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日期:
5/1~2日:15人
場地:高醫大 濟世大樓 CS701(5/1)、CSB101(5/2) 教室
6/5~6日:15人
場地:高醫大 濟世大樓 教室(校方審核中)
可以複選,若前一梯已滿,將優先遞補下一梯!
專案督導:林培雄(大雄)
引導員:高醫心理種子講師群
費用:公費支應,學員免負擔。
備註:
個人餐飲費用請自理。
室內平面活動為主,沒有再另外投保意外保險,若有這方面需求的夥伴請自行加保。
審核通過後將會 e-mail 通知您報到情況!
Q&A請洽 my0932280393@gmail.com
千萬不能拿來當考試的應答內容,考試有它的標準答案,要照著它寫才能有分數,這只是大雄自己的實務經驗,僅供夥伴們參考運用。
華人社會重視關係、教育現場倚重班級經營與合作學習(STL)、西化的職場重視團隊效能、體驗式教育也以團體為核心,以及心理諮商輔導與治療也利用團體來觀摩學習...等。團體動力成為「起手式」、「催化劑」與「育苗場」,善加運用才不會讓我們精心準備的教學內容竹籃打水。
自從fMRI的技術問世後,心理學家之前所建構的理論也獲得支持,人類演化的大腦預設有社會化的需求,出生後才能從與他人的互動中,得知文化所傳遞人類智慧,教育工作者若能善用這個機制,將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益。
西方心理學所謂的團體動力,源自人本主義,後經Carl Rogers個案中心治取向的發展,形成了團體式的輔導技巧,再加上Kurt Lewin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的詮釋,因而形成了團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最後成為教育界的合作學習教育方法與企業組織在人力資源培訓上的有效課程。
正向心理學也提出在正向組織內,引發正向情緒的產出,與實踐自我的強項,不只能提升個人的幸福、快樂,也能由個人拓展到組織,甚至是整個社會。
很遺憾的是台灣的教育體系過度著重考試選才,在考試迫使學習的環境中,轉換到自主學習式的大學教育中,大多數的同學,仍是用高中那套來學習,加上大學著重是自主式、啟發式的學習,將同學當作成年人來互動,往往讓同學誤解成「彼得潘綜合症」式的上課態度,讓教學推動困難重重。
當同學對團體產生認同,不僅會降低讓老師自己唱雙簧,學生彼得潘的學習阻礙,也會因為和同儕的互動和討論中,對學習主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若再加入啟發誘導,這樣的教學效果就比較容易產出。
大雄將自己近30年的實務經驗,萃取成6小時*2天(12小時)的課程,成為發展各式課程的核心結構,歡迎你來體驗學習,觀摩大雄取向的做法。(但是課程並非師資培訓的深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