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審閱制度學術期刊文章
葉寶玲、王大維(2025)。諮商心理訓練融入多元性別與社會正義單元之實踐經驗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74,in press。【TSSCI】
彭穎秀、鄭雅云、吳羽彥、王大維(2025)。高中職女學生的制服經驗及青少年自主性之探究—以高屏地區為例。正修通識教育學報,22,21-54。
王大維(2024)。聽與說性別、族群、階級與障礙的故事──一個以交織性教育學為基礎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之實踐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7(2),63-96。https://doi.org/10.6384/CIQ.202404_27(2).0003【TSSCI】
王大維(2022)。應用虛擬實境與沉浸式敘事於降低男同志偏見與提升同理心之初探。正向心理:諮商與教育,1,108-134。https://doi.org/10.30099/PPCE.202206_(1).0010
郭麗安、王大維、丁李衡、姜兆眉、郭洪國雄、游以安、葉致芬、瑪達拉.達努巴克、趙淑珠、蘇盈儀(2019)。從《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探討同性婚姻的現況與挑戰—輔導與諮商專業觀點。全國律師,23(9),83-97。
王大維(2019)。同婚後的教育想像。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6,10-13。
王大維(2019)。多元性別(LGBT)肯定訓練在社區輔導機構的實施與反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6,42-48。
李思慧、王大維(2019)。中學生對同性婚姻態度之調查:以南部某完全中學為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6,24-31。
郭麗安、王大維、李星謙、楊艾恩、徐子宸(2019)。大學師資培育中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現況與反省。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6,18-23。
王大維、陳珮甄、王宣賀、李定穎(2018)。女同志大學生遭受性傾向微型侵略經驗與因應之初探。輔導與諮商學報,40(1),69-94。
盧雅蘋、呂鳳鑾、王大維、林聿庭、李盈瑩(2018)。離婚單親父親的父職實踐經驗:四位中年男性的敘說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2(1),57-81。https://doi.org/10.6618/HSSRP.2018.12 (1)4
郭麗安、陳宇平、王大維、劉安真、張歆祐(2017)。青少年性教育與情感教育內涵之探究:教師、學生與家長觀點之比較。學生事務與輔導,56(2),28-49。https://doi.org/10.6506/SAGC.2017.5602.0410.6506/SAGC.2017.5602.04
Wang, T.-W. (2017). Integrating gender equity into community-based parent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al Studies, 12(2), 1-14. https://doi.org/10.18848/2327-011X/CGP/v12i02/1-14
王大維(2012)。提升職前教師性別意識之研究:以「性別教育」課程實踐為例。教育科學期刊,11(1),1-24。https://doi.org/10.6388/JES.201206.0001
王大維(2012)。順服vs.挑戰—大學生男性氣概建構的矛盾與多樣性。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9,120-126。https://doi.org/10.6486/GEEQ.201208.0120
王大維(2010)。與男性在關係中工作—男性氣概理論對伴侶與家族治療之啟示。輔導季刊,46(1),32-43。https://doi.org/10.29742/GQ.201003.0005
王大維(2010)。以家庭為中心的危機介入服務—家庭壓力理論對諮商心理師的啟示。諮商與輔導,291,2-8。https://doi.org/10.29837/CG.201003.0003
王大維(2010)。失業的心理社會衝擊與調適歷程及其諮商策略之探討。全球心理衛生E學刊,1(1),1-22。LINK
王大維(2009)。多元文化取向督導模式之探討。輔導季刊,45(1),12-24。https://doi.org/10.29742/GQ.200903.0002
王大維(2008)。論失業及其性別意涵之社會建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9,177-200。https://doi.org/10.29933/SHSS.200811.0006
Wang, T.-W. (2008). Adult attachment and forgiveness i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03, 161-169. https://doi.org/10.2466/pr0.103.1.161-169【SSCI】
Wang, T.-W. (2008). Forgiveness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Taiwanese undergraduate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6, 849-850. https://doi.org/10.2224/sbp.2008.36.6.849【SSCI】
王大維(2008)。伴侶關係中的親密之探討—對家庭教育與諮商之啟示。家庭教育雙月刊,11,7-20。PDF
王大維(2007)。當玩笑變成攻擊—笑話與男子氣概認同建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1,74-79。PDF
Schmitt, D. P., Allik, J., McCrae, R. R., Benet-Martínez, V., Alcalay, L.,...Wang, T.-W., et al. (2007).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Patterns and profiles of human self-description across 56 natio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 173-212.【SSCI】
Schmitt, D. P. and 121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xual Description Project (2004). 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mate poaching across 53 nations: The effects of sex, cultural, and personality on romantically attracting another person’s partn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560-584.【SSCI】
Schmitt, D. P., Alcalay, L., Allensworth, M., Allik, J., Ault, L.,...Wang, T.-W., et al. (2004). 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 Are models of self and other pancultural construc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5, 367-402.【SSCI】
Schmitt, D. P. and 118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xual Description Project (2003). Univers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desire for sexual variety: Tests from 52 nations, 6 continents, and 13 islan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85-104.【SSCI】
Schmitt, D. P., Alcalay, L., Allensworth, M., Allik, J., Ault, L.,...Wang, T.-W., et al. (2003). Are men universally more dismissing than women? Gender differences in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307-331.【SSCI】
王大維(2002)。婚姻關係的評量及其在婚姻治療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02,2-9。LINK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PDF
王大維、郭麗安(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中華輔導學報,5,173-202。【TSSCI】PDF
王大維(1996)。家庭系統理論在生涯諮商上之應用。諮商與輔導,124,21-24。
王大維(1995)。婚姻與家族治療在美國的發展現況。輔導季刊,31,53-58。
王大維(1995)。從Minuchin的結構家族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115,5-10。
王大維(1995)。健康的家庭系統之探討。學生輔導雙月刊,40,90-101。
二、 研討會論文
林書如、王大維(2024,11月)。心智障礙者照顧者的心理支持與賦能。國立屏東大學「永續發展的實現路徑:跨域共創與在地實踐」國際研討會,屏東。
王大維(2024,10月)。讓DEI不只是口號—如何在促進諮商專業的多元、平等和包容。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台中。
Wang, T.-W. (2024, July). Experiences of ableist microaggressions perceived by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London, UK.
Wang, T.-W. (2024, July). Applying human library in changing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autistic people: A study of 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las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 Kraków, Poland.
郭承光、王大維(2023,10月22日)。跨性別女性的原生家庭及自選家庭經驗與其認同實踐歷程之探究。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彰化。
王大維(2023,8月23日)。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在降低偏見之行動探究—真人圖書館與反思寫作之應用。111 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醫護及大學社會責任專案成果交流會,台北。
Wang, T.-W. (2023, July).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mental health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A community survey in Southern Taiwan. Poster to be presented at 18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righton, UK.
Wang, T.-W. (2023, July). Prejudice reduction through human library and reflective writing: A study of 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ourse in Taiwan. Oral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18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righton, UK.
吳怡萱、王大維(2022,10月23日)。異性戀家長對同志態度正向轉變歷程之研究。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皓恩、闕琬洳、王大維(2022,10月23日)。非典型性別氣質男性大學生之運動經驗與男性氣概建構初探。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台北。
王大維(2021,11月26日)。應用360°虛擬實境影片於偏見降低介入之探討:文獻回顧。「邁向心理興盛:2021年正向心理學諮商與教育」研討會,屏東。
王大維、陳靜玲(2021,11月26日)。心理健康初級預防方案執行與評估及民眾需求調查初探—以屏東縣某大學附設社區諮商中心為例。「邁向心理興盛:2021年正向心理學諮商與教育」研討會,屏東。
黃嘉華、陳安琪、吳婕昀、傅若涵、王大維(2021,11月26日)。成年前期男同志遭遇恐同歧視言論傷害經驗及其復原力之探究。「邁向心理興盛:2021年正向心理學諮商與教育」研討會,屏東。
劉琇吟、王大維(2021,10月23日)。女同志與其伴侶父母之關係建構歷程與策略。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2021 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
王大維(2021,10月23日)。從健常能力偏見(ableism)談肯定式障礙諮商模式。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2021 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彰化。
Wang, T.-W. (2021, July). Experiences, processe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s of heterosexual allies in Taiwan [on-lin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Prague, Czech Republic.
劉畇昀、余姿姍、王大維(2019,10月)。從性腳本理論探討女大學生性態度與性實踐。2019「關係、對話與療癒: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
林廷恩、洪啟恩、葉芳妤、王大維(2019,10月)。同志大學生知覺到的性傾向微型侵略、校園友善程度及心理困擾之關係。2019「關係、對話與療癒: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
敖昱婷、王大維(2019,10月)。罹患失智症老人的家庭調適歷程及家庭韌力之研究。2019「關係、對話與療癒: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
鄭群達、王大維(2019,10月)。諮商心理師同志諮商工作同盟自我效能之研究。2019「關係、對話與療癒:助人專業工作者的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
王大維(2019,3月)。大學校園異性戀盟友的認同發展與實踐。2019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聯合成果討論會,台北。
王大維(2019,7月)。男性氣概/陽剛氣質研究趨勢及其在心理諮商實務中的應用。第八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心理輔導與諮詢高峰論壇,貴陽,中國。
郭麗安、王大維、李星謙、楊艾恩、徐子宸(2018,6月)。性別平等教育:台灣師資培育的經驗與反省。兩岸性別平等權的保障研討會,南京,中國。
郭麗安、張歆祐、陳宇平、王大維、劉安真(2017,10月)。青少年性教育與情感教育內涵之探究:專家觀點。口頭論文即將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高雄。
王大維(2017,10月)。婚姻平權即人權:諮商專業人員的批判意識與社會倡議之省思。論壇引言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7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高雄。
張綾、巫欣真、魏妘珊、王大維(2017,9月)。大學生分手暴力傾向及其與親密關係溝通模式之相關研究。口頭論文發表於「2017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台北。
Wang, T.-W. (July, 2017). Assessing Taiwanese LGBT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and the attitudes towards heterosexual all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rections in the Humanities, London, UK.
Wang, T.-W. (July, 2017). Male counselors’ construction and negotiation of masculinities: Intersection of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5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王大維(2016,10月)。轉性治療的興衰:從「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談起。論壇引言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6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
敖昱婷、王大維(2016,10月)。結合敘事取向與懷舊治療團體應用在老人憂鬱傾向及自我統整之探討。壁報論文發表於「2016第二屆高齡心理健康研討會」,屏東。
王大維(2016,9月)。當性平遇上反同—我在某部會性別平等組織的觀察、行動與反思。口頭論文發表於「2016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彰化。
李芷寧、王大維(2016,9月)。南部某縣市國小教師對非典型性別氣質學生態度之調查。壁報論文發表於「2016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彰化。
郭麗安、王大維、劉安真、陳宇平、張歆祐、楊詠儒(2016,9月)。國民中學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檢核量表修訂與分析。口頭論文發表於「2016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彰化。
Wang, T.-W., Wu, Y.-H., & Shih, H.-Y. (2016, July). Themes of arguments against same-sex marriage in Taiwan: A discourse analysi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Yokohama, Japan.
Wang, T.-W. (2016, July)(Chair). LGBT psychology in Taiwan: Emergent issues in diverse settings. Thematic Session held at 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Yokohama, Japan.
吳怡萱、石黃尹、王大維(2015,11月)。反對婚姻平權者觀點與立場之文本分析。壁報論文發表於「2015年 愛無礙-多元‧性別與親密」學術研討會,台南。
陳珮甄、王宣賀、李定穎、王大維(2015,11月)。青少年女同志遭受性傾向歧視經驗及其因應之質性探究。壁報論文發表於「2015年 愛無礙-多元‧性別與親密」學術研討會,台南。
李思慧、王大維、張麗麗、張亞琪(2015,11月)。中學生對同性婚姻態度之調查—以南部某完全中學為例。壁報論文發表於「2015年 愛無礙-多元‧性別與親密」學術研討會,台南。
李思慧、張麗麗、王大維(2015,10月)。同性婚姻態度量表編製初探。壁報論文發表於「2015台灣心理學會年會暨『學習、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台北。
王大維(2015,10月)。從性別敏感到性別正義:校園情感教育與諮商的反思。論壇引言發表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5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
Wang, T.-W. (2015, July). Integrating gender equity into community-based parent education: Reflections and evaluation. Or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Madrid, Spain.
楊健生、王大維(2015,5月)。敘事取向諮商員哲學觀的發展與實踐:一位實習諮商心理師的自我敘說。壁報論文發表於「2015華人兒童暨青少年諮商與心理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
王大維(2014,12月)。大學附設社區心理諮商中心的功能、效益與挑戰:以屏東大學為例。論壇發表於彰化師範大學(主辦)之「心理諮商專業在社區的實踐經驗─彰化師大社諮中心成立20週年慶祝研討會」,彰化。
王大維、佘柏龍(2014,11月)。成人性別平等意識量表編製與調查—以屏東縣為例。口頭論文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回顧與前瞻—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高雄。
王大維、張德勝(2014,11月)。同志與多元性別教育的理論、實務及困境:文獻評析與反思。口頭論文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回顧與前瞻—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高雄。
郭麗安、王大維、劉安真、陳宇平、張歆祐、楊詠儒(2014,11月)。國民中學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檢核量表編製研究。口頭論文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回顧與前瞻—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高雄。
盧雅蘋、呂鳳鑾、王大維、林聿庭(2014,10月)。單親父職的經驗與實踐:四位中年父親的敘事探究。口頭論文發表於台南大學(主辦)之「2014多元家庭的挑戰」學術研討會,台南。
王大維、佘柏龍(2014,10 月)。實踐平權、深耕屏東—性別平等融入成人與親職教育行動方案歷程與評估。口頭論文發表於屏東大學(主辦)之「2014 年(第十屆)南台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屏東。
Wang, T.-W. (2014, July). Assessing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needs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a community counseling center in a semi-rural area in Southern Taiwan: A focus groups study.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Paris, France.
Wang, T.-W. (2014, July). “Despite feeling powerless, I have to bravely walk out!”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a community counseling class in Taiwa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Paris, France.
盧雅蘋、李盈瑩、林聿庭、呂鳳鑾、王大維(2013,11月)。單親父親親職實踐之初探:以一位父親的敘說為例。壁報論文發表於「2013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中。
蔡念慈、王棓均、邱筱珊、楊培湛、王大維(2013,11月)。大學生對男女同志態度及校園同志友善程度之調查研究。壁報論文發表於「2013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中。
王大維(2013,11月)。男性氣概與暴力:對預防與治療的啟示。專題演講發表於「2012性別暴力—預防與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
Wang, T.-W. (2013, August). Research on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issue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in Taiwan: A content analysis from 1971-2010.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rd Asia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 Conference, Kuching, Malaysia.
Wang, T.-W. (2013, August). Establishing a university-based community counseling center in southern Taiwan: The NPUE experience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3rd Asia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 Conference, Kuching, Malaysia.
王大維、劉安真(2012,10月)。台灣心理學研究中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與跨性別(LGBT)議題之內容分析(1971-2010)。口頭論文發表於「2012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花蓮。ABSTRACT
Wang, T.-W. (2012, August). Men in kindergartens: A content analysis of studies of mal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Taiwan. Or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London, UK. ABSTRACT
Wang, T.-W., & Liu, A.-C. (劉安真) (2012, July). Counseling gender non-conforming children and youths in schools: A 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 Or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chool Guidance in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Hong Kong. ABSTRACT
王大維(2012,6月)。研究男性vs.男性研究:以論述分析方法探究「男性氣概」之反思。口頭論文發表於「第十一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研習會」,嘉義。
王大維、郭麗安(2011,11月)。成年前期男性氣概建構之論述分析—對男性諮商之啟示。口頭論文發表於「2011年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ABSTRACT
Wang, T.-W. (2011, July). Masculinities, culture, and help-seeking: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ling Taiwanese men. Or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Asia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unselling Conference, Hong Kong.
王大維(2011,4月)。家庭系統取向在校園內的應用—危機個案的處理。工作坊發表於「2011第三屆伴侶、婚姻與家族治療學術研討會」,彰化。
Wang, T.-W., & Tung, C.-H. (董智慧) (2010, Nov). Promoting well-being of the single/never-married men and women: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ists. Or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Symposium of the Consortium of Institutes on Family in the Asian Region, Tokyo, Japan. PDF
王大維(2010,10月)。在言談中做男人?—運用論述心理學方法分析男性氣概建構之初探。口頭論文發表於「2010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屏東。ABSTRACT
王大維、羅郁晴(2010,7月)。家族治療與系統觀點在大學諮商中心的應用:一個反思探究。2010年華人輔導與諮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南投縣。PDF
王大維、姜兆眉(2010,7月)。諮商心理質性研究者進行男性研究經驗與對男性氣概之反思。2010年華人輔導與諮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兩岸四地大專院校心理輔導與諮商高峰論壇,南投縣。PDF
王大維(2009,5月)。台灣男性性別平權意識與家庭生活信念初探—對伴侶與家族治療之啟示。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第二屆伴侶、婚姻與家族治療學術研討會」發表壁報論文。PDF
王大維(2008,12月)。象徵人物置放技術於家庭關係評量與治療之應用。於台灣遊戲治療學會(主辦)「2008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年會暨遊戲治療開拓與精進學術研討會」發表壁報論文。PDF
王大維(2007,12月)。與男性在關係中工作—男性與男子氣概研究對伴侶與家族治療之啟示。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2007家族治療學術研討會」發表壁報論文。
王大維(2006,8月)。拔河or合作?—論兼任諮商師與諮商中心的權力關係。於教育部(主辦)「全國大專諮商輔導主任(組長)會議」宣讀引言論文。PDF
Wang, T.-W., & Kuo, L.-A. (郭麗安) (2006, July). Masculine identities in Taiwanese youths: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qualitative study.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2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Psychology, Athens, Greece. PDF
王大維、郭麗安(2005,11月)。正港男子漢??—台灣男子氣概之建構及男性諮商模式初探。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2005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宣讀口頭論文。PDF
Wang, T.-W. (2005, July). Understanding forgiveness i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Its correlates and effect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9th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Granada, Spain. PDF
王大維(2004,4月)。台灣近三十年來諮商與心理學文獻中同志議題的分析。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辦)「諮商專業的演進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發表壁報論文。PDF
麥麗蓉、王大維、張玉鈴(2002,10月)。元智大學學生對諮商輔導服務的評估與求助態度之調查研究。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2002年中國輔導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壁報論文。PDF
王大維(1999,5月)。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家庭心理學系列第五次小型研討會—家庭心理學:系統觀點的探討與應用(II)」宣讀口頭論文。
三、專書與專書章節(含譯著)
王儷靜、王大維(編)(2025)。多元性別友善教學資源手冊(國中小版)。教育部。
王儷靜、王大維(編)(2024)。多元性別友善教學資源手冊(大專版)。教育部。
王儷靜、王大維(編)(2024)。多元性別友善教學資源手冊(高中版)。教育部。
王大維(2023)。將生命故事帶入教室,讓多元文化學習從認知層面擴展至體驗與行動。收錄於國立屏東大學(主編)《讓生命不同凡「想」—開啟身心障礙成人服務的永續實踐》(頁97-99)。國立屏東大學。
王大維(2021)。初探異性戀者投入同志平權運動的經驗及其脈絡。收錄於蔡麗玲(主編)《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巨流。
羅幼瓊、楊顗帆、游以安、吳珮瑀、洪千惠、翁毓秀、籃文彬、彭武德、王大維、洪慧涓、鄒繼礎(2021)。諮商理論與技術-在社會工作之應用。華格那。
王大維、張麗麗、陳品華、陸怡琮、邱珍琬、羅素貞、郭郡羽、洪菁惠(譯)(2019)。社區心理學(John Moristugu、Elizabeth Vera、Frank Y. Wong、Karen Grover Duffy原著)。心理出版社。
郭麗安、張歆祐、王大維、陳斐娟、許淑穗、郭洪國雄、周文欽(2018)。輔導原理與實務。國立空中大學。
徐珊惠(總編)、王大維、呂木蘭、呂明蓁、邱珍琬、徐珊惠、莊淑靜、郭媽媽、黃筱晶、趙淑珠、龍芝寧、謝美娟(主編)(2013)。性別平等教育家長手冊。教育部。
王大維、郭麗安(2012)。在言談中做男人?—運用論述心理學方法分析男性氣概建構之初探研究。收錄於女學會、張盈堃、吳嘉麗(主編)《陽剛氣質:國外論述與台灣經驗》。巨流。LINK
陳金燕、羅幼瓊、張貴傑、邱美華、羅明華、李旻陽、張歆祐、黃聖桂、洪慧涓、楊淑娥、王大維、彭秀玲、曾仁美、游淑華、吳百能(譯)(2000)。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文化觀點(A. E. Ivey、M. B. Ivey與L. Simek-Morgan原著)。五南。LINK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H. Goldenberg與I. Goldenberg原著)。揚智。LINK
四、一般期刊文章
王大維(2021)。初探異性戀者投入同志平權運動的經驗及其脈絡。取自 http://www.taiwan-gist.net/
王大維(2019,6月)。從 517 同性婚姻合法反思台灣諮商輔導專業在同志平權的位置。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電子報,4,8-12。LINK
王大維(2017,9月)。立足在地脈絡、連結國際趨勢、尊重多元文化~國際事務暨多元文化委員會簡介。臺灣諮商心理學會電子報,90,10-13。
王大維(2016,12月)。轉性治療的爭議與倫理考量:從「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談起。即將刊登於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電子報,第4期。
王大維(2016,7月)。一定要MAN嗎?-不同文化下男性氣概的建構與翻轉。性不性別由你:台中市政府性別議題季刊,13,6-9。
王大維(2012,5月)。在關係衝突中,找出自我的定位。張老師月刊,413,88-92。PDF
王大維(2011,9月)。當代男性研究與男性運動簡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性別與家庭電子季刊,7期。LINK
王大維(2011,9月)。大學男生了沒?—談大學生的男性氣概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性別與家庭電子季刊,7期。LINK
王大維(2010,1月)。金融風暴下的性別角色重新調整。弘光心苑電子報,2期。LINK
王大維(2009,4月)。如何走出失業的創傷—社會正義的觀點。張老師月刊,376,56-59。PDF
王大維(2008,12月)。I Hate You!!!—淺談「仇恨」心理學。逢甲大學諮商心聞報,93期。PDF
王大維(2008,5月)。你的笑話很「男」笑!—淺談玩笑、性別與權力。逢甲大學諮商心聞報,75期。PDF
王大維(2007,11月)。男人,麥ㄍㄧㄥ了—淺談男人之間的親密情感。逢甲大學諮商心聞報,54期。PDF
王大維(1999)。寬恕之旅—療癒人際傷痛的良方。台中觀音線季刊,9/10,2-5。PDF
王大維(1998)。一輩子的親密關係—從「分化」與「依附」談兩性情感問題。台中觀音線季刊,8,9-11。PDF
王大維(1998)。希望的園丁。陸軍趙老師月刊,13,58-61。
王大維(1998)。追尋生命意義─簡介存在主義治療。陸軍趙老師月刊,13,52-57。
五、學位論文
王大維(2010)。成年前期男性氣概建構之論述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LINK(本論文獲得100年度「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碩博士論文計畫」獎助)
王大維(1995)。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LINK
六、書評
Wang, T.-W. (2000). [Book Review] Focused genograms: Intergenerational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s, couples, and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49, 349-350.【SSCI】PDF
Book Reviews at Amason.Com LINK
七、技術報告
郭麗安、王大維、劉安真、陳宇平、張歆祐(2016)。國民中學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調查計畫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
郭麗安、王大維、劉安真、陳宇平、張歆祐(2014)。國民中學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檢核量表委託編製計畫結案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逢甲大學大一新生性知識、性態度與性行為之調查研究(2012)。未出版技術報告。台中:逢甲大學。
八、研究及產學計畫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覺察、反思與行動—以社會正義教育為基礎之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踐(主持人)(MOE-114-TPRED-0052-004Y1),補助金額:270,000元,執行期間:2025/08/01-2026/07/31。
教育部,精進校長遴選性別友善提問原則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郭麗安),補助金額:487,630元,執行期間:2024/6/01-2025/2/28。
教育部,研發多元性別之校園友善教材資源(第 2 期)(協同主持人,主持人:王儷靜),補助金額:1550,000元,執行期間:2024/1/01-2024/12/31。
教育部,研發多元性別之校園友善教材資源(第 1 期)(協同主持人,主持人:王儷靜),補助金額:1213,590元,執行期間:2022/12/01-2023/12/31。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讓生命不同凡『想』-身心障礙成人賦能(empowerment) 支持」,子計畫3【i 心靈】-心理支持網絡,補助金額:250,000,執行期間:2022/01/01-2023/12/31。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在降低偏見之行動探究—真人圖書館與反思寫作之應用(主持人)(編號:PSR1110117),補助金額:350,000元,執行期間:2022/08/01-2023/07/31。
科技部,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所知覺健常能力偏見微侵略經驗之探究(主持人)(編號:110-2410-H-153 -012),補助金額:911,000元,執行期間:2021/08/01 - 2022/12/31。
衛福部,「疫」起關心、守護關係—Covid-19疫情期間正向情緒與家庭關係促進心理健康服務計畫(主持人),補助金額:414,700元,執行期間:2021/10/01 - 2022/06/31。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讓生命不同凡「想」-屏東身心障礙成人服務友善環境的建置」,子計畫2-3:健康促進與照顧者心理支持--身障成人及照顧者之心理支持,補助金額:300,000元,執行期間:2020/03/01 - 2021/12/31。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生命不同凡『想』 -屏東身心障礙成人服務機構支持網絡」,子計畫4-1:心智障礙者之家庭照顧者心理支持與親子關係促進,補助金額:300,000元,執行期間:2018/03/01 - 2019/12/31。
教育部,當性別走入社區—性別平等融入成人與家庭教育行動方案(主持人),補助金額:320,300元,執行期間:2017/05/01 - 2018/2/28。
教育部,師資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調查及政策建議計畫(協同主持人,主持人:郭麗安),補助金額:1,000,000元,執行期間:2016/08/01 - 2017/12/31。
科技部,大學校園異性戀盟友的認同發展與實踐(主持人)(編號:MOST105-2629-H153-001),補助金額:486,000元,執行期間:2016/08/01 - 2017/07/31。
教育部,性別「屏」等「藝」起來—運用多元媒材於社區性別平等教育行動方案(主持人),補助金額:394,500元,執行期間:2016/04/06 - 2016/12/05。
國立屏東大學,男性心理諮商工作者陽剛氣質建構與協商:專業與個人生活的交織(主持人),補助金額:158,420元,執行期間:2015/03/01 - 2015/12/31。
教育部,國民中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檢核量表編製研究(I)(II)(協同主持人,主持人:郭麗安),補助金額:500,000元,執行期間:2013/05/01 - 2016/05/01。
教育部,實踐平權、深耕屏東—成人暨家庭性別教育行動方案(主持人),補助金額:295,800元,執行期間:2013/09/01 - 2014/08/31。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區諮商與社區教育理念與實踐」103年教師學習共同體(主持人),補助金額:40,000元,執行期間:2014/05/01 - 2015/04/15。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行動與改變—社區心理與社區諮商研究」102年教師專業社群(主持人),補助金額:30,000元,執行期間:2013/04/01 - 2013/11/30。
九、報紙媒體投書及其他
王大維(2017,12月15日)。恐懼、失落與憤怒。自由時報,自由廣場。LINK
王大維(2016,5月)。面對死刑犯,也不能違背工作倫理。蘋果日報,即時論壇。LINK
王大維(2015,5月)。紗窗奶爸裡的男性角色與階級的偏見。蘋果日報,即時論壇。LINK
王大維(2007,12月12日)。「娘」的教訓。自由時報。15版。
王大維(2007,4月19日)。師生疏離,校園隱憂。自由時報,15版。LINK
王大維(2004,2月11日)。監護權之爭,心理師斡旋。中國時報,A15版。
王大維(2001,12月24日)。靈修不等於心理治療。中國時報,15版。
王大維(1999,4月23日)。誰將青少年推向罪惡淵藪?自由時報,15版。
王大維(譯)(1999)。給921震災亡者的家人與親友面對失落的調適之道。載於「全國921災後心理輔導與諮商資訊網」。 LINK
王大維(1999)。逆境中的創意思考。載於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編)「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講座專輯17」。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王大維(1994)。從家庭系統觀看青少年藥物濫用。載於輔大生活應用科學系(主編)「生活人─三十週年系慶特刊」(100-105頁)。台北:輔大生活科學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