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忌利士洋行」位於淡水中正路老街末段,舊稱「烽火段」,早年因河水深度足以停泊大型船隻,且靠近東側漢人街市,產業運輸補給較為便利,成為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後非常重要的港埠區域。與其他洋行不同,「得忌利士洋行」除具備一般洋行的貿易功能之外,航運更是其主要業務,曾經寡占臺灣航路數十年,是淡水開港後洋行貿易蓬勃發展的見證,同時也曾經在臺灣史上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中留下痕跡,包括了馬偕博士來臺、清法戰爭、臺灣民主國成立等。經歷數個時代變遷與改建,建物本身保留著不同時期、需求、使用方式之建築斷層堆疊,可看出不同年代與不同層次材料所構成的工法、技術,從歷史的價值來看,「得忌利士洋行」可說是清末臺灣開港及北臺灣航運發展的歷史見證,其存在是淡水區烽火段過去洋行林立的歷史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