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沉香的了解已有三千多年之久,在我國沉香亦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先秦時期,邊陲及海外的沉香尚未大舉入境之時,大陸內地香料以香草類如椒、芷、桂等植物為主。至漢帝執政後,隨絲綢之路通暢,大量的沉香開始流入內地。
※已售欣賞區
※已售欣賞區
※已售欣賞區
一般說的沉香是指沉香屬植物所產的含脂木質。
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屬中可成為「沉香」的種類:牙香樹(別名:蜜香樹、莞香樹、土沉香、女兒香、白木香等)、沉香樹等
這些樹木一定要有這幾項條件和演變:
沉香木植物樹心部位當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刺激後,會大量分泌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脂,古代稱為瓊脂。這些部分因為密度很大,又被稱為「水沉香」。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貴的香料,中國俗語有謂「一兩沉香一兩金」之說,被用作燃燒薰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或直接雕刻成裝飾品。
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如需專業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陰乾的含有樹脂的沉香木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認為它味辛苦,微溫,歸脾胃腎經,有止痛、止嘔、平喘等作用,用來治療於腹痛、胃寒、嘔吐、氣喘等症狀。
沉香對於強化心臟及神經具有療效,知名的良藥「救心」中就含有沉香。沉香能幫助睡眠、養顏美容、消脹氣、排宿便、去油脂,有很好的提陽功效。中華民國行政院衛生署中藥委員會提供有關於沉香藥性報導指出,沉香主治:嘔吐呃逆,心腹痛,大腸氣滯,腰膝虛冷,胸膈痞塞,氣喘等。「本草備要」一書稱:沈香性溫味辛辣,入脾,故主治各氣調和,黑色體香,故入脈門佑腎,蔭精,壯陽,行氣,並非上氣,溫中不肋火,治肚空絞痛,口噤毒痢、鬱結、邪氣、怯寒、麻痺、痢疾。色黑沉下水為佳品,甘香性常,辣性熱。沉香能降氣,治中風,痰喘,口噤等症,入水磨而明,燃香注入鼻孔即甦醒,又可驅除邪氣、穢氣。
沉香也是中東和印度的傳統醫學藥材。
沉香奇緣. 財富故事會.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8-01-10] (中文(簡體)).
Wiki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9%E9%A6%99%E6%9C%A8
劉良佑,《香學會典》,臺北:東方香學研究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