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的加入

新進貓 VS 既有貓

多數人都受不了小幼貓超可愛的動作與眼神,而家裡原本就有喵孩子的毛爸媽更可能不小心就帶回家養,毛爸媽很開心,但是家中原有的貓孩子就不一定是這麼想的啦!除了少數幾種例如波斯貓、布偶貓、緬甸貓、緬因貓可能會比較隨和,易接受新貓陪伴,多數家中養的貓並不喜歡增添新夥伴,尤其是長期家中只有一隻喵獨生子女,排斥狀況更明顯,所以,帶新的貓孩子回家時,毛爸媽就要注意喵咪交朋友的一些注意事項,才不會家裡變戰場,原本可能成為朋友的變仇敵,甚至讓家中的既有貓因為心理因素而出現生病的症狀。

以下列出一些新舊貓咪認識的建議過程,提醒大家,這些步驟會需要好幾天,好幾週,甚至幾個月來緩慢進行,請毛爸媽一定要很有耐心,來湊成和諧的貓咪緣分。

第一步:挑選新貓咪

最好是與既有貓個性差不多,活力程度也差不多的新貓會較適合,而帶回家接觸之前,最好確定新貓已經完成除蟲療程與預防針注射,否則就要隔離分養一週左右來觀察比較妥當。

第二步:隔間相處,隔門觀望

貓咪們很難出現所謂的”一見如故”,素不相識的兩隻貓咪,突然面對面的接觸,幾乎都會發生不愉快的狀況,所以帶回家的貓咪,最理想的狀況是給他一間獨立自處的房間,裡面擺放著飲食飲水等用品,先讓他熟悉一下陌生的環境與味道,也讓既有貓知道有個未謀面的新朋友出現在環境裡。

味道的熟悉度對毛小孩交友來說非常的重要,這時候可以用棉花團或衣褲布料,在貓咪的臉頰、下巴、額頭處輕輕磨蹭,沾染氣味,再交換這些布料給隔門的另一隻貓咪先熟悉味道。

一開始先讓新舊貓咪在隔門縫的不同房間同時間餵食,讓他們把新味道與吃飯這開心的事做聯想,不同餐時慢慢將食盆移近門的兩方,讓彼此更熟悉,但進食時沒有壓力。

也可以將貓咪的睡墊,相互交換墊在彼此食盆的下方,幫助熟悉對方的氣味。

第三步:探索與適應,共享與玩樂

打開著小門縫的狀況習慣之後,就可以試著把門打開,讓貓咪試著彼此探索,此時要注意,避免刻意把新舊貓咪硬湊在同一個空間。可以給他們一個共同的玩具,放在彼此距離的中央玩耍,分散注意力,減緩見面的緊張度,如果毛爸媽能夠在中間陪他們逗弄玩耍更好,當喵咪互相接觸熟悉的期間,毛爸媽一定要能夠隨側觀察,隨時制止可能發生的爭鬥,記得,制止貓咪的爭鬥,要用大的聲音來分散他們注意力達到制止打鬥的目的,直接抓開貓咪的話可能會讓毛爸媽自己受傷且無效,這樣就三敗俱傷了,如果正式會面的過程充滿火藥味,就再回到第二步,重新熟悉,仍然會有成功的機會。

而從一開始到目前的過程,一定要讓既有貓的生活習慣沒有任何的改變,這樣有助於熟悉新貓,也避免產生身體不適的症狀。

第四步:一起生活

交成朋友之後,吃飯的食盆位置還是要分開,而貓砂盆的最佳的建議數量當然就是一貓一盆,甚至多加一盆,不行的話就選用夠大的貓砂盆來共享,請大家記得,喵咪彼此之間,不一定能成為很好的朋友,能夠和諧生活,就很棒啦!其他的,就隨緣吧~

ㄋㄟ ㄋㄟ 喵

本篇建置時間,凌晨兩點半...

下班回家還要幫忙照顧眼未開,耳未升,臍帶依舊在的"嬰兒貓",真是累壞醫師啦!

醫師食指的掌指關節到指尖約 9.5cm,可見 90gw的貓真得超~級小

對前肢做溫柔的固定,比較好餵奶~

慢慢的不能貪多~

洩完喝飽,舒服睡著~

半夜回房就看到貓兒子趴著看書,內容恐怖所以別過頭去?

碰到這種嬰兒貓,詳細方法非常多貓友分享,杏運草不多說,謹在此提醒大家最需注意的要點~

1. 不要隨意撿拾嬰兒貓,母貓可能暫時離開或搬窩ing,一旦沾染人味,嬰貓就很大可能被母貓棄養,請先遠遠觀察至少2小時以上,注意安全~

2. 保溫、隔離:體積超小的動物,相對散熱體表面積就大,代謝又快,無保溫易死;年齡超幼齒的,免疫力極弱,無隔離易生病~

3. 不可餵牛奶,要買貴鬆鬆專用奶,不然腸胃吃不消~

4. 餵食前先用棉柔衛生紙,溫柔刺激屁屁附近,嬰貓才會記得便尿,然後才能舒服吃飯~

5. 餵食過程,各憑本能本事,不要讓嬰貓仰躺喝就對了,用 1ml注射筒或專用奶瓶緩慢有耐心的餵食,記得間斷休息~

6. 餵食次數依各嬰貓狀況適當掌握,更詳細的知識,若有需要,杏運草當然樂於指導生手奶媽,讓大家都能養大有緣的毛孩子~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雖然現在的毛孩子多半跟家人一起住在乾淨舒適的家中,但是仍會有抵擋不住的蚊蟲叮咬,或出門玩耍時與其他毛小孩撲撲抱抱,這些狀況都可能讓病原侵入毛孩子的身體,為了讓毛孩子能一直健康的樂活陪伴家人,疫苗注射來預先產生足夠的免疫抗體保護毛小孩,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打預防針之前應注意:

1. 一定要是健康的才能施打預防針:精神、食慾佳,無腹瀉或嘔吐的情況。

2. 成年動物可以事先洗好澡再來打,若是小狗小貓第一次打預防針,建議先不要洗澡。

打完預防針之後要注意哪些事情:

1. 預防針注射後有時在注射部位會出現疼痛情形,屬於正常現象,約過一天即可恢復。打完預防針當下按摩打針處1-2分鐘,按摩愈徹底,通常事後愈不會有疼痛情形。

2. 打完預防針後請務必觀察1個小時,如果有臉部腫脹、嘔吐、呼吸困難、或全身搔癢情形應立即回診,此為急性過敏現象。

3. 預防針打完之後約2~3天可能會有精神食慾減低的情形,屬正常現象。

4. 打完之後1週後才可洗澡。

由於對預防針過敏無法事先預知,與個體體質有關,因此建議施打預防針應於白天或至少在本院休診之前1小時以上進行較佳,避免萬一發生過敏狀況求助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