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箴言第二十二章第六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所說,
本委員會工作目標為:
1. 營造關愛的校園環境;
2. 協助同學建立健康的價值觀、態度及人際關係;
3. 為有需要的同學作小組或個別輔導,以讓學生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
策略:
本校輔導委員會每年負責推行各式各樣的大型活動及成長小組,既有預防性的教育工作,也有針對性的小組及個案介入,全校同學透過不同形式參與活動。除此以外,若同學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一般個案會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師轉介至輔導組,再由駐校社工/校本社工/輔導組老師約見同學,提供輔導。
面對疫情的來襲,家長及學生可以透過熱線尋求情緒支援,及獲取抗疫資訊。熱線除了支援家長在疫情期間照顧家庭的壓力、舒緩情緒困擾之餘,同時亦會支援學童面對疫情的不安與焦慮情緒,向學童灌輸積極正面的抗疫態度。
當你感到壓力…
(資料提供: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
如果你…在生理或心理上出現一些負面反應,例如心跳加快、胃痛、緊張與不安等,你可能正感到有壓力,要知道長期處於壓力過大的狀態會影響我們個人的身體健康及情緒。因此,為自己找尋合適的方法抒解壓力是十分重要的。
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有情緒困擾?
近日因為一連串社會事件,無論是身在其中,還是透過網絡或媒體傳來的畫面及資訊,都對我們帶來衝擊、壓力、受挫折、甚至在情緒上或多或少受到困擾或不安。坦然在這艱難的時候,我們更要維持身心靈穩定。
如果你……
在回想過程時出現不舒服的症狀 (如顫抖、心跳加快、呼吸急速、嘔心及腹瀉等)
不斷瀏覽Facebook、Whatsapp、Telegram獲取第一手資訊
出現高度警覺性、難以入睡、無法專心、神不守舍
反覆想起創傷經驗、發惡夢
避過了事情或沒有在場協助而出現極大的自責及罪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