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治療藥物介紹


Bisphosphonates 雙磷酸鹽類藥物

若為較嚴重之骨質疏鬆可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常用的治療藥物, 包含Bisphosphonates 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 雙磷酸鹽類藥物機轉為抑制蝕骨細胞(osteoclast)的骨再吸收作用(bone resorption),降低骨頭代謝及過度的骨質吸收。  

Bisphosphonates 雙磷酸鹽藥物的使用廣泛且已經過相當多的臨床實驗證明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至今仍是廣泛使用的藥物。 亦又相當多不同的衍生改良藥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品,可能會導致罕見(一般統計低於萬分之一) 卻極嚴重顎骨壞死的不良反應,症狀表現如口腔疼痛、腫脹、下唇麻木感、化膿、牙齒鬆動等,最嚴重症狀為顎骨壞死暴露。

而較為新型之Bisphosphonates 雙磷酸鹽藥物, 如Aclasta (Zoledronic acid)  可採用一年注射一次的治療方式, 且對於骨鬆的預防, 類固醇引起的骨鬆, 及嚴重骨鬆皆有相當臨床證據支持其廣泛的治療效果。且在注射後, 經醫師評估可採取注射假期的間斷式注射方式,  而部分臨床證據顯示其顎骨壞死等不良反應的機會較舊式的藥物低。

Evista鈣穩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 )

僅限使用於更年期後女性使用,主要作用在骨頭的雌激素接受器,產生抗蝕骨作用並降低骨骼代謝轉換率來增加骨質密度;在其他組織(如子宮或乳房)有抗雌激素的作用,因此可大幅降低乳癌及其他致癌的危險性。最常見的藥物是Evista鈣穩 (Raloxifene 60mg)。常見的副作用有熱潮紅及腿部痙攣,患有靜脈血栓性栓塞的病患禁用此藥物。

重組人體副甲狀腺荷爾蒙片段Teriparatide 

近年來新進之骨鬆藥物 Teriparatide 含重組人體副甲狀腺荷爾蒙片段。Teriparatide的生活活性經由與細胞表面高親和力的特異接受體結合,且於骨骼與腎臟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Teriparatide和內生性副甲狀腺素可結合在相同的接受器,在人體內以低劑量(20μg)每日投予一次teriparatide,對於骨骼具有同化作用(anabolic effect),其機轉包括:刺激骨母細胞之活性、促進骨母細胞分化、防止成熟之骨母細胞凋亡(apoptosis)並延長存活期,進而增加骨母細胞之數目及功能,促進骨質生成,增加骨骼質量及骨骼強度。

目前較大型的臨床實驗蒐集1673名有脊椎骨折病史之停經後婦女所進行之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每日分別以皮下注射投予20 μg、40 μg之teriparatide或安慰劑,平均治療時間為18個月,研究結果中,在骨質密度方面,teriparatide 投予20μg或40 μg,分別可增加腰稚骨(lumbarspine)之骨質密度9.7 %及13.7 %,另外在髖骨(hip)、股骨頸(femoral neck)及全身之骨質密度之增加,相較於對照組皆有統計上之意義。比較其他抗蝕骨作用劑在相似族群之研究結果比較起來,teriparatide不論在脊椎或非脊椎之新骨折皆有較高的相對風險之降低率。

藥物不良反應上, 使用teriparatide治療期間並沒顯著增加如統骨質疏鬆藥物的嚴重顎骨壞死的不良反應,Teriparatide 的使用方式由醫療人員仔細指導後,其實相當安全且易於使用, 注射時將藥劑充填於注射筆中,皮下注射於大腿或腹部,每次投予皆需更換新的注射針頭,若需樣更詳細的醫療資訊,可就近洽詢您鄰近的診所或醫療機構。

保骼麗Prolia (每半年皮下注射)

學名Denosumab, 每半年到醫院皮下注射一次, 就像打預防針一樣,幾秒鐘打完就可以回家,非常方便。

這個藥物是比較新開發的'RANKL的單株抗體,專門用來對付RANKL,讓RANKL失效。RANKL是破骨細胞分化、增生、吸收骨質所需要的訊號。少了RANKL這個訊號,破骨細胞吸收骨質的能力將大受影響,也因此可以減少骨質流失。

使用這個藥物不需要預先檢測腎功能,腎功能不會影響藥物效果,藥物也不會傷腎,所以也可以使用在腎功能較差的患者。

腎功能差的患者,使用後須注意是否有低血鈣的症狀。

這個藥物目前有10年的追蹤報告,長期使用的患者,在10年之中骨密度仍持續不斷增加,增加的效果較雙磷酸鹽類藥物好,且骨折風險一直維持在低檔。但是若決定要使用保骼麗,建議要有耐心持續每半年施打,若要停藥需與您的醫師討論。這個藥比較明顯的缺點是停用了以後,保護效果消失得比較快,骨密度也會立刻下降。

雖然少見,但需小心顎骨壞死的風險,亦有部分研究顯示其顎骨壞死的風險較傳統藥物高,建議使用前先處理好牙科問題,尤其是拔牙與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