若一開始就下指導棋,孩子通常不願意接受。但嘗試的前兩週開始,小孩一定都回答不知道,再來才會開始出現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3.情緒反應的科學研究指出,杏仁核掌管情緒、前額葉掌管理性,杏仁核的反應速度大大的快過於理性,不要刺激杏仁核,或者被激發後如何安撫冷靜,才能進到用前額葉思考的階段。
我們很多人都是開始當父母之後才學著當父母的,我們也都有年少輕狂的時期,現在的生長環境和我們自己小時候大不相同了,多一點耐心和努力,增長智慧,學習談話的技巧,會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