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2011/7/6 上午 03:33:22
日本成衣品牌UNIQLO和網路商城樂天相繼宣布以英語為主要的內部通用語言,「英文」這個被忽略已久的老議題又跟著受到關注。
15年前,日韓還被並稱英語水平偏低的2個國家,但如今南韓早就把日本遠遠甩在後頭。看看多益(TOEIC)測驗成績就可以得到一個驚人的發現:韓籍考生的平均分數竟然比日籍考生高40分。
南韓國民英語能力急速攀升的秘密究竟為何? 南韓最大教育出版集團YBM Sisa.com代表理事D.H. Lee表示,南韓國內生產總值有80%以上是靠海外貿易,為了提升國家競爭力,英語自然成為必要的生存手段。
1988年奧運在漢城(今首爾)舉行,「全球化」這個概念開始風行;到了1990年代,三星(Samsung)、樂金(LG)、現代(Hyundai)等企業相繼走上國際舞台,把學習英語的熱潮推上高點。
D.H. Lee指出,儘管英文能力並非企業競爭力的唯一指標,卻是讓企業躍上全球市場的重要工具,一家公司想成長為跨國企業,英語能力絕對少不了,而多益考試就成了那把放諸四海皆準的量尺。
多益測驗專門為英語非母語人士設計,是以職場溝通為準則的英語能力指標,廣受全球數千家企業信賴,所以南韓各家企業經常以多益分數做為衡量標準,一方面能客觀評價自身不足之處,另一方面與全球同業較量英文程度。
上述提到的南韓電子企業近年來不斷攻城掠地,公司重視員工英語能力的傾向愈見顯著,徵選新進員工要看多益,外派、升遷也要看多益,顯然各家企業老闆都認為語言能力是進軍國際市場的基礎。
同樣的想法在南韓家長心中更是根深蒂固,他們普遍認為英文底子如果沒有從小練起,將來肯定沒辦法和同輩競爭,更別說是就業了。據說不少母親帶著孩子遠赴歐美國家,獨留父親在國內賺取生活費。
據D.H. Lee所提供的統計數據,小學到高中教育產業的市場規模大約有21兆韓元(約20億美金),光是英文教育就占去33%,接著才是數學和鋼琴、芭蕾等各類才藝。而英文教育這33%裡面又以民間教育占大宗。D.H. Lee認為,南韓補教業的興盛其實和學校教育的不足脫不了關係。
在南韓,英文課是國小3年級到高中3年級的必修課程,但長達10年的英語教育當中,學習時間總計只有820個小時,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根本無法培養出足夠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就是說,想要靠英語能力出頭,光靠學校教育是絕對不夠的。
如此半吊子的學校教育反而讓補教業間接受惠。學校出的習題太難,學生就轉而向參考書、補習班老師尋求幫助。換言之,學校教的是基本,進階部分得把孩子送去補習班才學得到,如此便形成了學校和民間的雙軌教育。
最後,針對日韓差距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D.H. Lee如是說:「在英語學習環境和教育資源方面,南韓的發展是遠快於日本的。差別只在於南韓擁有較高的危機意識,並且早早把這股危機意識化成了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