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學校藝文故事分享

112學年藝文故事

    八年級藝術深耕課程以外聘表演藝術家駐校為主,實施表演藝術課程。八年級只有一班,人數較多,屬於比較活潑的一般,但卻又富有創意。

      學期一開始,先跟駐校藝術家做好課前溝通,讓藝術家了解班級及學生特性。果不其然,上完第一週課程,老師就說這個班級真的很活潑。還好,學生很融入課堂教學,上起課來很有趣。實施完前幾週的表演藝術課後,老師請學生分組進行舞蹈排演,男、女生各分成一組,但最後的舞蹈要串接起來成一首歌曲,這就考驗學生的智慧。幸好,男、女生各有一位學生帶頭領導,讓整個排練非常融洽,學生也會為了表演利用假日或下課時間加練。

      一直到表演前夕,班上同學總是覺得練不夠好、不夠多,希望能讓表演更加完美。有幾位女同學希望可以在舞曲中間,再加上一小段獨show,展現自己苦練的成果。但經上課老師與駐校藝術家的討論,表演應該以團隊為主,個人的部分應該減少。學生卻非常希望不要苦練的舞蹈白費,堅持要加入表演,幾經溝通討論,終於讓表演順利演出,也獲得全校師生的讚賞。整個過程,不僅讓學生認識、學習表演藝術,也學習如何在團隊裡溝通、協調的能力。

       學生們對於藝術的投入,超乎老師們的預期。從構思、編排、演出到服裝,都精心設計。從演出中,可以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分,也讓孩子有機會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獲得關注、獲得成功的機會, 同時也開啟學生多元的天賦和心智。

111學年藝文故事

    學校長期以來發展藝術教育,雖然長期以來因為學校規模小,缺乏藝文師資,結合藝術深耕教育,引進外聘師資,讓學生及教師都能沉浸在藝術的場域裡。

  學校本學年發展視覺藝術課程,外聘水頭人家翁已涵老師,實施課程前,學校會與外聘老師討論課程實施方向,依據學校與社區特色設計課程。近來,發現學校裡有些許角落,經過老師與學生討論,決定以蝴蝶與里山動物為主軸,打造校園美感角落。課程裡,首先觀察蝴蝶型態、介紹蝴蝶種類與生態,藉由了解蝴蝶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更能貼近現況。其次,利用課程時間帶領學生到校園與社區觀察生態及校園美感角落施作地點。校園踏查中,學生對於校園藏有許多的生態物種感到驚訝不已,同時在思考校園美感角落時,也才發現,原來校園裡還有許多可以好好利用即規畫的空間。藉由觀察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也能涵養其藝術氣息。

      蝴蝶創作課程,分為剪紙藝術、陶板雕刻、剪影課程及校園彩繪等,每一個主題課程,皆能讓學生學習不同的藝術課程與技能。課程中,許多看似文靜的學生,做起剪紙與陶板雕刻,其專注的眼神與細心刻劃的態度,神采奕奕,與平時的她們相差甚多,彷彿找到自己長才。更讓老師們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多元智慧,透過課程的實施,更能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興趣。

      等到學生課程實施完畢,學生們期待甚久的美感角落施作終於到來,老師邀請水泥師傅向學生解說施作過程,再由學生尋找自己的作品,黏貼於牆壁上。許多學生初次體驗到,泥做的施工過程,感到新奇有趣。在過程中,師生不斷的討論、交換意見,讓美感角落更趨完善,裡面內涵師生們共同的結晶。美感角落施作完成後,學生對於自己的創作,能形成如此美麗的公共藝術感到驚訝不已。老師趁機與學生分享,不要小看一個人的力量,當每一個人盡力完成自己的作品,集結大家的力量所完成的創作會更美麗的。最後,師生們在美感角落前留下美麗的合影。

110學年藝文故事

    偏鄉學校缺乏藝文師資,是長期以來不變的事實。但透過藝文深耕計畫,不但彌補了師資問題,也讓校內師生產生更多的火花。

  本學期的視覺藝術課程,駐校藝術家主要以七年級課程為主。在上課過程中,老師發現有位學生學習較為緩慢,但態度及學習意願非常積極,雖然沒有辦法達到老師的要求,這位孩子(小明)還是很努力地完成老師教學的內容。這學期的課程包含壓克力油畫、陶土捏塑、羊毛氈創作、捏塑自我等。對於小明來說,細部的肢體動作並不靈敏,要完成這些動作其實不容易。小明總是很認真地聽老師的示範,示範結束後往往都是第一位去準備工具,安靜坐在座位上創作的學生。創作的過程,對他來說比較艱辛,協同老師發現後,也會一對一指導他,輔助他完成作品,也許小明的作品不是最完美、最漂亮的那件。但對小明來說,卻是獨一無二的,帶給他內心滿滿的喜悅與成就感。

  作品完成後,老師會引導學生進行作品發表與賞析。小明的口齒並不清晰,但站在台上能落落大方發表自己的創作理念,也許不夠完善,也許沒有幾個同學聽得懂。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都能仔細聆聽與互相學習。能夠聆聽與欣賞他人的作品很重要,美沒有標準答案,老師教導學生要懂得尊重他人。藝術深耕課程不是指教會孩子成為匠師,更要有美學的素養。小明在這樣的友善環境下,更能勇敢地揮灑自己的想法、盡情創作。

  偏鄉學校人數雖然少,老師更能夠關注每個孩子,讓每位孩子的學習得到最好的照顧。藝文深耕課程與經費的挹注,讓偏鄉學校的課程活了起來也更加友善,孩子臉上也洋溢著滿滿的幸福與成就感。

109學年藝文故事

 109年度學校藝文深耕課程已經邁入第12個年頭,透過計劃讓學生學習到許多未曾接觸過的課程,啟發許多小小的藝術心靈。109年度表演藝術課程除了戲劇之外,經過學校團隊討論,決定再加入舞蹈、肢體律動課程。

  初次上課,還擔心國中生因為自尊心較強,而施展不開肢體。幸好,上課的宜晨老師非常有經驗,從簡單的肢體遊戲開始帶動學生融入課程,讓學生卸下心防。宜晨老師ㄧ開始便告訴學生,到期末會有小小的成果發表,以分組方式進行,請各組去思考如何呈現。

  上課期間,老師先介紹舞蹈的起源與類別,再介紹簡單的肢體動作。學生了解後,開始嘗試律動課程,學生的反應出乎意料的好,許多看似文靜的學生,突然活了起來。在課堂上,常常聽到許多笑聲,下課後學生都很依依不捨,期待下次上課的到來。進入分組後,老師請學生先選定歌曲,再一小段一小段創作,由同學給予意見。此時,即可看到,學生喜愛的舞蹈風格迥異。其中有一組非常特別,選擇的是越南歌曲,輕快、活潑,令人非常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四位成員中有三位是新住民之子,她們互相討論,想要產出不一樣的舞蹈。在過程中,學生也回家與媽媽討論,了解歌詞的意涵,學習越語,練習舞蹈動作。同時,也跟跟媽媽討論,正式表演時的服裝與道具。

期末時,各組表演依序上場,每組都非常精采,其中,越南歌曲這一組特別吸晴。戴上越南斗笠,隨著歌曲擺動,輕快的曲風與濃濃的越南味,讓所有同學都被吸引了。從表演中,可以看到學生們的自信,不因為是新住民之子,不因為跳越南歌曲,而被覺得特別。反而,讓更多同學想要認識越南流行歌曲。

  藝文深耕的課程,雖然時間短暫,但卻啟蒙了孩子的未來,何其重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