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法工藝以及法器的製作方式
〈祕法工藝〉(Arcane Craft) 利用祕法來製作物品的方式。
依照複雜性及掌握的困難程度區分為三個階段:初階、中階、高階。
初階-- (物理)
製作木質法器的工具組
最上層是一整組各種尺寸且刻有符文的雕刻刀、銼刀、鉗子、刨刀等木工工具。
第二層則是各種形狀的護符,以及五顏六色的小瓶。
最底層,則是一塊有著繁複花紋的石板--加工台。
注入法力之後,法力就會沿著這些花紋流動,而在加工的過程產生影響。第二層這些護符以及原質瓶,則是用來調整要寫入素材裡的術式,以及各種元素的比例。
木盒旁邊有著一口臉盆大小的石盆,在石盆邊緣刻著一整圈複雜的文字。這石盆則是護符加工台。
把形狀適當的石頭、木材或是金屬片放進中間的凹槽,再把搭配的素材放在周圍,旋轉外圍的石輪調整要寫入的符文,然後往裏頭注入法力,就能自動生成護符了。
現在已經有陶瓷或黃銅製,但舊樣式為石制。
古代術士製作護符還得全手工,從刻字、施法通通自己來
另外還有一些不需要借助設備,可以手工製作的道具,這些也都算在初階祕法工藝的範疇內。
中階-- (化學)
藥劑的製作也屬於祕法工藝的重要類別。從東方的煉丹術到西方的煉金術,追求的目標都很類似——改變物質、提煉並純化,最終達到改變自己,天人合一。
而這門技術的原點就是這個煉金坩堝(Alcamical Crucible)
一開始將材料全丟入碰運氣,成品多雜質。後來出現了燒瓶、長頸瓶、試管等器具,也在比例跟量上面追求精確,成品的品質也好多了。
中階祕法工藝以各種煉金術產物為主,其次則是需要搭建祭壇進行儀式來製作的特殊法器。
高階祕法工藝--
高階祕法工藝主要使用兩種設備:宙天儀跟煉化池。
宙天儀的樣子:由四支柱子支撐著,,也負責傳導注入其中的法力以及元素。由多個黃銅環、半環或四分之一環由內而外互扣而成,形似渾天儀的黃銅裝置,是宙天儀的本體。在支柱周圍,整齊圍繞著12個台座,用來放置加工過程中要提供的素材。
最基礎的是2個台座,最多可以有12個台座。
====
個人法器
法器用來輔助施法,可分為功能性法器與專屬法器。
跟有特定用途的功能性法器相比,用來輔助個人施法的專屬法器對術士來說更為重要。
今日的專屬法器可以大致區分為五種型態。
權杖(Sceptre)
形狀細長,並且拿在手上使用的法器,都統一稱做權杖。(無論外型是弓、劍、杖、錘)
冠冕(Crown/Tiara)
只要是戴在頭上的飾品,全部歸類為冠冕。 (無論外型是冠冕、髮簪、耳環、眼鏡、舌環)
冠冕通常分為冠底、冠身以及冠眼三個部位,講究一點的還會加上冠頂。
但如果是耳環或舌環,則就跟戒指一樣只有台座及『眼』兩個部位,有時甚至沒有眼。
戒指(Rings)
可以區分為戒台、戒眼兩個部位;不過,有些人不會加上戒眼,有的則在同一枚戒指上做了兩個戒眼。後者的情況,通常是一主一副,少數則是兩者平均。
原則上,施法時一隻手只能戴一個戒指型法器,戴的手指則依法術需求而有變化。如果一隻手戴了兩個以上的戒指型法器,就會因為互相干擾,導致彼此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手環或腳鍊確實算是戒指型法器)
鍊墜(Pendant)
做成項鍊或墜飾,戴在脖子上使用的法器。(衣服或腰帶這種法器的眼位於軀幹的都歸類之)
通常分為墜鍊、墜眼兩個部分。
有些比較講究的會用兩種材料來做墜鍊,或是在墜眼外額外加上眼座;也有的乾脆不加墜眼,就只有墜鍊的部分而已。
寶珠(Orb)
只要使用時是托在掌上或握在掌中的法器就屬於寶珠型,即使形狀不是球型也一樣。(EX:懷錶、風水羅盤、水晶球、沙漏等)
寶珠型法器除了中心的寶眼之外,沒有嚴格的部位區分,使用的材料從一種到七種都有。
法器的重點在『眼』(Oculus)。眼之於法器類似引擎之於汽車,其存在與否對法器的性能影響甚大。
通常會使用寶石或同類型素材來製作,但如果缺乏寶石類素材的話,其他的素材也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