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orums.nicoclub.com/zeroforum?id=37
P1140 code, cam shaft sensor
24 Hour Fitness
【2009-02-24】
24 Hour Fitness Super Club membership, $25/mon. Paid $25 initial fee, $25 first month, $25 last month.
If I cancel the membership, I should be able to access the Super Club one more month because I have paid the last month.
跑步机,自行车机一共消耗300卡洛里热量。
【2009-02-26】
今天好爽,一个人在Gym里面待了两个小时,跑步300卡洛里,然后把练习身体上肢,臀部,大腿肌肉的器械几乎全尝试了一遍,最后又在摇摆机上跑掉50卡。
【2009-03-01】 3 hours
【2009-03-02】 2.5 hours, run 450 calories
【2009-03-05】
头疼呀,什么时候在新单位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呀?前一个小组的人都很主动,热情,我从他们那里学了很多知识。现在在新小组工作了两个月了,没有人主动把提供training,真是不爽。
在以前的公司,已经是大拿了,什么工作都能做得很出色。现在一切从零开始,滋味不好受呀。经常想quit当前的工作,重新做以前已经习惯了的Java/Web开发。
【Property Tax Reduction】
https://eforms.sccgov.org/lfserver/DeclineInValueRequest
【2009年3月14日】
发信人: lken (lken),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冷风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5 00:54:33 2009)
今天在Mission Peak飞了一个半小时。上衣一件T-shirt,一件毛衣,
一件绒衣,一个绒外套,在加上飞行服,算是五层衣服,也抵挡不住
四十几度凛冽的寒风。感觉冷风从领口,袖子口使劲得钻。
我们一行五人在Standford Ave的趴车场会面,开一辆车上山。早知道
今天会很冷,但是在趴车场没有什么寒意,还心中窃喜。到了海拔1900
英尺的起飞场,一出车就后悔没有穿滑雪服来。
寒风中花了40多分钟把滑翔机装好。带上高度仪,穿上飞行服,戴上
头盔,手套就起飞了。
这是我第四次在Mission Peak滑翔,还算是新手。今天虽然天气很冷,
但是风速稳定,风向也不错,正好给新手练手的好天气!
我们在享受滑翔的乐趣,真正的滑翔高手老鹰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
在我前下方30米左右,两只褐色的老鹰展翅并飞在一起,他们的尾巴
宽宽得展开像是副翼。有趣的是他们的尾巴偏黄,和身体其他地方颜
色不一样。
西面刮来的海风从开阔的海湾涌涌而来,被Mission Ridge懒腰截住。
碰到了天然障碍的西风不会屈服,翻过山脊继续前进。正是翻越山脊
的西风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上升动力。只要贴近西侧陡峭的山脉
,就像是做了升降机似的,跟随着受阻西风一起上升。
起飞后不久就打算首先挑战峰顶。 我们起飞的地方距离峰顶还有600
多英尺的高度。顶峰下面有一个一百多米宽的小盆地,盆地会削减上
升的风力。起飞点是海拔1900英尺。第一次尝试海拔是2080英尺,尝
试了半分钟,担心升力被盆地削减,掉头回去了。第二次海拔2150英
尺,还是因为担心盆地的消减作用,又掉头回去了。第三次,高度海
拔2180英尺,虽然还是难免担心,但是毕竟这次是三次尝试飞得最高
的。就不妨多飞飞看能不能靠近顶峰下的峭壁。果然这次运气不错,
顺利飞到了顶峰下面的峭壁附近。
靠近山脊飞行需要飞行员提高警惕,机头时刻指向远离山脊的一侧。
万一丧失升力或者碰到紊流,就需要立刻飞离山脊而不至于撞到山上。
大家都认为滑翔危险。没有错,确实危险。但是危险只发生在碰撞地
面或者山脊或者树木。换句话说,滑翔的危险就是靠近地表。越是远
离地表,越是安全。为什么呢?远离地表,你有什么可以碰撞的?答
案是空气。撞空气恐怕没有什么人会认为有危险吧?
距离峭壁越近,升力越大,但是危险也越大。我虽然从事“冒险”的
滑翔运动,但是在空中我总是尽量不冒险。所以我一般也不会飞得里
峭壁太近。
--待续--
发现猫粮没有了,可惜Pet Smart已经关门了,只好去Walmart给
两个兔崽子买些难吃的猫粮凑合到明天Pet Smart开门。
--继续--
沿着峭壁来回飞增加高度,Trail上Hiking的人看的清清楚楚。很快就
上升到峰顶高度。七八个Hiker在峰顶的岩石上坐着休息。再两个来回
,到了海拔2600英尺,终于心满意足得从海拔2400英尺的Mission Peak
正上方飞过了。算是飞这个Site的一个里程碑吧。
第一个目标实现了,于是可以放松放松了。我可以无忧无虑一路高速
滑翔回起飞点。新滑翔机WillsWing U2属于高性能滑翔机。和旧的滑
翔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这种滑翔机有VG(variable geometry)系统。
所谓VG系统就是可以在飞行的过程中通过拉紧或者放松控制绳,拉动
滑翔机内部的滑轮组改变滑翔机的飞行特性。比如说要是想飞45MPH的
空速,如果不拉紧VG,飞行员就需要用劲大幅度拉进控制杆,滑翔机
同时俯冲才能达到45MPH空速。如果拉紧Full VG,飞行员只需要很轻
松得把控制杆拉进原来的一半都不到的位置,就可以达到空速,并且
不会俯冲。但是这种Full VG状态下的滑翔机很难控制转向,基本只
推荐在长距离直线滑翔时使用。
刚刚开始飞装备有VG的滑翔机,自然要抓住机会尝试一下Full VG是什
么感觉。前面说过,滑翔最大的威胁发生地表附近。我现在有充足的
高度,所以不会有问题的。于是腾出右手把VG拉出了50%。(没敢拉
满)。然后双手拉进控制杆,滑翔机呼啸着从峰顶一路冲到了0.75英
里外的起飞点。滑翔没有动力引擎,没有机械噪音。飞行中听见的就是
纯纯粹粹的风声。是那么亲切,那么真实。
第二次飞Peak,碰上了好气流,一路升到3200英尺。离开Peak冲着南
面一英里远的无线电铁塔径直过去。到了铁塔前高度只损失了100多英
尺,可惜铁塔本身就有100多英尺高,安全起见,没有贸然从铁塔正上
方飞越。
飞了快一个小时,云层高度一度下降到2800英尺。转着转着突然发现自
己已经进入白云底层,快要腾云驾雾了。云低的吸力非常强劲。好也不
好。好的一面是我们可以借助云低的吸力增加高度,不好的是一旦被吸
进去就不好玩了。里面什么都看不见,白茫茫的,很容易丧失方向,如
果云层低于山峰,糟糕的情况就是撞山。我2002年曾经不小心被吸进过
一次,长达两分钟左右,一片白茫,真的是很危险。因为心有余悸,所
以这不一发现有被云吸的危险,就立刻加速俯冲逃命。半分种后逃离云
底。
一个半小时了,我双手虽然戴着手套,但是还是冻得发僵。冷风毫不留
情得从领口,袖口,飞行服的拉链中钻入我的身体。冻死了!冻够了!
我降落在起飞场后面的小坡上,站在地上,浑身在发抖,但是心里却像是
吃了蜜一样,美滋滋的。What a wonderful hanggliding day!
码这么多字算是纪念俺来美国十周年吧。。。1999年3月站在Mountain View
Downtown Castro街口徘徊。
lken
2009年3月
【2009年3月21日】
昨天上午来到Ed Levin公园山顶。这个山顶在Mission Peak往南三
英里左右。(上周六飞Mission Peak的起飞点在Mission Peak北一
英里左右。)下午一点左右打算起飞,突然下去了小雨。七八个飞行员选
择在小雨中起飞,但是我觉得不安全,就继续等待。二十分钟后小雨过
去,太阳也出来了。去车里那Paper towel把滑翔机翅膀上的雨水擦
干净。1:50左右起飞。风不错,很快就升到比山顶高出900英尺左右,
然后一直向北滑翔了一英里到了Radio Tower附近。可惜升力开始消失
,只好返回起飞点附近,这两英里的往返损失了800英尺的高度。回到
起点就一直紧紧得贴着山脊来来回回蹭了七八回。没有什么好气流,一直
无法升高,只好放弃1750英尺的山顶,冲着1200英尺的小山飞过去。空
中看到Union City附近的大雨逐渐南移。到了1200英尺小山,抓住了
几个非常强劲的上升气流,很快从1200多英尺上升到1400多英尺。但是
看到不断南移的降水云层,只好在2:30分草草降落。不到5分钟,Ed Levin
下起了飘泊大雨。下了二十多分钟才停止。整个山路彻底被雨水浇透了。
可怜俺在山顶的车,只好等到下个星期路干了再去取了。这几天只好蹭
领导的车了。
【2009年3月22日】
上山的时候我在trail上走,奶牛妈妈在左手,她的baby在右手,结果
我走到离牛妈妈还有几米地方的时候,她冲着我摇头晃脑,敌意十足,
我当时热血沸腾,冲着她小声喊“take it easy! take it easy!"
对峙了半分钟牛妈妈才放我走。
快到山顶看到六头鹿蹦蹦跳跳离开。
山顶上看到东南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
下山的时候又看见他们,这回我学乖了,老远就喊上,希望他们离开trail。
不过他们和石头似的不动,就是恶狠狠得盯着俺,俺选择off trail从
旁边绕过去,这样才没有再次被奶牛妈妈骚扰。
到了山脚下面被两条没有拴住的家犬狂吠,虽然我很害怕,但是故作镇定,
大声喊“good boy! good boy! good boy!”,才没有被咬到,最后
住户被吵杂声吵醒出来把狗喊回去俺才平安离开。
【2010年4月10日】
周六风好大,大早上到了公园搭车上山顶。第一次坐在Pickup的车斗里面,颠死了。
当天没有感觉,第二天腰被车沿频繁撞击的后果才显现出来。
到了1750英尺山顶,大家都傻了眼,风速18到32MPH,远远超出我们安全起飞的风
速,而且狂冷无比。三部车十几个飞行员(一个车可以顶4个滑翔机)大眼瞪小眼,
继续观察了半个小时,一点点也没有减弱的迹象,大家商量一下,一直认为今天没有
戏了,不过可以到山下的600英尺小山坡上去尝试尝试。于是很不情愿得做在Pickup
车斗里面,又被狂颠簸一趟,下到600英尺山坡。
这个小山坡一般是用来训练新飞行员的,平时冷冷清清的,也就顶多一两个hiker,
两三个学员。大家都是很多年没有从这么低的地方飞过了。而现在弹丸之地挤满了6辆
越野车。还有飞行员和设备,大家都觉得很搞笑,都是贪婪飞行的心情把大家圈到这么
小的一个平台上。
这里的风速比山顶要低一些,不过也有16-22MPH,勉强可以安全起飞。一开始没有人
愿意做领头羊。十几分钟后终于有两三个飞行员按耐不住了,把滑翔机从车顶上搬下来
开始setup。我不急于setup,想看看头几个起飞的人能否能呆得住,还想看看风会不
会继续变强。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一朝被蛇咬,朝朝怕草绳。
四五年前的时候我从这里在强阵风的情况下起飞过,非常不安全,强阵风对滑翔干扰非
常厉害,一秒钟前也许是30MPH,一秒钟后就突然变成15MPH,一秒钟后可能就又变成
25MPH。滑翔机和任何飞行设备一样,都有失速(STALL)速度,大概在16,17MPH左
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空速不能低于这个速度,否则滑翔机就会丧失姿态,大角度向地面
俯冲。在高空失速俯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进出热气流的时候经常碰到,家常便饭。
问题是如果在地面附近失速俯冲,就不好玩了。为了克服失速,在强阵风(also gusty
wind)情况下降落,需要提高空速,用来防止在风速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滑翔机还有
足够的空速不至于失速。具体说,如果地面的风速是25MPH,我们也许要飞到30MPH的
空速。(一般情况下空速是19-23MPH左右)。这样万一地面风速突然变成15MPH,
滑翔机还能有30-(25-15)=20MPH的空速,大于17MPH失速速度。问题是有时候天气
太恶劣,阵风风速会突然从25MPH下降的10MPH,瞬间损失15MPH的空速,滑翔机就剩
下30-(25-10)=15MPH的空速,小于失速速度,结果会丧失控制俯冲到地面。
我那一次降落就是本来还在20多英尺的空中继续下滑,突然地上的草近在眼前,一下子
损失了20英尺,差点撞在地上,本能得一推杆,呼的一下又窜回原来的20多英尺高度。
这次强阵风降落我可是刻骨铭心,所以今天倍加小心,要先看看别人的起飞,降落是否
危险,再做决定。
滑翔和种地一样,靠天吃饭。刚才还狂风大作得,等头几个人setup好了,风速竟然降
到12-16MPH了。虽然起飞很安全,但是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在空中长时间滞留,或者
攀升到更高的海拔地带的。于是大家有回到等待状态,这回等待风速回升。
滴答滴答。。。半个小时过去了,风速时强时弱。有两个人等不及先起飞了,后果很无聊,
都没有挂住,十来分钟后就都降落了。
大部分人又决定重新返回山顶。我靠,这不是折腾人吗?我可不愿意再做Pickup车斗里
颠簸一次了。而且相信(或者说希望)600英尺的风速会重新变强。就没有跟大部队上去。
英俊的Eric是我们这个俱乐部(Wings of Rogallo)的现任主席,他的滑翔机已经架好
了。我把他的车钥匙要来。如果他也挂不住,我就不setup了,直接开车到下面,再上山
顶。Eric毕竟是老革命了,等风速稍微提高就起飞了,一转眼就到了650英尺,几个来回
就上800多英尺了,又过了十来分钟,看到Eric成功飞过1750的山顶,我的信心倍增,
立刻开始起飞。。。别做梦了,还没有setup呢。。。心里祈祷着等半个小时我安装好了,
老天爷可不要又变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