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生涯輔導-各學群介紹

(一)認識自己(資料來源: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

在作生涯決定時,宜考量個人的學科能力(在高中的課程中我最喜歡的科目、表現最好的科目)、興趣(日常生活喜歡從事的活動,願意花時間鑽研此項活動)、性向、個性、人格特質、價值觀等,而這些是否能朝著個人生涯目標前進,因此需進行大量的自我探索。透過高一進行的興趣量表、性向測驗(測量潛在能力)、參加校內外的活動,更了解自己的興趣及能力所在,同時也思索自己的夢想為何,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興趣量表的編制是依 Holland 的類型論為核心,他的假設是:

1.可將人區分為六種類型:實用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事務型(C)

2.將環境區分為上述六種類型。

3.而人們會尋求足以發揮其能力與技術、展現其態度與價值觀、並從事適切活動的環境。

4.最後,人格特質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會決定個人在學業或職場上的表現。

如果使用者認同上述四點假設,這個測驗的實施與解釋才會產生共鳴和意義。

(二)興趣屬性

1.社會型(S)

社會型較喜歡關心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喜歡傾聽和了解別人,也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別人的衝突,並幫助他人成長。可能喜歡從事教師、輔導、社會工作、醫護、宗教等相關工作。在學科類別上較偏向教育、社會與心理的學習取向。

2.實用性(R)

實用型較講求實際、需要動手環境中從事明確固定的工作,依既定的規則,一步一步地製造完成有實際用途的物品,對機械與工具等事務較有興趣,生活上亦以實用為重。可能喜歡從事機械、電子、土木建築、農業等工作。在學科類別上較偏向資訊、工程、電機、土木化工、工管、農林漁牧的學習取向。

3.企業型(E)

企業型較有計畫並立刻行動。不願花太多時間仔細研究,希望擁有權利去改善不合理的事。他們善用說服力和組織能力。可能喜歡管理、銷售司法、從政等工作。在學科類別上較偏向法政、管理的學習取向。

4.事務型(C)

事務型較按部就班、精打細算,給人的感覺是有效率、精確、仔細。可能喜歡從事銀行、金融、會計、秘書、操作事務機器等相關工作。在學科類別上較偏向財經、會計的學習取向。

5.藝術型(A)

藝術型較直覺敏銳、善於表達和創新,會希望藉文字、聲音、色彩或形式來表達創造力和美的感受。可能喜歡從事音樂、寫作、戲劇、繪畫、設計、舞蹈等工作。在學科類別上較偏向建築與設計、藝術、大眾傳媒、文史哲及外語的學習取向。

6.研究型(I)

研究型較善於觀察、思考、分析與推理;喜歡用頭腦依自己的步調來解決問題,並追根究底。可能喜歡從事生物、化學、醫藥、數學、天文等相關工作。在學科類別上較偏向數理化、醫藥衛生、生命科學及地球環境的學習取向。

大學學群內涵介紹.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