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副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 主任
中華正向心理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100號 濟世大樓CS825
校內分機:(07)321-5422 ext.829
電子信箱:shine@kmu.edu.tw
您好!我是吳相儀老師,於高雄醫學大學任教滿11年,在大學任教之前也曾經於國小任教10年並兼任輔導組長的職務,深感教育現場許多問題待解決,帶著「怎樣帶好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往正向發展?」踏入這條正向心理學術之路,十幾年來所發表的期刊及研討會多與正向心理學的「強項(Strengths)」有關,並針對與幸福感或學業成就相關較高的強項優先探討,如:感恩、樂觀、寬恕、自我控制等,期許對學術、實務或社會貢獻一已之力。
下方為學術方面的相關履歷,另外,也歡迎您來註冊我所開設的兩門免費磨課師,其中一門「幸福入門-正向心理學2.0精進版」很榮幸獲得教育部2021磨課師標竿課程「最佳課程」及「最佳互動經營」獎;另外一門「幸福行動-強項實作好easy」榮獲2023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優選獎。同時,也結合磨課師及翻轉教室申請教學實踐計畫-「邁向心盛-翻轉正向心理學課程及開發「三件好事」手機APP之成效」,很榮幸獲得109年度教育學門績優計畫,後續發表兩篇期刊驗證課程成效。
如果您想邀請我至貴單位演講,可先至「教學與推廣」連結中綜覽演講列表,歡迎透過email與我聯繫。
最高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所博士 2006/09~2013/06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2018/02/01-迄今
高雄醫學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主任 2019/08/01-迄今
中華正向心理學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2022/05-迄今
應用心理學會理監事2022/04/30-迄今
應用心理學會秘書長2018/05/05 -2022/04/29
高雄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教學組長 2018/10/01-2020/07/31
高雄醫學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研究組 2014/08/01-2019/07/31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2014/08/01-2018/01/31
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訪問學者 2011/01-2011/08
新竹教育大學特教系兼任講師 2008–2010
新竹市內湖國小教師、兼任輔導組長 2002/08–2014/07
學術專長
正向心理學、強項與美德、教育心理學
期刊文章
吳相儀、蔡佳伶(付梓中)。邁向心盛-翻轉正向心理學課程佐以「三件好事」手機APP混合教學之成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TSSCI]
黃庭婭、黃玟臻、蘇毓心、洪兆祥、吳相儀*(付梓中)。一畫勝千言:兒童圖解強項線上測驗之發展與信效度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 [TSSCI]
陳韻宇、謝瑩炫、吳相儀*(2025)。青少年正念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強項為中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8(2),99-125。[TSSCI]
陳琬云、王郁婷、蕭舒謙、張聖翎、吳相儀*(2024)。「感恩融入寬恕課程」對感恩、寬恕、幸福感與壓力知覺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6(2),357-382。[TSSCI]
高千琇、吳相儀、李坤璋、李致誠(2024)。教育幸福力從典範教師起步:國小教師強項與心理健康初探。應用心理研究。80,55-108。
吳相儀、蔡佳伶、黃玟臻(2024)。開發「三件好事」手機行動應用程式與使用歷程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9(2),209-242。[TSSCI]
郭蕓甄、吳相儀*(2023)「新編青少年強項量表」簡版之發展。教育與心理研究。46(2),1-30。[TSSCI]
賴穎萱、蔡宇哲、廖思涵、吳相儀*(2023)「成人強項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分析。測驗學刊。70(2),79-108。。[TSSCI]
Yu, C.-W. F., Chang, Y.-P., Li, C.-H., & Wu, H.-Y.* (2023) From Emotion Beliefs to Regulatory Behavior: Gratitude Journaling Initiation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4(1), 57-78. DOI: 10.1007/s10902-022-00584-5 [SSCI]
蕭舒謙、林秀玲、余晨瑋、吳相儀*(2023)「心田寬恕量表」之中文化與信、效度分析。54(3),687-706。教育心理學報。[TSSCI]
林秀玲、張聖翎、吳相儀*(2021)突破合作學習困境:得獎教師教學策略分析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2(4),807-825。[TSSCI]
Shin, L. J., Armenta, C. N., Kamble, S. V., Chang, S-L, Wu, H-Y, & Lyubomirsky, S. (2020). Gratitude i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culture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5(5), 598-604. DOI: 10.1080/17439760.2020.1789699 [SSCI]
吳相儀、陳琬云、黃雅新、林秀玲(2020)「大學生感恩課程」之教學歷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66(1),35-76。[科技部:104-2410-H-037-010] [TSSCI]
Chien, C.-L., Chen, P.-L., Chu, P.-J., Wu, H.-Y., Chen, Y.-C., & Hsu, S.-C.* (2020).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 Validation and Convergence with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38(2), 222-235. [SSCI]
林筱純、吳相儀*、周子芸、邱發忠(2019)。不同感恩類型對創造力之影響:以調整焦點動機為調節變項。教育與心理研究,42(3),55-77。[TSSCI]
吳相儀、陳冠羽、廖思涵、劉政宏、謝碧玲(2018)「新編青少年強項量表」之編製與驗證。測驗學刊,65(4),367-398。[科技部:104-2410-H-037-010] [TSSCI]
吳相儀、張聖翎、蕭舒謙、簡晉龍(2018)感恩到幸福:從復原力探討感恩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50(1),81-104。[TSSCI]
吳相儀、陳琬云、謝碧玲(2018)三十年來的寬恕研究:內涵與測量之回顧。高雄行為科學學刊,6,99-129。
Wu, H. Y., Kung, F. Y. H., Chen, H. C., Kim, Y. H. (2017). Academic Success of “Tiger Cubs”: Self-Control (not IQ) Predicts Academic Growth and Explain Girls’ Edge in Taiwa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8(6), 698-705. [SSCI]
吳相儀、辛昱融、陳琬云、簡晉龍、鍾昆原(2017)感恩課程對大學生感恩、幸福感與復原力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9(1),23-41。[TSSCI]
謝碧玲、黃意茜、劉威麟、李昆樺、吳相儀、陳正生(2017)創造心理彈性與情緒調節策略、心理困擾之相關:比較高雄氣爆後低心理受創與高心理受創民眾為例。創造學刊,(8),65-77。
盧玉燕、吳相儀*、陳學志、林秀玲、張雨霖(2016)教室裡有春天:正向管教獲獎教師之情境式正向管教策略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8(2),159-184。[TSSCI]
林秀玲、吳相儀*、吳清麟、邱發忠、陳學志(2015)小學生未來時間觀量表之中文化及信、效度評估。測驗學刊,66,153-179。[TSSCI]
陳馨怡、吳相儀*、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2013)青少年感恩量表之編製與驗證。測驗學刊,60,599-626。[TSSCI]
吳相儀、林耀南、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2008)。樂觀就不悲觀嗎?──樂觀與悲觀的雙向度理論驗證及量表的發展。測驗學刊,55,559-589。[TSSCI]
吳相儀、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許褘芳(2008)。樂觀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之影響研究。師大學報,53,193-221。[TSSCI]
邱發忠、陳學志、徐芝君、吳相儀、卓淑玲(2008):內隱與外顯因素對創造作業表現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0,125-145。[TSSCI]
陳學志、吳相儀、徐芝君、陳馨怡(2008)。揮向正向的生活素養彩虹:涵養學生的感恩與樂觀情緒。教師天地,157,19-27。
研討會論文(近五年)
曾毓鈞、吳定諺、戴若庭、吳相儀(2025,10)派出所員警職業倦怠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強項為中介。2025台灣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
吳相儀、蔡佳伶、戴若庭(2025,9)。疫後時代數位幸福—「三件好事」手機APP工作坊對年輕成人心理健康及人際親密之影響。2025台灣應用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洪鈺斌、翟永瑞、蔡昀宗、歐東華、潘欣儀、吳相儀、黃冰妤(2025,9)。短期正念介入能提升大學生的記憶力嗎?一般及超群個體在壓力情境中的表現初探。2025台灣應用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吳相儀、戴若庭、吳依穎、蔡佳伶(2024,10)。疫後時代數位幸福「三件好事」⼿機APP2.0互動版之開發與滿意度之研究。2024台灣應用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
吳定諺、曾毓鈞、戴若庭、吳相儀(2024,10)。派出所員警強項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職場靈性為中介。2024台灣應用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
洪君君、吳定諺、戴若庭、曾毓鈞、吳相儀(2024,10)。從生手到專家的幸福之路:績優警察優勢強項職場應用之質化分析研究。2024台灣應用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
李崇安、蘇揚鈞、洪珮綺、陳孟吟、吳相儀(2024,10)。優秀社工怎麼做?醫務社會工作實習困境及獲獎社工因應策略分析。2024台灣應用心理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
黃庭婭、黃玟臻、蘇毓心、洪兆祥、吳相儀(2024,10)。一畫勝千言:兒童圖解強項線上測驗之發展與信效度分析。臺灣心理學會第六十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黃靖茜、黃若詞、詹喬安、陳學志、吳相儀(2024,10)。閱讀不同類型幽默刺激對創造力之影響。臺灣心理學會第六十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Wu, H. Y., Tsai, J. L., Hsu, K. C., & Tsai, Y. T. (2023, August). Incidentally Found Effective Positive Interventions Under Covid-19: "Three Good Things Exercise" Make Youth More Optimistic Even Life is Not Satisfied.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CAP on Humanity (ICAP-H) 2023, Malang, Indonesia. 【Best Presentation Award】
Tsai, J. L., Chen, Y. Y., Kuo, Y. C., & Wu, H. Y. (2023, August). Unpacking Character Strengths of East Asia Adolesc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Internet Addi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CAP on Humanity (ICAP-H) 2023, Malang, Indonesia.
Yang, T. T., Lee, C. C., Chang, S. L., Wu, H. Y. (2023, August). Unpacking character strengths of East Asia older adul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mental health.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陳庭筠、廖玉美、陳麗琴、胡潔瑩、吳秀悅,吳相儀(2023,04)。心流融入間歇訓練課程對護理人員心流、體適能、職業倦怠、幸福感之影響。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第二十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台中,台灣。
陸宣均、陳姵妤、邱發忠、吳相儀(2022, 10)。運動教練目標導向與幸福感之關係—以心流為中介變項。臺灣心理學會第六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賴穎萱、蔡宇哲、廖思涵、吳相儀(2022, 10)。「成人強項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分析。臺灣心理學會第六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許雅婷、黃冰妤、蔡雅岫、張睿君、吳相儀(2022, 7)。疫起正念—線上「短期正念介入」對高齡者實施成效之比較。2022第十二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郭蕓甄、陳韻宇、李祁恬、廖思涵、吳相儀(2021, 10)。「新編青少年強項量表」簡版之發展。臺灣心理學會第六十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Chen, J.C., Hsu, Y.T., Chiu, F.C., Liao, S.H., Yu, C.W., Wu, H.Y. (2021, May 26-27). Effects of Brief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on Helpline Volunteers [Poster presentation]. 2021 APS Virtual Convention.
吳相儀、蔡佳伶、劉安慈、陳亭妤、鍾昆原(2020, 10)。邁向心盛-翻轉正向心理學課程之成效。2021教學實踐研究研討會,高雄,台灣。
吳相儀、蔡佳伶、劉安慈、陳亭妤、鍾昆原(2020, 10)。開發「三件好事」手機APP之成效。臺灣心理學會第五十九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陳姵妤、陸宣均、余晨瑋、邱發忠、吳相儀(2020, 10)。創意思維與幸福感之關係:以心流為中介。臺灣心理學會第五十九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Yu, C.-W F., Wu, H.-Y., & Hsiao, S.-C. (2020, June 1–September 1). How Forgiveness Is Constructed Differently in East Asia and How It Relates to Well-being. Virtual poster showcase presented at the 32nd APS Annual Convention, Chicago, IL,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