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脫框框
Post date: Mar 29, 2008 11:53:13 AM
作者:執行總編輯 張玉文
1912年排名全球一百大的工業公司,到了1995年,只剩19家仍名列全球一百大。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在奇異公司任職早期,曾要求每項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必須在同行裡數一數二。多年後,他又要求那些事業部門劃定的市場範圍,不能讓市占率超過10%,以免只局限在一個範圍很狹隘的市場裡。
上述這兩點,說明了商場上的變化難測。因此,理論經濟學家保羅.歐莫洛(Paul Ormerod)指出,成功與失敗都是因緣際會造成的,沒有所謂「X大致勝守則」存在,否則大家只要照做就都能成功了。他認為,唯有善於探索和創新的公司,而且無論創新的成敗如何,都能彈性調整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見本期「觀念領先」裡的〈公司倒閉在所難免〉一文)。
歐莫洛的觀點,為本期內容作了最好的註解。
本期討論企業界重視的兩大領域,人才和創新,在現在這種多變的環境下,這兩大領域有了共同的主題:掙脫框框。
如何才能不囿於現狀、不拘泥於既有模式,掙脫框框,順著潮流勢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複製一顆領導腦袋〉一文討論的是打破思考的框框,在既有的選項之外,另闢蹊徑。所謂的「X大致勝法則」往往是從行為的角度來觀察公司或領導人,卻忽略了時空環境的變化,會讓曾經有效的行為失靈。因此本文作者羅傑.馬丁(Roger Martin)認為,成功領導人值得他人仿效的是思考方式,而不是外在的行為。而他觀察、訪問過五十多位卓越領導人之後發現,成功領導人的共同祕訣在於「整合式思考」。
同樣需要突破的是行為的框框,才能讓人才充分發揮。職場中的傑出人士,憑恃自己獨特的「致勝準則」一路攀爬到了事業的頂峰,征服的喜悅還未完全消退之時,陰影已然悄悄蔓延。迷失方向,無所適從,質疑一切..,種種「高峰症候群」讓他們由高峰滑落。另一方面,頂尖的人才不喜被管理,不愛被領導,難以忍受乏味的工作。
面對優秀人才的困境,他們該如何自處?公司該如何協助他們持續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峰?〈明日之星的今日瓶頸〉和〈當部屬比你優秀〉兩篇文章,提供了明確的建議。
除了人才之外,「創新」的方式,也有框框待突破。過去企業面對創新時,似乎陷入「二選一」的抉擇:若不是自己埋首創新,就是向外購買。本期〈好點子生產線〉和〈到市集買發明〉兩篇文章,帶領讀者更仔細、更深入探討公司創新的過程,檢討自家公司在「創新價值鏈」中最強和最弱的環節,如此才能設計出最適合自家公司的創新方式和工具,而不是盲目追隨潮流,一下子高喊「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一下子緊抱「排外」心態(not invented here)。
變動的年代,不能再緊抱各種框框,在打破各種框框之後,公司才能從斷壁殘垣之中,組合重建最適合自家當下的各種做法。公司最大的挑戰是,這是個必須不斷重複的過程,而且,必須掌握好重新啟動的時機。