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教育的普世價值—尊重
學務主任 林柏羽
「尊重」是從古到今、從臺灣到國際普世認同的價值,在性別平等上,更是重要的一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無論性別如何,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發揮潛能,不受傳統性別角色束縛,無論是學術、藝術、體育……等領域,孩子們都應該有平等的機會去選擇與發展。
社會上對於性別平權的要求日益提昇,性別平等不僅是法律面的被動限制,更是道德面的行為素養,成為每個孩子未來能夠獨立平等生活的基礎。學校是進入社會的橋樑,在學生時期若能培養出尊重每個人的品格力,在社會的發展就能獲得多數人的肯定。
性平教育包括對性別暴力、性騷擾、言語騷擾的認識和預防。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性別相關的問題變得愈加敏感和複雜。如果從小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理解什麼行為和言語是適當的,什麼行為和言語是不被接受的,期望能夠有效的保護自己,同時也能夠保護他人。
2017年好萊塢性侵事件引發全世界對「ME TOO」運動的關注,《紐約時報》報導了多名女性指控哈維·溫斯坦性騷擾與性侵,隨著媒體與社群平臺的推播,女性勇敢站出來,公開揭露自己遭遇;而臺灣速食店的性侵事件更是令人難過,迫使社會和政府對性平的重視與反思,更突顯性平教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
學務處與輔導室辦理了很多的性平教育宣導與活動,就是藉由提供相關知識和尊重的重要性,期望能夠有效應對性平問題。在學校疑似性平事件中,最常聽到的理由是「好玩」、「開玩笑的」,這都不能當成藉口,沒有經過別人同意而有肢體接觸,就是不恰當的行為;另一個錯誤概念是「做錯事道歉就好了啊!」,道歉只是基本要求,誠懇的態度與對方的諒解才是真諦。
奧運拳擊金牌林郁婷是我們的榜樣,新北市的反霸凌大使,更是生命鬥士,盼望透過親師生的共同努力合作,讓孩子們都能在尊重和平權的環境中快樂平安成長。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