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榮耀歸予父上帝 趙承恩宣教師
《約翰福音》十五章記載耶穌指自己是真葡萄樹,門徒是枝子,若枝子離開了葡萄樹,就會枯乾,但若常在耶穌基督裡,祂的話也常在我們心裡,使我們多結果子,父上帝就因此得榮耀。在第一世紀的希臘羅馬世界,榮耀與羞辱是社會中非常看重的價值觀,而榮耀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第一價值。而個人賺取榮耀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之一就是透過施恩予有需要的人,讓他們能夠得到幫助。而受恩者亦有義務去傳揚施恩者的名聲和功德,讓更多人因此認識和讚揚施恩者,使他受當得的榮耀。如受恩者不傳揚施恩者的名聲和功德,是可恥的行為。另外,受恩者的名聲亦會影響施恩者,如受恩者的名聲不好,亦會為施恩者帶來羞恥。故此,當耶穌吩咐我們要多結果子,使父上帝得榮耀,是指出受救恩的我們,需要以「行為」去見證上帝,以及讓更多人認識上帝,「傳揚」上帝的名聲,使上帝得榮耀,如領受救恩的我們不如此做的話,便使上帝得不到應得的榮耀,而在《約翰福音》的處境中,不以好行為作見證,又不傳揚上帝的作為,也是羞恥的行為。所以《約翰福音》的作者是假設了讀者作為領受耶穌基督救恩的信徒,自然會去做傳揚上帝,並做能使上帝得榮耀的善行。
雖然如此,在世上堅持耶穌基督的教導,加上需要使人認識和相信耶穌是一件困難的事,特別如個性內向的弟兄姊妹,傳福音所需要克服的難處就更多。然而耶穌基督並不是賜人救恩後,就要求人去榮耀上帝,而是讓我們「連著」祂,讓祂的話在我們心裡發揮作用,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著力量、提醒和安慰。基督徒的基本功:讀經、靈修和祈禱,就正是幫助我們更深連結耶穌基督,與上帝建立一個更深的關係,亦讓祂的話常存在我們心裡,使我們能在「行為」和佈道上,結果子更多,榮耀父上帝。梁發堂將要舉辦「門旅」,可能對弟兄姊妹來說是一個與平常的教會生活完全不同的挑戰,但教會之所以舉辦「門旅」,正是期望我們一起去行這個旅程,與耶穌基督有更深連結,在行為和傳福音上,結更多果子,榮耀父上帝。
LFMC
今年12月31日(主日)晚教會將舉行「鑽禧佈道會」,邀請了吳振智牧師擔任講員,跟我們分享世人都在追求的愛,上主永恆無盡的愛。當天全港到處有除夕倒數,加上前前後後都是假期,當人人都為節慶狂歡或安排外遊時,你會為上帝留起這一天嗎?為甚麼要留起這一天?是因為「愛」,對上帝的愛,對朋友的愛。無錯,這對我們無異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挑戰,自己不去狂歡、不外遊留在教會參與佈道會的準備工作,已經是一個莫大的挑戰,還要邀請想狂歡要外遊的未信朋友來參與佈道會,真的難上加難。就願我們自己先踏上信心一步,為自己及為未信的朋友禱告,看看上主如何為我們敞開天上的窗戶,藉著我們的手,祝福我們所愛又未信的親友。
我們都是這個世界一顆小小的「螺絲 」,毫不起眼,每天忙忙碌碌的去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有時都會質疑人生有甚麼意義。然而,當你願意被上帝所用,憑信心先踏出一步,讓祂透過你去祝福身邊的人,當你看到別人因為你而變得更好、更喜樂,你就會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
「梁發人」,上帝正等待你願意參與祝福他人的行動。「梁發人」,教會這個家期待你一起來參與鑽禧各項盛事,共進情誼,共証主恩。
你的牧者
玉英(Grace)
二零二三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