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難以分解,被丟棄後往往需要400至500年時間才會在世間消失,造成嚴重的塑膠危機。不少人將化解危機的希望,寄託在可堆肥及生物可降解的塑膠代替品上——由粟米、甘蔗或竹等有機物料製成的即棄包裝及餐具,丟棄後可成為堆肥,回饋自然,不是很好嗎?但實情是,過度依賴可堆肥餐具及包裝,並非解決之道,在生命週期的評估中,可堆肥物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並不比塑膠少!
第一種是在傳統塑膠材質裡添加玉米澱粉,能加速塑膠袋裂解成小片,但無法讓塑膠消失
第二種是添加「 光敏促進劑」,這種物質可以讓塑膠碎裂成粉狀,但依舊是塑膠。
第三種是可堆肥塑膠 (compostable) ,可靠微生物進行分解後變成有機質、二氧化碳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