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108課綱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的主軸,以落實課綱的理念與目標,也兼顧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核心素養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回應基本理念(自發、互動、共好),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此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並強調素養是與生活情境有緊密連結與互動的關係。
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
效益:
開發人際互動上的自信、魅力、影響力。
A 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追求至善。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生命問題。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會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B 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開發團隊領導上的溝通、合作、激勵、困境突破能力。
C 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訓練依據理論:
108課綱「核心素養」課程發展的主軸
正向心理學、正向組織、團體動力學
聯絡e-mail:psy0932280393@gmail.com 洽 林培雄(大雄)
微信/FB/LINE帳號:my0932280393
手機:0932-280-393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
參考網站
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
心理資本的概念和理論給我們這樣的啟示,那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者,應該從心理學的角度拓寬管理視野,掌握幫助員工提升心理素質的方法和心理輔導的技術,引導員工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工作,從而激發團隊活力和激情,促進工作績效提升。
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F%83%E7%90%86%E8%B5%84%E6%9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