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玉釵(2024.08)。《數位匯流之跨媒介敘事傳播:改編產業、故事品牌與人工智慧協力趨勢》。高雄:藍海文化。(ISBN:978-626-98655-1-2。部份研究成果取自:國科會:110-2410-H-130-035)
● 賴玉釵(2018.11)。〈奇幻作品轉化為樂高遊戲之跨媒介現象初探:以《哈利波特》及《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為例〉,林富美教授(主編),《科技應用下的傳媒產業》。頁91-120。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ISBN:9789866060366。部份研究成果取自:科技部:106-2410-H-130 -031 - )
● 賴玉釵(2017.12)。〈閱聽人跨媒介詮釋故事網絡之歷程初探:以幾米繪本《微笑的魚》及改編作品為例〉,林富美教授(主編),《跨界、匯流與全媒體》。頁77-103。台北:師大書苑。(iPad電子書、VR、故事品牌等研究成果,取自:科技部:105-2410-H-130-014 - 及MOST 103-2410-H-130-036-MY2)
● 賴玉釵(2016.09)。〈創新敘事策略與跨平台串流:以BBC【新世紀福爾摩斯】跨媒介敘事網絡為例〉,彭芸教授(主編),《創新、創意、創世紀論文集》。頁165-191。(元智大學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校審。ISBN:978866893799。部份研究成果取自:MOST 103-2410-H-130-036-MY2)
● 張鈞瑋、賴玉釵(2016.07)。〈閱聽人欣賞韓劇之接收與反應研究-以【來自星星的你】為例〉。玄奘大學設計學院,《2016文化‧創意‧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5-135。新竹:竹宇出版。(經審核通過,會後出版,ISBN:9789869182379。部份成果改寫自科技部大專生計畫研究成果:MOST 104-2815-C-130-079-H)
● 徐詩婷、賴玉釵(2015.08)。〈棒球電影類型之敘事元素探討:以【KANO】為例〉。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2015文化、創意、設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竹宇出版。(經審核通過,會後出版,ISBN:978986918234)。
● 學術專書:賴玉釵(2013.08)。《圖像敘事與美感傳播:從虛構繪本到紀實照片》。台北:五南文化。(本書部份章節為國科會計畫研究成果:NSC101-2410-H-130-027-MY2、NSC99-2410-H-059-130- ;ISBN978-957-11-7182-1)
● Lai, Y. C. (2012.08).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udience and martial art film: An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reception aesthetics perspective. 22nd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pirical Aesthetics (IAEA) absract & ful paper.(CD)
● 賴玉釵(2012.08)。〈非虛構繪本敘事與動物園行銷:以肯亞Haler Park野生動物園繪本《小河馬歐文和牠的麻吉》(Owen & Mzee: The true story of a remarkable friendship)為例〉。《第五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論文全文光碟。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關於紀實繪本討論取自NSC101-2410-H-130-027-MY2提案)
● 賴玉釵(2009)。〈讀者「審美理解」活動之研究:以「廣義審美期待」為討論起點〉。台北:2009「飆心立藝」應用媒體藝術暨文化創意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 賴玉釵(2011.06)。〈接收美學典範之思辨與重構:如何面對「適切的理解」研究課題〉。收錄於專書章節《輔仁大學「媒介與環境研討會」論文選集》。(具審查制度之研討會論文集;ISBN:978-9866-221262)
● 賴玉釵(2009)。《讀者理解與文本結構之交流過程──以閱讀金庸武俠小說之美感體驗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 賴玉釵(2003)。《中國俠形像從何而生─電影慣例符碼、鏡頭語言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