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得多、吸收快,又能實踐的閱讀法-如何閱讀商管書?
把一本書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的人最認真,但也最蠢!想掌握書中的精華,不必如此辛苦,只要照著以下的5大步驟,再厚的書也能迅速吸收。
撰文/陳芳毓 siren@managertoday.com.tw
多數人都是抱著強烈的實用目的,來閱讀商管書。業務員希望能提升業績,行銷人希望能有好創意,主管希望能領導好團隊……人人都希望讀完書,就像吞了特效藥,工作問題立刻迎刃而解。
然而,特效藥是把好的藥材,經過濃縮強化,才能在短時間內見效;讀書也該如此,除了慎選書本,還要抓住重點,不斷練習,才能把知識用在實際工作上。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中,商管書被劃分為「原則類」與「原理類」兩種。比如說,《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就是本「原則類」的書,建議你照著作者的規則去做,就會有收穫;《管理大未來》則屬於「原理類」,讀者可能要自己思考從原理衍生出的規則,並找出應用規則的方法。
《槓桿閱讀術》一書,則把書分為「專業類型」與「經驗類型」,作者本田直之認為,學者的著作多屬於「專業類型」,通常艱澀難懂又昂貴;實務工作者寫的書,則屬於「經驗類型」,實用性較高。
讀商管書和讀小說不同。讀小說通常是為了怡情養性,讀商管書則比較像是投資—讓買書的錢、讀書的時間,得到倍數的回收,可能才是最終目的。以下5個步驟,教你有系統地閱讀商管書,讓投資報酬率更高!
Step1:確認讀書目的
本田直之強調,開始讀書前,一定要再三確認閱讀該書的目的,這樣就能分辨書中重要與不重要的地方。釐清了讀書目的,就能好好吸收書中內容;捨棄不重要的部分,也能加快閱讀速度。
Step2:縮小閱讀範圍
想立即抓住書籍重點,可先看7個地方:作者簡介、版權頁、書腰、封底、目錄、前言和後記。買書時,書腰、封底的介紹文字,可幫助你理解全書要旨,確定這本書是否符合你的閱讀目標。真正開始讀書前,再瀏覽前言、後記及目錄,就能更清楚整本書的輪廓。
本田直之認為,一定要先確定作者「做過什麼工作」「有過什麼績效」,才能藉由閱讀別人的成功經驗,得到槓桿效益。版權頁上的「第X刷」,也可看出書的賣座程度。在短期間加刷次數愈多,代表銷售量愈好。
Step3:設定閱讀時間
《槓桿閱讀術》建議,對於強化已有知識、歸納成功經驗和自我啟發類的書,只要花1小時閱讀就夠了。只有全新範疇的書或英文書,才需要花兩小時以上來閱讀。
Step4:標記閱讀重點
有些人喜歡保持書本的整潔,但本田直之認為,最好能邊讀邊畫重點或折角;或是在讀書時不斷模擬情境,自問「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做」,並且把想法寫在書的空白處。這樣才能把一本普通的書,變成個人的智慧資產。
Step5:讀完書的後續工作
《如何閱讀一本書》指出,讀書的盲點在於:「任何實用性的書,都不能解決該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因為,實際的問題,只能靠行動才能解決。一本教你如何管理的書,可以提出很多建議,卻無法幫你解決問題。行動只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而無法在書本中發生。
讀完書之後,你會不會經常因為書中提出的好方法,而大受激勵,很不得立刻就去實踐?然而,這樣的感動和動力,往往隨著該做的事愈來愈多,很快就被拋到腦後,生活又回到讀書之前的模樣。
本田直之認為,這是因為你沒有記錄下重點,也沒有實踐書中的建議。他的習慣是,讀完書後,把畫線的重點和心得筆記,都打進電腦裡做成筆記,再把筆記縮小列印出來,貼在筆記本裡。
至於整理筆記的時間,本田認為最好不要在剛讀完書,就立刻將畫線重點輸入電腦;應該選在讀完書的幾天之後。因為,稍為冷靜之後,你比較能夠客觀地判斷,哪些內容真正值得打進筆記裡。這些筆記,你必須反覆閱讀,並不斷實踐、活用,直到培養成直覺反應為止,這才算達成了讀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