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RS1版-礦物標本套組資訊頁

標本資訊

陳惠芬  總召集    李毓和  編輯

進階查詢及參考資料:

外文專有名詞轉譯:

國教院樂詞網 

推薦進階查詢:

滑石 - 臺灣花蓮縣,荖腦山地區,理新礦場

一、滑石 Talc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臺灣花蓮縣荖腦山地區 - 理新礦場

滑石為一種含鎂及帶有羥基的矽酸鹽礦物,也是莫氏硬度1的標準礦物。質純的滑石色澤常見呈白色或淡綠色,結晶主要呈片狀成簇發育,晶面常見帶有珍珠光澤,質感與雲母相似但結晶較前者更具韌性易折曲。其礦床主要多在富含鎂元素的岩石中發現,例如蛇紋岩、白雲岩中,礦體則多以塊狀或脈狀產出。 臺灣出產滑石的地方主要來自於花蓮縣的豐田、萬榮、瑞穗、玉里等地的蛇紋岩礦區,為蛇紋岩石材開採過程中常見的副產品,在花蓮當地常被染色再經由上釉加工製成一種俗稱為 "七彩玉" 的工藝品。

透石膏 (紫外燈下的沙漏螢光 hourglass fluorescence 現象) - 加拿大,亞伯塔省

二、石膏 Gypsum (Selenit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石膏為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硫酸鹽類礦物,也是莫氏硬度2的標準礦物。質純者呈白色或無色透明,如為無色透明者稱為透石膏 (selenite)。石膏的晶體主要呈稜柱狀、薄板狀偶可見發育成纖維狀。其晶體在平行最大晶面有一組明顯的解理,且晶體呈薄片狀時會有韌性。石膏在自然界中常見內含具有顏色的礦物包裹體,因而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如含鐵氧化物者多為橙色調。它的主要礦床存在蒸發岩中,單一晶體最大可達數噸重,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硫酸鈣來源。臺灣所產的石膏量體通常不大,主要發現於西部麓山帶的沉積岩或石灰岩中,例如在高雄大社186甲線的更新世泥岩中曾被報導發現數公分大的石膏聚晶,另外在金瓜石黃金瀑布周圍的石底層砂岩中可見到由硫化鐵分解後所形成的石膏小晶體,另外在中央山脈板岩區的石英脈內亦曾被發現。

方解石(解理菱面體) - 中國,湖南省,郴州

三、方解石 Calcit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方解石為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碳酸鹽類礦物,也是莫氏硬度3的標準礦物。質純者呈白色或無色透明,由於晶體具有三個方向呈60度與120度斜交的明顯解理,在敲擊後會呈現出菱面體狀,這種菱面體如果質地通透又被稱為冰洲石 (Iceland spar)。天然的方解石除了可能因為內含其他礦物而有不同色澤外,另可因其他離子雜質取代晶格中鈣原子的位置而呈現出特別的色調,例如含有微量的錳呈現出粉紅色、鐵呈現出綠色或黃色、含銅則呈現出藍綠色或藍色。它的主要礦床存在沉積岩或蒸發岩環境中,在變質岩中則以大理岩的形式存在。臺灣所產的方解石主要發現在西部地區的隆起石灰岩礁,如: 高雄的柴山、半屏山、大-小崗山、鳳鼻頭等地,此外如新竹的關西的石灰岩層中也曾發現過良好的晶體,在變質岩地區主要在大理岩受熱液或地下水流通的裂隙、亦在板岩或片岩內的石英脈中又或是在地表富含碳酸鈣泉水流通的環境下發現,例如在宜蘭南澳地區的朝陽海岸可見許多由良好晶體的方解石膠結而成的崩積角礫岩。

螢石(解理八面體) - 中國,湖南省

四、螢石 Fluorit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螢石為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氟礦物,也是莫氏硬度4的標準礦物。質純者色澤呈現白色或無色透明,甚為稀少。晶體具有三個方向呈90度相交的解理,在敲擊過後呈現如雙面金字塔的八面體外形。天然螢石的色調主要是晶格結構中存在由晶格缺陷所造成的色心 (color center) 致色,在自然界中被發現的色澤幾乎概括了可見光中所有色調,為非常具有賞玩性的明星礦物。它的礦床主要出現在火成岩侵入碳酸質岩體或其接觸帶上的熱液沉澱作用而成,亦可見在偉晶岩岩脈中發育,在變質岩區內主要發現在一種稱為阿爾卑斯式高山裂隙 (Alpine type fissure) 的熱液環境中,然而在台灣尚未有明確的螢石產地被報導。

磷灰石標本 - 墨西哥,杜蘭哥州

五、磷灰石 Apatit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磷灰石為莫氏硬度5的標準礦物,質純者為無色透明晶體,晶形多發育為稜柱狀或板狀。自然界中的磷灰石色調亦非常豐富,例如: 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粉紅色等。較具經濟價值的礦床主要出現在化學沉積岩中,在火成岩中可見於玄武岩或安山岩等的鹼性岩或是在偉晶花崗岩的岩脈中發育出良好的晶體,在變質岩區內主要多在板岩或片岩內的石英及冰長石脈裂隙中發現。在臺灣,筆者曾在屏東縣霧台鄉的板岩石英脈內發現發育良好的無色板狀磷灰石晶體。

拉長石標本 - 馬達加斯加

六、拉長石 Labradorit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拉長石為長石家族中含鈣-鈉 (50-70An%) 的斜長石族礦物,其屬於造岩礦物的一種,質純者為白色或無色透明,亦常見呈灰色調。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的再結晶速率較慢的拉長石會發育出一種細微的溶出(離溶)構造 (exsolution lamellae structure),在光線下會反射出虹(暈)彩( iridescent  color) 顯現出紫、藍、綠、黃或粉紅等色澤,因而成為市面上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觀賞石。具有經濟價值的拉長石礦主要是一種發育近乎九成由拉長石組成的拉長岩,常被開採並加工成為各式各樣特色的石材、觀賞石甚至是半寶石。雖然拉長石常見於各處的鹼性火成岩及安山岩中,但在臺灣並未報導帶有明顯暈彩的拉長石礦床或露頭。

石英(水晶) - 巴西

七、石英 (水晶) Quartz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水晶為具有良好結晶之 "α-石英" 的泛稱,主要由一個矽與四個氧原子以四面體狀堆疊成為架狀結構而來,為地球上二氧化矽最常見的結構型態,其也是莫氏硬度7的標準礦物。質純的石英呈白色或無色透明,如結構中含有些許雜質如: 鋁、鐵等元素,在受到輻射暴露的環境下能顯現出茶褐、紫、綠、黃等等的色調,但也能因為包裹其他色澤的礦物而呈現多樣的色調,例如: 包裹斜鎂綠泥石而呈現蔥綠色到暗綠色、包裹斜矽鋁銅礦呈現天藍色、包裹針鐵礦而呈現鮮紅至暗紅色等等。具有經濟價值的石英礦床幾乎可以在三大岩類中發現,例如工業上開採沉積岩中的石英砂岩、變質岩中的石英岩或是石英脈、火成岩中的石英則主要存在偉晶岩中,其與許多高價值的寶石礦物伴生。臺灣的水晶主要產於整個中央山脈的板岩或片岩帶內,蘊藏豐富,其多以石英脈的方式被發現,而水晶即存在石英脈的晶洞中,石英脈晶洞中的局部晶體可以很大 (礦務局東部辦事處的標本室即收藏了一件主晶體長度達30公分以上的白水晶簇),其他著名的產地如: 南投水社大山、丹大林道沿線、宜蘭的南澳至和平沿線、屏東霧台鄉的神趾山、金瓜石本山礦場、樹梅礦場、龍洞岬等地。筆者自2003年起至今在屏東縣境幾乎所有山地鄉皆有發現水晶的紀錄。

葉鈉長石伴生黃玉 (拓帕石) - 巴基斯坦, 斯喀杜山谷 (Skardu valley)

八、黃玉 (拓帕石) Topaz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黃玉為偉晶岩中常見的寶石礦物之一,也是莫氏硬度8的標準礦物。它是結構中帶有羥基及氟的鋁矽酸鹽,其主要發育在酸性火成岩或偉晶岩中富含氟及水氣的高壓流體環境中。質純的黃玉呈白色或透明無色,另外也可在輻照或含有微量元素的狀況下產生綠色、藍色、金棕色、粉紅色等色調。黃玉的晶體最大可達數百公斤重,例如: Roz and Gene Meieran 收藏了一個產自巴西的黃玉晶體即重達400lb (~181kg)。黃玉在工業上主要是利用其較高的硬度做為研磨材料使用,但現今多已經被其他人造材料取代,目前主要應用的大宗為篩選質佳者用於製做寶石。在臺灣最有可能產出黃玉晶體的地點為宜蘭的南澳、東澳地區,但現今未有公開陳列或可考據的樣本被保留下來。

剛玉晶體標本 - 斯里蘭卡

九、剛玉 Corundum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剛玉為莫氏硬度9的標準礦物,質純的剛玉屬於 α-Al2O3 相結構,晶體呈無色透明,晶格結構中存在一些過度金屬雜質時能顯現出不同的顏色,例如: 含鉻呈現出粉紅-紅色、含鈦呈現出藍色、含鐵呈現出黃色,在寶石學的分類上,除了鮮紅色調的剛玉稱之為紅寶石 (ruby) 外,其他色澤的剛玉都被歸納為藍寶石 (sapphire),另外剛玉中偶爾可以發現由網狀的金紅石 (rutile) 內含物的反射所造成的星彩或貓眼現象,種種的特徵加上高硬度,故質佳者被視為僅次於鑽石的珍貴寶石。剛玉的原生礦床主要發育在缺矽且高鋁的鹼性火成岩或變質岩中,例如: 高鋁玄武岩、雲母片岩、大理岩等,但由於剛玉本身抗風化程度極佳,因此在沉積型礦床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剛玉的來源。剛玉在工業上的應用主要作為寶石及研磨材料,由於現今合成剛玉的技術純熟,已能合成出直徑達數英吋質純的剛玉晶棒,因此在精密機械、軸承、抗磨零件、面板等領域應用度漸增。臺灣可能發現剛玉的地點在新竹錦山與馬武督附近的河床及火成岩體中 ; 東部主要在太魯閣地區荖西溪、沙卡噹溪的硬綠泥岩及花崗片麻岩中被發現 (陳培源等人,2004)。

黑雲母標本 - 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

十、雲母 Mica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

雲母為莫氏硬度2的標準礦物。"雲母" 為一個礦物族群的泛稱,一般而言單純的雲母指的是白雲母 (muscovite),晶體呈無色或淡黃-淡棕色,自透明到半透明,它的成分主要為含鉀的鋁矽酸鹽,但結構中的陽離子如改變至一定的比例後可視為不同的雲母礦物,常見的如: 黑雲母 biotite (Fe rich)、鋰雲母 (lepidorite - Li rich)、鉻雲母 (fuchsite - Cr rich) 或鈉雲母 (paragonite - Na rich) 等種類。由於雲母類礦物有一組明顯的解理且硬度低,因此較難做為寶石使用,但質地緻密且具有良好色澤的多晶質塊體仍常被加工成為觀賞石。雲母的工業應用主要用在電子、化妝品等的工業上,具有經濟價值雲母的主要礦床主要分布在變質岩及偉晶花崗岩中,晶體巨大者直徑可超過一公尺。在台灣具有價值的雲母礦床主要在臺東向陽地區開採變質岩中的雲母片岩及絹雲母 ,其他則零星分布在東澳及南澳地區的花崗片麻岩中,臺灣早年在此區域有開採雲母礦的紀錄 ; 在北海岸的基隆嶼及瑞芳基隆山的安山岩中可見黑雲母晶體達1公分  ; 在花蓮瑞穗紅葉溪的支流 (源自尊古安山者) 可見到數公分大的翠綠色鉻雲母晶體於矽質片岩中產出。

黃鐵礦 (自形晶體euhedral無人為切磨) 

產自西班牙納瓦洪 (Navajún) 地區

十一、黃鐵礦 Pyrit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黃鐵礦與其同質異構的兄弟"白鐵礦"為自然界中最為普遍的硫化礦物,其成分為硫化亞鐵,它的分布廣泛的存在沉積岩、變質岩及火成岩中。由於它的晶體呈現出銀白-淡黃色的金屬光澤,易與黃金的金屬光澤混淆,因此又有"愚人金 fool's gold"的俗稱。自然界中的黃鐵礦在沉積岩中主要呈結核狀體存在,偶可見置換充填岩層中的生物殼體使其具有生物遺骸的外觀特徵,這種黃鐵礦主要發育在還原性的沉積環境。在變質岩中它主要會以變質斑晶之形式出現在板岩及綠泥石片岩內,在火成岩中則常見存在富硫的熱液蝕變帶中,具規模者常與各種硫化物伴生形成具經濟價值的礦床。黃鐵礦在臺灣的分布廣泛,根據文獻紀載在陽明山硫磺谷區域曾開採硫化鐵,另外近代較為人知的有新北市瑞芳的金瓜石-九份地區,早期在金瓜石地區較深層的礦坑中曾報導發現晶體達數公分大的黃鐵礦與硫砷銅礦等礦物伴生。筆者曾在高雄半屏山下部的珊瑚泥灰岩中發現黃鐵礦的聚晶,另在臺灣東部瑞穗的尊古安山地區曾發現邊長達2公分的立方體變質斑晶存在與蛇紋岩周圍的綠泥石片岩中,此外在瑞穗打馬燕山地區的鈉長石片岩中亦曾發現較為罕見的24面體晶形的黃鐵礦斑晶。在臺灣中部及南部地區,黃鐵礦主要被發現在流經廬山層板岩帶的河川滾石中,較著名的有濁水溪、大甲溪流域及屏東的隘寮溪、林邊溪、力里溪等地,這種黃鐵礦常見以橢圓、不規則狀或置換些微變形之生物化石的結核存在板岩或變質砂岩的滾石內。這也是現今在台灣比較廣為人知且存在小規模商業化採集的黃鐵礦來源,其在市場上並有 "龍紋石"之俗稱,主要作為觀賞石使用。

雲母片岩中的石榴石 - 中國,新疆省

十二、石榴石 Garnet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石榴子石或稱石榴石 "garnet" 為一群陽離子組合多變的鋁矽酸鹽礦物家族,其名來自於它的特徵非常類似於石榴 " Pomegranate" 這種植物的種子而得名。它的分子式為X3Y2(SiO4)3,其中X位置常見的原子為鈣Ca+、鎂Mg+、鐵Fe2+ 、錳Mn2+等的離子,Y位置常見的原子為鋁Al、鐵Fe3+、鉻Cr3+、釩V3+等的離子。在典型的石榴石家族分類中可大致分為鐵鋁石榴石(almandine)、鎂鋁石榴石 (pyrope)、錳鋁石榴石 (spessartine)、鈣鐵石榴石 (andardite)、鈣鋁石榴石 (grossular)、鈣鉻石榴石 (uvarovite),由於其陽離子的成分變化大因在自然界中可以見到呈現出豐富的色調,最常見者為暗紅色、橘色、黃色、綠色、翠綠色甚至是無色或是呈黑色不透明,質佳或呈現良好結晶者常做為寶石及礦物標本收藏。石榴石在自然界中常存在低度至中度變質岩及蝕變的火成岩中,部分品種晶體可以很巨大,例如在美國紐約州戈爾山的巴頓石榴石礦場 (Barton garnet mine,  Gore Mountain, NY) 及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布羅肯山 (Broken Hill, NSW) 所發現的鐵鋁石榴石單晶可以超過一個拳頭大,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與寮國接壤的山地中亦曾報導出產類似的尺寸巨大鐵鋁榴石晶體。臺灣產出石榴石的地點主要被報導發現在宜蘭及花蓮地區,例如: 成功大學地科系師生在南澳北溪中曾採集到一件目前台灣現存最大的石榴石綠泥石片岩樣本、另外在瑞穗打馬燕山地區的瑞北溪谷中可見到存在數毫米至一兩公分大的鐵鋁榴石斑晶存在綠色片岩的滾石中,另有一類呈橘紅色細粒狀的石榴石包裹閃石族礦物成層出現的石榴石角閃岩亦同在本區域出現、萬榮的臺灣石粉礦場(已關閉)曾報導發現達7公分大的橘紅色鈣鋁榴石晶體、豐田理新礦場的閃玉及透輝石岩中曾報過導翠綠色的鈣鋁榴石與鈣鉻榴石微晶,同礦區中亦可見到肉桂色的鈣鋁榴石產出。


電氣石-納米比亞 (Namibia) 產

十三、電氣石 Tourmalin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電氣石為一種成分複雜的硼矽酸鹽,由其物理性質具有明顯的壓電性 (piezoelectricity) 與熱電性 (焦電性) (pyroelectricity) 而得名,電氣石在華人珠寶市場中另有別稱為 "碧璽"。質純的電氣石為稜柱狀無色透明的晶體 (稱為無色電氣石 achroite),非常少見。在電氣石家族中較為常見的品種為富含鐵、鎂的黑電氣石 (schorl) 及鎂電器石 (dravite),在偉晶岩礦床中則會出現含有鋰的變種 : 鋰電氣石 (elbaite)。電氣石的色澤幾乎可以含蓋整個可見光譜,比較著名的如: 紅電氣石 (rubellite) 呈粉紅-紅色調 ; 靛青電氣石 (indicolite) 呈暗藍-藍綠色調 ; 綠電氣石 (verdelite) 由於含有微量的鉻而呈翠綠色調 ; 另外有一類色澤呈天藍-藍綠-藍紫色調的含銅變種被稱為帕拉伊巴 (baraiba) 電氣石,產量稀少。這些顏色豔麗且質佳的電氣石主要作為貴重的刻面寶石使用,色彩繽紛的電氣石也是 "寶石礦物" 中少數莫氏硬度低於8者 。具有經濟價值的電氣石礦床主要源自於偉晶岩體的礦脈中,這種礦床也是寶石電氣石的主要來源,其次主要出現在沉積礦床中。另外在一種受到硼交代作用 (boron metasomatism) 的變質岩中亦能產出量體龐大的黑電氣石礦床。臺灣的電氣石主要在宜蘭東澳及南澳的花崗片麻岩及偉晶花崗的岩脈中被發現,晶體自數毫米 (mm) 至約數公分 (cm),色澤多呈黑色或暗紅棕色,與斜長石白雲母、石英等礦物伴生。

閃玉-加拿大產

十四、閃玉 Nephrite Jad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阿富汗

閃玉 (舊稱 "軟玉",中國大陸稱 "和闐玉") 為一種由纖維狀的陽起石 (actinolite 綠色) 或 透閃石 (tremolite 無色-淡灰色) 緊密聚合所組成的 "岩石"。它的主要成分為鈣鎂矽酸鹽,由於陽起石與透閃石為相似結構的礦物固溶體,因此不含雜質的閃玉主要呈乳白色半透明,在鐵離子或鉻離子局部取代鎂離子在結構中的位置下,閃玉的色澤才會呈現草綠-暗綠-黃綠色 (Fe) 或翠綠色 (Cr)調。閃玉主要出現在兩種礦床中,一者為大理岩或白雲岩與火成岩的接觸變質帶,另者為受熱液作用的蛇紋岩與富含鈣質之圍岩的接觸帶或是蛇紋岩受到富含鈣質的熱液換質而來。臺灣閃玉礦床的分布主要位於中 央山脈的東翼,礦床為蛇紋岩受到熱液換質所形成,被報導發現閃玉礦或是河床轉石的地點北起豐田地區南至瑞穗的紅葉溪,其中又以花蓮豐田至西林一帶的荖腦山區最為著名。豐田地區的閃玉礦最初在日治時期為開採石綿礦,閃玉與蛇紋岩為石綿礦之母岩,然而那個年代可能由於大環境因素,未見重視閃玉的開發與應用。直到1956年  (民國45年) 正念成功大學礦冶系的廖學誠教授,當時參與豐田地區的野外調查,並經由香港大學的 Davis 教授及臺灣大學的譚立平教授的協助下發表了豐田地區發現的玉石為閃玉礦,此時才在台灣本地引起廣泛的重視,並造就出民國50-60年代花蓮豐田地區蓬勃發展的閃玉產業鏈。然而,今日花蓮豐田地區閃玉的原生礦脈開採,受限於環保與政策因素已完全停止,現有的台灣閃玉除了極少數業者舊有的礦材庫存外,主要的來源為溪流或海邊撿拾的轉石 (源自白鮑溪與清昌溪及其下游區域) 及私採石,市面上所見的閃玉產品,其原料漸轉為自國外 (加拿大、俄羅斯、美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尼等地) 進口。

輝玉-緬甸產

十五、輝玉 Jadite Jad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緬甸

輝玉 (舊稱 "硬玉",或稱為 "翡翠" 或 "緬甸玉") 為一類主要由 "翡翠輝石" jadeite-鈉鉻輝石kosmochlor 與少部份其他種類的輝石以緻密多晶質聚合而成的 "岩石"。它的主要成分為鈉鋁矽酸鹽,分屬為鈉輝石礦物群,偶可見與閃石族礦物伴生,一同在高壓變質作用的環境下所生成。質純的輝玉為無色半透明至透明,在受到微量的鐵、鉻、錳等元素置換結構中鋁原子的位置下能顯現出如: 黃、綠、紫甚至是藍色等的不同色澤。世界上的輝玉礦床主要分布於與板塊聚合有關的高壓變質帶,其中最著名者來自於緬甸北部地區,其開採之歷史可追朔至清帝國時期。近年用於寶石加工之高品質翡翠的新興產地來自於中美洲-瓜地馬拉 (中國稱-危地馬拉)(Guatemala) 中南部的莫塔瓜河谷 (Motagua valley) 流域等地,其中又因發現了一定數量的優質藍綠色翡翠 (俗稱: 藍水料) 而倍受市場重視,在臺灣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輝玉產出被報導。

備註 : 為了避免 jadeite 現有的中文譯名 "翡翠" 導致在描述單一礦物與描述一般所見的翡翠 "jadeite jade" (多晶聚合體) 在文句上所導致的混亂。因此本文使用 "翡翠輝石" 作為 jadeite 之譯名。

例如: 

(原譯)  市面上的翡翠 (jadeite jade) 主要由翡翠 (jadeite) 這種礦物所組成。

(修改)  市面上的翡翠 (jadeite jade) 主要由翡翠輝石 (jadeite) 這種礦物所組成。

輝玉-緬甸產

十五、輝玉 Jadite Jade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緬甸

輝玉 (舊稱 "硬玉",或稱為 "翡翠" 或 "緬甸玉") 為一類主要由 "翡翠輝石" jadeite-鈉鉻輝石kosmochlor 與少部份其他種類的輝石以緻密多晶質聚合而成的 "岩石"。它的主要成分為鈉鋁矽酸鹽,分屬為鈉輝石礦物群,偶可見與閃石族礦物伴生,一同在高壓變質作用的環境下所生成。質純的輝玉為無色半透明至透明,在受到微量的鐵、鉻、錳等元素置換結構中鋁原子的位置下能顯現出如: 黃、綠、紫甚至是藍色等的不同色澤。世界上的輝玉礦床主要分布於與板塊聚合有關的高壓變質帶,其中最著名者來自於緬甸北部地區,其開採之歷史可追朔至清帝國時期。近年用於寶石加工之高品質翡翠的新興產地來自於中美洲-瓜地馬拉 (中國稱-危地馬拉)(Guatemala) 中南部的莫塔瓜河谷 (Motagua valley) 流域等地,其中又因發現了一定數量的優質藍綠色翡翠 (俗稱: 藍水料) 而倍受市場重視,在臺灣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輝玉產出被報導。

備註 : 為了避免 jadeite 現有的中文譯名 "翡翠" 導致在描述單一礦物與描述一般所見的翡翠 "jadeite jade" (多晶聚合體) 在文句上所導致的混亂。因此本文使用 "翡翠輝石" 作為 jadeite 之譯名。

例如: 

(原譯)  市面上的翡翠 (jadeite jade) 主要由翡翠 (jadeite) 這種礦物所組成。

(修改)  市面上的翡翠 (jadeite jade) 主要由翡翠輝石 (jadeite) 這種礦物所組成。

虎眼石-南非產

十六、虎眼石 Tiger's eyes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虎眼石" tiger's eyes 為一個商業性名詞 (trade name),主要描述一類顏色自黃色到棕色且具特殊纖維光澤的觀賞石。早期的研究認為這種石頭是由石英置換充填了平行發育的青石綿而成,故有矽化青石綿之稱 (silicified crocidolite),然而最新的研究發現,這種特別的纖維狀組織主要是一種石英與青石綿在張力應變結晶作用 (tensile strain crystallization)下一同發育,其後由於青石綿受到氧化轉變為褐鐵礦化青石綿 (limonized crocidolite) 才變為這種帶著金-棕色纖維光澤的觀賞石。新鮮的青石綿為灰藍色的纖維狀礦物,如未氧化變性,色澤主要呈現暗藍色或暗藍綠色,其另有別稱為鷹眼石 (eagle's eyes)。此外市場上能見到一種相同特徵但顏色呈朱紅色者,被俗稱為 "紅虎眼" (red tiger's eyes),主要是由虎眼石或鷹眼石再經由熱處理後產生。市面上的虎眼石主要源自於南非或澳洲進口,在臺灣亦能找到相似於虎眼石這種具有平行纖維產狀的礦物,最著名的為花蓮豐田地區發現的貓眼閃玉,此外在蛇紋岩體的剪切帶中亦常見這種纖維狀發育的蛇紋石族礦物,另者在中央山脈板岩帶中亦可見到類似特徵的石英脈發育。

東菱玉-產地不明

十七、東菱玉 (鉻雲母石英岩)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N/A

東菱玉 (或稱東菱石) 為一種含有鉻雲母的石英岩,其屬於沙金石 (aventurine) 家族中的一員。"沙金石"之名常被泛指為帶有沙金效應 (aventurescence) 的石材,並非是單一種的岩石或礦物,部分品種曾報導由長石族或其他種類的礦物或岩石所組成。一般東菱玉的組成為含量近乎99%石英的變質石英岩 (quartzite) ,根據內含礦物之雜質含量的多寡而有色澤上的差異。它們的色澤甚為多樣,內含物也有所不同,例如: 綠色 (鉻雲母)、粉紅 (錳雲母或其他) 另外如藍灰色 (由堇青石與赤鐵礦組成的變種)。市面上的天然東菱玉或砂金石主要皆源自於國外進口,作為平價的觀賞石或石材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尤其觀光遊覽勝地之藝品店常見) 有一類呈"銅金色"及"暗藍色"塊體內部如亮片般質感的砂金石,其為一種人造玻璃的仿製品。在臺灣具有類似性質的石英岩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東翼,但由於未曾報導發現過具有良好色澤及透明度的石英岩礦床,加上其價值性不高,故在臺灣未見相關的紀錄或礦藏開採。

青金石-阿富汗產

十八、青金石

盒子內的標本產地: 阿富汗

青金岩(石) lapis larzuli 為一種由藍方石 (haüyne)、青金石 (lazurite - sulphide rich haüyne)、方鈉石 (sodalite) 及黃鐵礦 (pyrite) 等,以方鈉石群 (sodalite group) 及眾多種類礦物聚合而成的岩石。其名"青金","青" 主要源自它帶著深邃的藍色-綠藍色調,與銅離子致色的天藍色或藍綠色調不同,其色澤接近藍銅礦,然而它的色澤主要卻源自於晶格中的多硫化物 (S3),而名字中的"金"指的是常見的伴生礦物 : 黃鐵礦。人類對於青金石的應用可追朔到數千年前,古埃及使用青金石主要作為高貴的藍色顏料。市面上的青金石多數來自世界上蘊藏量最為豐富的產地 : 阿富汗巴達赫尚(班達珊)省 (Badakhshan prov.) 的 科克沙河谷 (Koksha valley) 區域,其礦床源自於大理岩受到火成岩侵入所產生的換質帶中。在臺灣本地尚未有青金石的礦床被發現,市面上所見者主要仰賴進口,雖然青金石的產量穩定,然而質純的高品質青金石在市場上仍屬稀貴,購買時須注意市面上充斥著染色優化後的各種製成品。

製作或非營利贊助者 (無排序)

Tulab 台灣聯合珠寶鑑定中心 - 林書弘 先生

理新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 蔡松育 先生

沐炫彩色寶石 - 許耕慈 女士

黃國宇 先生

蔡品芸 女士

2022/11/8  update...

台灣寶石科學研究學會 

Taiwan Gemological Research Society (TG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