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是一種為了環境保育而實施的教育,以教導人類關愛環境、善用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與文化、並妥善處理相關的環境問題。
◎ 環境教育的哲學理念,是在建構人類適當的環境知識、技能、態度及參與感等環境素養。環境教育在本質上,具有科際整合性、整體性、價值性、生活性、實踐性、終身性及全民性等七大特徵。
◎ 環境教育的發展目標,在於人類面對與處理環境議題時,能採取適當的環境決策與行動,以兼顧生態、經濟和社會的永續發展。
◎ 學校推動環境教育,主要在增進學校教職員工、學生對環境的認知與關愛,並落實校園與生活的環保。
◎ 環境教育在內容分類上,可以區分為環境保護教育、生態保育教育兩大領域。
◎ 學校環境教學的重點,除了環境知識外,也要加強情意上的覺知與價值觀的養成及技能上創造能力的啟發。
◎ 建構導向教學觀,是以學習者的學習活動為中心。教師在環境教學時,主要扮演問題與教學情境的設計者、引導學生對環境問題的探究、詮釋以及環境知識的建構。
◎ 在方法上,教師的環境教學不應只是標準化的知能傳授,而應加強學生對環境議題的獨立思考與師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