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Jun 06, 2017 8:23:22 AM
( ) 1. 國習P88 89
( ) 2. 國乙 P42-45
( ) 3. 交英習L4,要簽名。
( ) 4. 數習 P88
( ) 5. 數課 P113-114
( ) 6. 日記 : 《房思琪》與 《羅敷》
提示: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愛你?
不是說愛你,你就要接受,
簡單的講: 就是要 Reject 拒絕。
( ) 7. 交回課後調查表(已交同學不用抄)
( ) 8. 羅敷 ?
為甚麼古人稱貌美貞潔的女子為「羅敷」呢?
羅敷,人名,源自於樂府詩〈陌上桑〉所載︰「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陌上桑〉是漢朝著名的民間敘事詩,又稱為〈日出東南隅行〉、〈豔歌羅敷行〉。由於樂府詩是民間歌謠或可配樂歌唱的詩,這首詩內容有羅敷採桑陌上,所以早期樂歌就稱為〈陌上桑〉。
另詩中首句為「日出東南隅」,故南朝陳徐陵所編《玉臺新詠》,即題為〈日出東南隅行〉;詩中敘述羅敷遭官吏戲弄,而嚴詞拒絕其邀約,美而貞潔,故《宋書.樂志》,題為〈豔歌羅敷行〉。雖然許多古籍都收錄此篇,但卻未署名為何人所作。
其實,早在晉朝崔豹撰《古今注》中,就記載了這首詩︰「〈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後為趙王家令,羅敷 出採桑於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因飲酒欲奪焉。羅敷乃彈箏,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焉。」
後來,宋朝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輯錄時就採用《古今注》的題名,之後便一直沿用。
據載,東漢時(一說戰國時代) ,邯鄲城秦家有個容貌姣好的女兒,自己取名叫羅敷,她是同鄉人王仁的妻子。羅敷擅長養蠶、採桑,經常到城南角採桑。羅敷天生麗質、嬌艷動人,經常讓路過的男子見了渾然忘我、神魂顛倒,因此而耽誤工作。
王仁是趙王的家臣,有一天,羅敷出門到田間小道的桑林裏採桑,當時趙王正好登上高臺賞花。趙王一眼就望見貌美如花的羅敷,他一見傾心,打定主意要得此佳人為妾。
於是,趙王命人準備酒宴,邀請羅敷前來赴宴。羅敷依約而來,趙王以禮相待,酒過三巡,趙王藉著酒意,向羅敷吐露愛慕之意。
羅敷不慌不忙向趙王表示,她要為趙王彈唱歌曲以助酒興,於是彈箏作〈陌上桑〉一曲,表明「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峻拒趙王的心意。趙王也因此打消欲強取豪奪羅敷的念頭。
〈陌上桑〉原詩中︰「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意思是說太守有自己的妻子,羅敷有自己的丈夫。後來,「使君有婦」被用來比喻男子已娶;「羅敷有夫」原用來表示與丈夫感情堅深不移,後指婦女已婚。由於〈陌上桑〉傳唱千年,羅敷也就成為美女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