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會是太平境教會所開拓的第23間教會,1979年母會因感物價的飛漲,現存的「教會發展基金」價值日貶,而有購屋保值預做未來開拓教會之用的計劃。遂於1980年購置新開發四期重劃區之生產路550巷16號房屋二間,同年11月16日舉行「太平境教會生產路活動中心」奉獻及開幕感恩禮拜(本教會創立紀念日),聘請神學生翁嘉昌先生夫婦(1980年11月~1981年2月)駐在策劃野外主日學活動,1981年5月改名「生產路佈道所」並設置「太平托兒所」(1985年6月結束)。
1981年7月,中會派曾正智傳道負責開拓工作,並組成「生產路教會發展委員會」,9月6日開始晚間禮拜(本教會設教紀念主日),10月4日增加主日上午禮拜,當時居住在教會附近的太平境教會會友僅有郭立守及馬文花二戶家庭,另有李鄭月娥(已安息,李曾金花姊之婆婆)、李武興(已轉籍公英教會)二人,經探訪獲知他教會籍的信徒有十多戶家庭,因主日出席禮拜人數漸漸增加,自1984年3月1日開始,教會財務改由本教會自行管理,原本是由太平境教會統收統支,同月11日也開始自行編印週報,婦女、青年團契相繼成立,1985年11月曾正智教師離任(1981年7月~1985年11月)。
1986年2月升格為支會,4月20日舉行第一屆長執選舉,是日於李天寶夫婦住宅舉行第一次除偶像聖別禮拜,7月通過升格為堂會,9月鄭國忠教師封牧暨就任首任牧師(1986年8月~1988年7月),1989年2月動用五年來結餘款(約200萬元)購得教會斜對面房屋做為牧師館,5月舉行第二屆長執就任,9月黃寬松牧師就任第二任牧師(1989年9月~1992年9月),因信徒增加,原有禮拜堂已無法容納,禮拜時必須坐到室外走廊上,所以教會積極覓地建堂,11月劉華智長老出資購得現址土地奉獻為建堂用地,隨即成立建堂委員會著手計劃建堂工作,翌年(1990年)4月1日舉行新堂奠基禮拜,10月14日舉行開工禮拜,最初計劃是招商委建,但當時教會財務薄弱,恐工程款的調度有困難,所以改採視財務狀況而定,自購建材、自雇工人、自己監工之方式進行工程。
1991年5月(母親節)新禮拜堂二樓主堂尚在施工中,遂遷入一樓副堂開始主日禮拜,並將舊禮拜堂及牧師館出售,充做工程款,1992年5月舉行第三屆長執就任,7月至12月利用地下室開設才藝班,接續開設托兒所,風評頗佳,園生年年增加,最多時曾達到120名,惜因附近陸續開設幾所大型幼稚園,又近年來出生率下降,招生不易,2004年7月決定結束托兒所營運,1993年6月林文哲牧師就任第三任牧師,同年聖誕節下午舉行獻堂感恩禮拜,1996年3月召開臨時會員大會通過:監選林文哲牧師續任三年、本教會名稱改為「仁和教會」,7月經由台南中會第66屆秋季議會通過正式改名。9月8日舉行慶祝設教十五週年暨更名感恩禮拜,1999年5月林文哲牧師任期屆滿離職,2000年7月重新聘請林文哲牧師為第四任牧師,2002年7月林文哲牧師因受聘台南神學院擔任總務長而離職,同年10月啟用新增建之電梯設備。2003年6月聘陳彥仲牧師擔任第五任牧師(2005年12月離任)。2006年5月聘宋信喜牧師為第六任牧師,同年8月13日舉行就任授職感恩禮拜。
第一任牧師鄭國忠1986~1988
第二任牧師黃寬松1989~1992
第三.四任牧師林文哲1993~2002
第五任牧師陳彥仲2003~2005
第六任牧師宋信喜2006~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