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大事紀
鎮中大事紀
民國五十年
經地方父老賢達促成籌設平鎮初級中學之議,於五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經鄉民代表戴國灝先生提案,並經鄉代表會同意,組織建校委員會。
民國五十一年六月~五十五年一月
蔡景洲校長
51年6月26日奉准成立「楊梅中學平鎮分部」,暫借中壢農校(現中壢國中)上課,由該校蔡景洲校長兼任分部主任。
民國五十五年二月~六十七年二月
鄭石銹校長
民國五十六年由楊梅中學平鎮分部改制為「平鎮初中」。
民國五十七年平鎮初中改制為「桃園縣立平鎮國中」。
籌措經費完成基本教室建設。
民國六十七年八月~七十二年七月
劉玉勳校長
訂定校務長期發展計畫。
七十年代建設科學館一樓。
建立仁愛樓。
完成徵購本校操場校地(現操場、自強樓、莊敬樓位址)
本校校園規模底定。
民國七十二年八月~八十四年七月
周耀津校長
改建忠孝樓、仁愛樓二樓舊樓改建為四層樓建築。
建設自強樓(藝能科教室)、信義樓、和平樓、體育館 。
增建設科學館二、三樓。
鋪設操場PU跑道。
建設自強樓、網球場(現法式滾球場) 。
成立管樂團、推廣管樂教學。
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九十年九月
劉玉勳校長
民國八十四年獲准籌設「完全中學」,設置高中新校區。
民國八十八年八月更名為「桃園縣立平鎮中學」。
民國八十九年改建校門圍牆、建設前門、中庭花圃。
民國九十年八月「桃園縣立平鎮中學」奉縣府指示更名為「桃園縣立平鎮高中」,本校成為高級中學附屬國中部。
成立體育資優班、管樂班,培養體育、音樂專長。
民國九十年十月~九十一年七月
張永鄰校長
鑒於國中部、高中部,分屬兩個校區,學生人數近四千人,管理不易,有礙校務發展,故申請國中部獨立設校。
民國九十一年八月一日獲准復名為「桃園縣立平鎮國民中學」。
張永鄰校長專任「桃園縣立平鎮高中」校長。
本校則由彭盛星校長接任。
民國九十一年八月~九十九年二月
彭盛星校長
整建體育館、增設隔熱天花板、隔音板、大型冷氣機。
校門口圍牆美化彩繪工程。
成立資源班、適應學生個別差異。
承辦「管樂千人大合奏」、「管樂嘉年華」等全縣性管樂大型活動。
管樂團連續三年榮獲「台管盃全國音樂比賽冠軍」。
連續三年承辦「桃園縣鄉土歌謠比賽」及「全國鄉土歌謠比賽」。
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一百零六年七月
陳國維校長
校園建築防震能力補強工程。
操場PU跑道重鋪工程。
仁愛樓外牆整修、學校願景牆美化工程。
推動英語教育、建設英聽教室、英語情境教室
建設「活水園」公共閱讀坊、中庭戶外休憩區。
推動閱讀教育,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
設立音樂藝術才能班,培養管樂藝術人才。
民國一百零六年八月~一百一十年七月
羅新炎校長
「蟻+E > 2 」課程方案,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成立數理資優班,建置數理資優教學空間及充實設備
成立桃園平鎮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
成立平鎮國中第一屆附設幼兒園
體育館教學環境設備更新改善
完成忠孝樓及自強樓耐震補強工程
信義、仁愛、和平樓電源改善暨完成七、八年級教室冷氣設備
無聲廣播系統
完成校舍總電源改善與照明系統改善
多媒體會議室及創客教室完成
前瞻計畫-全校網路建置
充實藝才班教學設備「平台演奏鋼琴」及「直立式鋼琴」
建置智慧圖書館
民國一百一十年八月~迄今
李培濟校長
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獎
科學館1、2樓實驗室改善
全校屋頂增設太陽能光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