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Oct 24, 2017 8:42:17 AM
( )1 國L7字音字形在P32
( )2. 國作 P12-13
( )3. 明交L2英測訂正,要簽名 。
( )4. 數習P52
( )5. 數評P48,並訂正數評到P47
( )6. 自然:
( )7. 國閱P30-31
( )8. 日記: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麥田捕手) 賴老師最愛的書之一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作 者:
郭子立
霍爾頓•考爾菲德是一個遭遇被學校退學的中學生,他對周遭的人、事、物都感到憤世嫉俗並且感到不屑。在離開學校之後,決定這幾天的日子要在外面玩一玩,在星期三的時候再回家,就這樣展開了他在外遊走的三天生活。從霍爾頓的觀點看這個社會是多麼的虛偽、虛假,在文字間看到了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然而在某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對這個自己所討厭的世界,還是保有關心的,也顯露出霍爾頓的善良與純真。本書深深的刻劃出主角對未來的迷惘與周遭環境的不信任。
二●內容摘錄:
「無論如何,我總是會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裏玩遊戲。成千上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懸崖邊。我的職責是在那裏守備,要是哪個孩子往懸崖邊跑來,我就把他抓住 ─ 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里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從早到晚就做這件事。我只想當個麥田捕手。我知道這有點異想天開,但我真正想做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p.231、p.232)
三●我的觀點:
一開始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以為這本書應該是本勵志小說,但是發現裏面的主角常常罵髒話,本來覺得有點失望,但是我看完之後心中又有一種新的領悟。
本書的主角一直對這個世界感到很不屑,認為這個社會所有的人、事、物都很虛偽,這個心態很符合現在正值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想著整個世界都對不起他,為所有的事情都感到不滿,本書真的寫出所有青少年的一種心聲。但是主角有一點不同的是,主角對這世界仍然保有一點關心,他會對湖裏的鴨子感到擔心、他對妹妹菲比並不會感到厭煩,依然會關心她,對他已去世的弟弟會懷念,對他在好萊塢工作的哥哥會關心,這代表他並不是完全討厭這個世界吧!反叛的原因是對社會的虛偽感到不滿,不想接觸它,而受到汙染,只想逃避,以保有最真實的自己。主角的叛逆行為在抗議社會的虛假,一切全來自關心社會的心意,關心社會才是主角真正的本質,這與現代青少年是一樣的,雖然看似反叛,但心中仍有對社會關心之情,只是不知用何種方式去表達,所以只好藉由叛逆的形式來抒發。
我直到最後才瞭解所謂的「麥田捕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現在社會就像一個高聳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跌下去,懸崖下就是一個現實、險惡的社會,崖上的麥田代表的是年少的純真,眾多小孩子在懸崖上狂奔,不知道懸崖外是多麼危險的世界,捕手的工作就是在小孩要跌下去之前把他抓住,讓天真無邪的小孩不會受到現實社會的荼毒,不讓他接觸到危險的社會。
我自己曾看過一些人孤單地陷入懸崖,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幫他擋住懸崖,我在想為什麼他的生命中沒有一個捕手及時伸出援手?我看過的那些人家庭大多是有一些困難或是問題,所以經常處在焦慮之中,就像主角一樣,有些人會像主角一樣重新站起來,有些人就從此一蹶不振、掉下懸崖了。
那自己的捕手會是誰呢?我覺得這位捕手是一生中最不可或缺的,而且還是專屬於你的捕手,那就是自己的父母親與自己。父母親每天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保護你能夠安全的成長、不讓你身陷危險,我認為父母親是捕手。
有些人的捕手就是自己,沒有父母親的保護就只好靠自己,但有一個缺點:有時會迷失在自我的矛盾裡,尤其是青少年時期,這個矛盾會更加嚴重。青少年是處在一個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中間地帶,因為身體與心理的成長,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再是小孩了,是個大人,所以可以決定自己的事情,覺得父母親不用管他,還甚至出現一些偏差的行為。青少年的矛盾問題若沒有解決的話,他就會連自己會守不住,而墜下懸崖。如果能夠自己省視自己的行為當然是最好的,能夠自省不用靠別人,這就代表自己是一個成熟的青少年了。
看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小時候在麥田裡純真快樂的時光,父母親會無微不至的保護你,完全不用煩惱自己會受到傷害、感受到社會的險惡。直到長大後,沒有了父母親的保護,感受到社會的現實,甚至擁有自己需要保護的人,才會完全體認捕手的那份責任與意義吧!
四●討論議題:
現在在新聞媒體上有關青少年的社會新聞層出不窮,例如:少年幫派、打架鬧事、搶劫等,然而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問題會越來越多?我們應該要怎麼樣預防類似事情的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